热处理的高端感应加热方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485866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处理的高端感应加热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热处理的高端感应加热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热处理的高端感应加热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热处理的高端感应加热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热处理的高端感应加热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处理的高端感应加热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处理的高端感应加热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处理的高端感应加热方案 感应加热处理在100多年前开始为人所知,它的工业应用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仅用高频电子管振荡器和中频电动发电机就可以完成许多任务的快速加热方式已存在了很多年。 现在,生产方案不仅更加灵活、多变,而且也更复杂。对用户而言,具备更高可靠性的设备和更简化的人机界面(HMI)已经成为一种潜在的需要,因为这能够简化机器的操作以及工艺的控制。 在这篇文章中,本人首先提出一个在感应加热中应用的最新的技术,然后阐述一些感应加热方面的特别应用的示例。一、 现代技术1.电源与20世纪60年代应用的电源大不相同,现在的电源是非常完善的,以晶体管为基础,它们在效率、功率和频率方面获得了很大

2、的提升。IGBT晶体管作为基础功率元件代表了现在绝大部分电源的部件。EFD在80年代开发了非常便捷的电源,取名为MINAC见图1。这种电源是当今在其功能范畴内体积最小的电源,它能够满足双输出不同功率的输出变压器,以完成两种不同的作业。不难想象,这将给用户带来庞大利益。图1 MINAC 18/25 Twin另一个重要革新是中频和高频电源模块同时输送给一个单线圈的专利方案,以MFC技术命名多频率概念。EFD创造了(SINAC S MFC系列)的整个电源系列,以适应热处理方案的商业用途,用单个系列的电源电柜、大范围的解决方案和依据需要的混合功率,来完成高功率应用。SINAC 200/100 S MF

3、C如图2所示,SINAC S MFC输出站如图3所示。图2 SINAC200/100 S MFC图3 SINAC S MFC输出站属于不同商业用途的主要应用包括:1 商业热处理车间,当需要一个小体积电源来取代独立的中频、高频电源和机床 一个机床,一个线圈,一个电源。2 齿轮淬火,当需要混合的频率如锥形齿轮,小链轮齿等。3其他的部件,为达到热处理的仿形效果,或者当材料由薄转厚时的一个扫描过程例如传动部件等,而不需要改换感应线圈、电源。2. 实时过程监控一个重要的改变是质量监控系统的增加,不仅是新的机器,而且许多翻新的现有生产线也需要这种方案。在这种状况下,用户需要一个灵活的方案用于实时地同时监测

4、几个过程。这种单元通常建立在工业PC上,一些特别软件和相应探测器实时监控生产参数。通过这种系统来监测各种参数。我们可以合计一些重要参数:功率kW或能量kW/s;频率kHz;加热时间(s);淬火液流量(L/min);淬火液温度();淬火延时(s);表面温度();其他。在实时过程监控中最有趣的是信号分析,它在一个固定的采样率上连绵不断地控制所有的参数。 该采样率必需可以依据处理过程来调整,很容易理解,一个10kHz每秒钟对所有参数采样10次的取样率对一个120s的热处理过程已经是足够的了,但关于如加热时间范围在的齿轮仿形淬火过程,则需要1000kHz的取样率。通过信号分析,事实上,参照一个被合计成

5、破坏性的采样曲线,通过采样获得一个可比较的总能量,在加工过程中参数的变化不会带来相关问题。实时监控系统主屏幕如图4所示。图4 实时监控系统主屏幕二、 实例1.飞机引擎的齿轮淬火设备这种设备使用我们标准PM设备并安装SINAC S MFC电源见图5。西门子840D和我们独有的RTM100,同时监控工艺过程和设备,实时提供最可靠的过程控制。依据客户的需求,使用MFC技术的电源可以同时或分开输送中频和高频。图5 使用SINAC S MFC的PM设备对齿轮这个特别工件,加热时间是非常短的低于。工件旋转速度设置在600r/min左右,当淬火时降低至50r/min。一个CNC控制轴确保这个特性。依据工件结

6、构,淬火可以通过喷淋或直接将工件浸透在淬火液中实现。应用实例如图曲轴淬火感应器选用及保养要点曲轴轴颈感应淬火的目的,是提升轴颈硬度,增加其耐磨性;当轴颈圆角部份连同淬上时,更提升了曲轴的疲惫强度。曲轴的淬火部位 ,一般包括主轴颈、连杆颈、法兰油封面与前轴颈等部位,示如图1:图1 曲轴淬火的各部位示意 曲轴淬火感应器就是为这些部位进行淬火的工具,其有效圈的尺寸,亦随轴颈的直径、开挡宽度或淬火宽度而异。1、曲轴颈淬火区域,有以下多种:1、只淬轴颈表面,如图2-1。2、轴颈表面及圆角部位同时淬硬,如图2-2。3、轴颈表面及止推面同时淬硬,如图2-3。4、轴颈止推面单独淬硬,如图2-4。5、法兰油封面

7、及前轴油封面的淬火,如图2-5。2、曲轴淬火感应器的结构:曲轴颈淬火,最早是采纳分合型的,因为曲柄挡住了有效圈进入靠近轴颈表面,只能用分合方式,才干进入该 部位。这种感应器结构简单,但存在淬硬区宽度在轴颈圆周上分布不均匀及轴颈上油孔易淬裂和不易进行带圆角淬火等缺点,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呈 淘汰趋势。随之取代分合型的,是旋转加热曲轴的半环型感应器,这种现代化的曲轴淬火感应器已为一汽集团、一拖集团、东汽集团所属发动机、柴油机厂所采纳。 半环型曲轴淬火感应器,依据淬火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浸淬式不带喷液器与喷液式带喷液器两种,典型的曲轴感应器,见图3。图3 典型的曲轴淬火感应器半环型曲轴感

8、应器,因其结构复杂、制造精度高。因此,早期曾依赖进口,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开始研制成功,现已完全国产化,并且有自已制定的中国风格产品供应国内用户,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图4是洛阳升华感应加热自行制定制造的大型曲轴感应器,轴颈直径为D=230mm。3、曲轴淬火感应器的保养曲轴淬火感应器是一种精密昂贵的工模具,保养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感应器的使用寿命,因此,注意感应器的合理保养是十分重要的。1坚持有效圈工作面清洁图5是半环型感应器的加热圈工作面,曲轴有效圈工作时,会吸附轴颈表面上的铁沫,如果不是每班清擦干净,会形成硬壳,既影响感应器效率,还会使有效圈与工件间隙变小,产生短路,烧坏有效圈。2要确保

9、感应器锥形接触面或接触板与变压器二次接触板部分紧贴,以减少接触电阻,并要定期用细砂布清除此表面的氧化皮或油污。3间隔定位块的固定螺钉要常常检查,发现松动时,应及时拧紧。4每周用塞尺与轴颈样件,测量有效圈与轴颈的间隙,当间隙值小于1/100轴颈直径时,必需调整间隙到原制定尺寸。5定位块磨损值超过1/1000轴颈直径时,要改换新的定位块。6导磁体老化或锈蚀严重时,必需改换新的导磁体。7感应器冷却水应使用软化水,水流量与水压必需稳定,当出水口水温超过70时,要查原因,并进行通水量检查与清洗管路。4、曲轴淬火感应器的发展 曲轴淬火感应器,特别是半环型感应器造价昂贵,因此如何降低造价,提升效率及增长使用

10、寿命成为主要研发项目。 美国Inducto Heat公司已研制出固定式静止式曲轴淬火感应器,特点是加热时,工件不转动,节能、高效、感应器寿命长。但目前在生产中使用的,限于圆角不淬火的轴颈,对带圆角淬火的轴颈,尚未见报导。曲轴圆角淬火技术 曲轴是内燃机中的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它的使用寿命往往决定了内燃机的使用寿命。1920年 美国克拉克公司,将发明不久的感应淬火技术用于曲轴轴颈硬化,大大地提升了曲轴的耐磨性,从而提升了内燃机的工作寿命当时主要问题是曲轴硬度低耐磨性 差。近几十年来曲轴的疲惫断裂又突显出来,而且疲惫源多发生在连杆轴颈曲柄内侧的圆角处,为此许多厂家提出提升曲轴的疲惫强度的要求。提升曲轴

11、疲惫强度 的关键是提升曲轴圆角的残余压缩应力。曲轴圆角含轴颈的感应淬火是使圆角获得600MPa庞大残余压缩应力首选方法。日本某一公司对内燃机曲轴进行了系列的弯曲疲惫实验,实验证实圆角感应淬火曲轴有最高的疲惫强度996MPa,圆角滚压曲轴疲惫强度为次890MPa,氮化曲轴第三720MPa。美国公司也有相近的数据。 曲轴圆角淬火一般要使用“半圈感应器淬火,亦称依洛森Elotherm 淬火法。它是将感应器扣在轴颈上,曲轴在旋转中进行加热和喷水淬火也有在曲轴轴颈加热到淬火温度后,翻入水池中进行冷却淬火。这种方法不仅方便了曲轴 进出感应器,简化了淬火机床的动作,也同时也解决了用传统的分合式感应器淬火常常

12、出现的油孔裂痕、硬化区域宽窄不均、硬化层厚度不均和变形大等问题。业内 人士普遍认为依洛森淬火法是曲轴感应淬火技术的一大进步。有资料说明,曲轴轴颈感应淬火可将发动机寿命提升到8000小时,而轴颈及圆角感应淬火可使发动机寿命提升到10000小时。 实现圆角淬火必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是功率分配技术。曲轴“半圈感应器淬火涉及到许多技术,例如变频电源、淬火机床及感应器等,这些技术也是很重要的,但这些技术我国在80年 代初期已初步解决。记得当年,我和我的同事在进行曲轴圆角淬火工艺研究时碰到了这样的难题:曲轴的连杆轴颈用半圈感应器加热时,当曲柄内侧圆角刚刚达到淬 火温度的时候,连杆轴颈外侧的轴肩已经熔化。究其原

13、因是曲轴的结构造成的。连杆轴颈的圆角周边的质量环境有很大差异,在曲柄内侧的圆角里面“肉厚,有较 大的热容量,在圆角表面达到淬火温度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热量传导到里面去了;而其反方向因圆角里面“肉薄,热容量自然要小些,当圆角表面达到淬火温度的时 候,有同样多的热量向里面传导,但因为“肉薄,容纳热量的材料质量少,而轴肩处是“半岛形状,其里面能够接受传导来热量的体积有限,于是产生了热量堆 积,致使轴肩熔化。显然要完好地进行曲轴圆角的淬火加热,曲柄内侧和曲柄外侧的加热功率应该是变化的,即曲柄内侧功率要大,曲柄外侧功率要小,这一技术被 称为功率分配技术。惋惜当时我国还没有这种技术,我和我的同事只能摇头叹息。

14、上海恒精公司在90年代中期率先开发成功这一技术,并成功地用于大小曲轴的圆角淬火。该技术是在曲柄内侧加热时提供100%的功率,在曲柄外侧加热时提供60%或70%的功率,并且随着曲轴的转动,每转15角增加或减小一定量的功率。上海恒精公司近年来销售十几套曲轴淬火设备,每年生产曲轴几百万件,其中绝大部分中小型曲轴出口到美国。下面介绍几种曲轴圆角淬火实例:照片1是重型汽车的发动机曲轴连杆轴颈淬火层分布图形轴颈长度,直径;照片2是通用发动机曲轴连杆轴颈的淬火层分布图形(轴颈长度,直径40.4); 照片3是通用发动机曲轴连杆轴颈的淬火层分布图形(轴颈长度22,直径28.8); 照片4是通用发动机曲轴连杆轴颈

15、的淬火层分布图形(轴颈长度,直径18.8)。在节能、节材、环保等理念成为人们共识的今天,几乎所有内燃机的生产厂家都在追求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长寿命化,曲轴圆角技术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地技术支持。应该说曲轴圆角淬火技术的市场前景是远大的。新型静止式曲轴淬火工艺 1目前存在的问题 现在,大部分曲轴感应淬火机床在淬火时,曲轴需要旋转。“U型感应器对每个连杆颈和主轴颈进行加热时,要求曲轴在围绕自身主轴旋转时,感应器应尽可能靠近连杆颈或主轴颈的轴承面,因为连杆颈相对主轴颈径向偏心,连杆颈会围绕主轴颈作旋转运动。曲轴的旋转速度各不相同,一般为2432r/min。由于连杆颈相对主轴颈径向偏心,感应淬火机床的一些部件包括电源的输出变压器,水冷感应器,铜排和电缆等,重量一般超过900kg,并且必需和曲轴一起在相同的轨道上作旋转运动。为确保如此笨重的系统的旋转轨迹的运行精度,需要配备一个特别的跟踪系统,在曲轴旋转时,在不同的位置输出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