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的历史和文化史资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47968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西的历史和文化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湘西的历史和文化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湘西的历史和文化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湘西的历史和文化史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湘西的历史和文化史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西的历史和文化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西的历史和文化史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全州总面积15486平方公里,现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8个市县,人口259.3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8.7%。州府设在吉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凤凰、乾城、永绥、泸溪等县和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分属沅陵专区和永顺专区。 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辖吉首、古丈、泸溪、凤凰、花垣、保靖6县,代管永顺、龙山、桑植、大庸4县。年底,4县亦属直接管辖。1955年3月,更名为湘西苗 猛洞河漂流族自治州。195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成立,辖原管10县。1982年和1985年,吉首、大庸先后改县为市。1988年,大庸市和桑植县划归大庸市(地级市,即今张家界市),湘西州所辖为龙山、永顺、保靖、古丈、花垣、泸溪、凤凰7县和吉首市至今。 因湘西州域东与张家界市毗连,南与怀化地区接壤,西与贵州省铜仁地区和重庆市黔江地区相邻,北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交界,枝柳铁路贯穿州境5县市,故州府吉首市为湘鄂渝黔边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湘西物华天宝,资源十分丰富,投资开发潜力极大。 交通状况 航空: 湘西境内没有机场,附近有张家界荷花机场、怀化芷江机场和贵州铜仁大兴机场。 铁路: 湘西境内只有一条铁路焦柳铁路穿过,运输从北到南依次经过永顺、古丈

3、、吉首、泸溪、凤凰境内。 公路: 209国道和319国道与1828省道交错贯通,负担着湘西州的重要运输职责。 常吉高速于2008年底已开通,这也是杭瑞(G56杭州至瑞丽)高速的组成部分,湖南境内依次经过常德桃园沅陵白沙泸溪吉首, 常吉高速的开通预示着湘西大门从此敞开,将有效刺激湘西的旅游经济。 自然地理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0110225,北纬274452938。武陵山脉自西向东蜿蜒境内,系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东北部,西骑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东部、东北部与湖南省怀化市、张家界市交界;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壤;西部与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毗连,西北部

4、与湖北省恩施州相邻,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湘西州境域,南北长约240公里,东西宽约170公里,土地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73。州域耕地面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森林面积亦有降有升。2005年,境域耕地面积为132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其中,水田94万公顷,旱地38万公顷;森林面积6834万公顷。 湘西自治州境,地处云贵高原北东侧与鄂西山地南西端之结合部,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地势南东低、北西高,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西部与云贵高原相连,北部与鄂西山地交颈,东南以雪峰山为屏障,武陵山脉蜿蜒于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拨800

5、200米,西北边境龙山县的大灵山海拨1736.5米,为州内最高点;泸溪县上堡乡大龙溪出口河床海拔97.1米,为州内最低点。 西南石灰岩分布极广,岩溶发育充分,多溶洞、伏流;西北石英砂岩密布,因地壳作用形成小片峰,以花垣排吾乡周围最为典型。东西部为低山丘陵区,平均海拨200500米,溪河纵横其间,两岸多冲积平原。地貌形态的总体轮廓是一个以山原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和小平原,并向北西突出的弧形山区地貌。 湘西境内主要山脉有粤闽交界的武夷山系嶂宏山脉支脉和潮梅交界的莲花山系凤凰山脉。凤凰山脉的主峰凤凰大髻,海拔1497.8米,是全市最高山峰。 凤凰山脉 它坐落于湘西城区北面约40公里处,主峰凤凰大鬓海拔

6、1497.8米,是湘西州的最高峰。主峰山势巍峨屹立,终日云雾缭绕,银瀑飞泻,雄伟壮丽;山上奇花异草,苍松翠柏。站在顶峰环视,群山俯伏脚下,湘西城远近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乌岽山是凤凰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391米。乌岽山顶峰西侧的天池是凤凰山风景区中最迷人的一处。天池是由古火山口形成的,面积约4万平方米(60亩),常年泉水喷涌。无风时节,波平如镜,青山、蓝天、白云映入水中,格外秀美。池中繁殖着稀世奇珍四脚鱼(学名蝾螈,属于两栖类动物),还有软壳石螺及各种蛙类和高山蝶类。夏日,山上凉爽如秋,天池碧波荡漾;冬天,池水冰冷透骨,严寒时水面还有数寸厚冰,有时山上还纷纷扬扬飘洒着雪花,颇有北方冬天

7、的景色,是粤东奇景。乌岽山上有很多石景,形状独特的奇岩怪石,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凤凰山是畲族发源地,以龙犬为图腾,有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现凤凰山的石鼓坪村是畲族的聚居地。凤凰山是我国著名产茶区之一、茶场有2万多由,品种有石古坪乌龙、名花、奇兰、黄淡、铁观音、本山和大红肉桂等、其中最出名的是凤凰单丛,1982年被评为全国32种名茶之一。 湘西州境主要河流水系,南有沅江干流过境,酉水干流、武水干流横穿西东,花垣西乡河的上中游段由南向北经茶洞入境。 沅江全长1,033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县云雾山鸡冠岭,于德山入洞庭湖。干流从泸溪县浦市镇小熟坪上游约10公里入境,

8、流经浦市镇、白沙镇、武溪镇会武水,下流至大龙溪出境,过境里程约10公里,在州境流域面积1,1588平方公里。 酉水是沅江的最大一级支流,自古有南北二源之称。北源为主干流,发源于湖北省宣恩县酉源山,往南迂回蜿蜒于湖北省的宣恩、来凤,湖南省的龙山和重庆市的秀山、酉阳边境,其中有56公里成为湘、鄂、川省界。干流南经龙山县湾塘水电站、重庆市酉阳县西酬镇至秀山县石堤镇与秀山河汇合。南源称秀山河,发源于贵州省松桃县山羊溪。南北二源在秀山石堤汇合后,下流10余公里经大桥村入州境,至隆头左会南下的洗车河,下江口右会花垣河,过保靖县城后左会泗溪河、猛洞河、施溶溪,右会白溪和古丈河,尔后从凤滩水电厂大坝出州境经沅

9、陵县城汇入沅江。酉水干流全长477公里,流域面积18,530平方公里,其中属州境的干流长度2225公里,流域面积9,098平方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8万千瓦,可能开发量7483万千瓦。 武水是沅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花垣县老人山、火焰洞一带,于流东流6公里至凤凰县柳薄乡消水坨,其中大部分水流渗入暗河,自大龙洞瀑布口而出,另一部分水流沿牛角河下13公里与大龙洞瀑布会流,始称峒河。沿下经矮寨、吉首市区、抵张排寨会万溶江,至河溪会沱江,始称武水。续经黄连溪入泸溪县,至武溪镇汇入沅江。武水干流全长141公里,流域面积3,676平方公里,其中州境内为3,624平方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万千瓦,

10、可能开发量6。94万千瓦。 沱江是凤凰县境最大的河流,为武水一级支流,上有二源:北源为乌巢河,发源于禾库都沙南山峡谷中,滩险流急,天雨水涨,行旅多阻。沱江从西至东横贯凤凰县境中部地区,流经腊尔山、麻冲、落潮井、都里、南华山、沱江镇、官庄、桥溪口、木江坪等9个乡镇。至吉首河溪会武水,在武溪镇汇入沅江。干流全长131公里。在凤凰县境长96.9公里,流域面积为732.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89立方米/秒,自然高差533米。 沱江的水位最高的1974年为305.9米,最低的1962年为300.39米,平均为300.93米。流量最大的是1974年6月30日为896立方米/秒、最小的是1966年

11、6月21日为0.014立方米/秒,平均为11.89立方米/秒。 猛洞河发源于桑植县八家田,流经龙山的猛必、汝池、永顺的五家堡、勺哈、县城,至下洞脚里会施河后于克皮汇人酉水于流。猛洞河以其丰富多彩,瑰丽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构成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好图画,石门天凿“不二门”,猛洞河“天下第一漂”,均为天下绝。 花垣河是酉水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秀山县椅子山和贵州省松桃县木耳溪一带,流经松桃县城,从花垣县茶洞入州境,经县城会兄弟河后流至保靖县江口汇入酉水。干流全长187公里,流域面积2,797平方公里,其中湘黔两省以河为界里程22.公里,在州境内干流535公里,流域面积1,07平方公里。 流

12、向辰水绵江的小水系,在凤凰县境内有苏马河、茶田河、新地溪、白泥江,泸溪县内有踏虎溪、太平溪等,总计流域面积802.平方公里。其中自泥江34026平方公里、太平溪196平方公里。 流向酉水干流凤滩水电厂大坝下游,有永顺县的明溪、古丈县的草塘河和泸溪县内的酉溪河,总计流域面积875平方公里。其中明溪210平方公里、草塘河388平方公里、酉溪河377平方公里。 流向澧水的主要小水系有永顺县内的杉木河和贺虎溪,总计流域面积为1,2467平方公里。其中杉木河1.070.7平方公里、贺虎溪176平方公里。 湘西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半年受夏季风控制,降水充沛,气候温暖湿润,

13、冬半年受冬季风控制,降水较少,气候较寒冷干燥。既水热同季,暖湿多雨,又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热偏少;光热水基本同季,前期配合尚好,后期常有失调,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 气候特点 一、冬暖夏凉,四季分明 州境8县(市)的主要农耕区(指海拔500米以下,下同),年平均气温与0积温虽然低于省内同纬度滨湖地区,但1月平均气温偏高,据19611990年气象资料统计: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均在44以上,最高为52 ,比同纬度的滨湖区高0412 ,冬季寒冷。 日数少1017天,寒冷持续期短1632天。盛夏多地形雨影响,夏季气温偏低,少酷热天气,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要比同纬度滨湖区低1。8 20。最

14、高气温大于35 的天数少815天。 据8县市196l1990年气象资料统计:各地春季始于3月中下旬,时间75天左右;夏季始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时间110天左右;秋季始于9月中旬至10月初,时间65天左右,冬季则始于11月中下旬,时间115天左右,冬夏长春秋短。其中春季一般是阴雨连绵,气温逐渐回升。秋季前段是秋高气爽,后多秋风秋雨。四季时问的长短,随海拔升高,夏季缩短,冬季延长。 二、降水充沛,光热总量偏少 州境位于全国降水偏多地区,降水集中期为46月(俗称雨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4147。雨季开始时间自4月上旬由南向北逐渐开始,结束时间自7月初又由南向北逐渐结束,一般在7月中旬雨季基本结束。

15、 州境光热总量与全国、全省相比,要明显低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低07(如保靖北纬2841和平江2842相比),10积温少250,10活动积温少185左右。龙山比华容、永顺比常德等都相对要低。日照时数,由于州境8县市都地处山区,日照时数相对滨湖区也要少得多,如保靖比平江年日照时数少520小时,其他县市与同纬度滨湖区同样偏少。 三、光热水基本同季,前期配合尚好,后期常有失调 州境8县市,49月光热水所占全年比例,就平均而言分别为689、71%和730。光热水的配合在46月尚好,这时气温逐月升高,日照逐月增强,降水逐月增多。从7月中下旬开始,随着雨季北移,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降水明显减少。光照和气温为全年高值期的79月日照时数为550小时,占全年的43;积温2,350 ,占全年的40,降水量却仅占全年的29,且降水往往是强度大,有效性差,利用率低。所以光热水的配合在后期较差,容易发生夏秋干旱。 四、气候类型多样,立体特征明显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每上升100米年平均气温递减055 060 ,雨量递增3050毫米,日照减少,无霜期缩短5天,喜温作物生长季缩短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