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事业管理.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476377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教事业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教事业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教事业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教事业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教事业管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教事业管理选择题:1下列关于管理描述错误的是管理是(一种物质性的文化)2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同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来决定的。3“管理就是决策”是(西蒙)提出的论断4下列 “工具人”假设描述错误的是(人在工作中,为了实现目标是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5.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6教育行政(监控职能)是指为实现教育发展目标及教育计划所建立的组织结构体系,及通过组织机构的各种活动实现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7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基本上属于(集权制)8下列(国务院)是我国现在最高教育行政组织。9下列政策活动者中不属于政府内部活动者是(利益集团)10下列主体中,(全国人

2、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和修改教育基本法。11下列关于政策描述错误的是(政策与法有着本质性的区别)12与教育计划的编制有关的信息资料中,下列不属于教育系统内的信息是(人口的地区分布)13下列不属于教育督导职能的是(决策)14下列关于公共产品属性描述错误的是(均衡性)15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16我国教师法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 17下列教育信息中属于静态信息的是(教育政策与法规)18学校政治领导的核心是(党的组织)19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标准,小学每个班的班额为(45)人20制定教育评价指标时要求各项

3、指标内涵不应与其指标相互重叠,它指的是教育指标的(独立性)21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同社会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属性,它具有组织共同劳动,协调生产过程的作用,是超越一切生产关系而存在的。22教育管理学界认为,近代历史上最早用行政学、法学理论研究教育管理的人,首推德国19世纪著名的行政学、法学家(施泰恩)。23下列管理环境要素中,不属于精神环境的是(工作设备)24下列 “自我实现人”假设描述正确的是(人在工作中,为了实现目标是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25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26教育行政的(服务职能)是指国家教育行政为地方和学校提供诸如信息、咨询、协调、资助等服务项目,在决策环境和管理条件上对下

4、级施以影响。27在我教育行政体制中,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28教育行政机关人员的选拔任用方式中,我国现行任用制度中最大量、最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委任制)29下列政策活动者中不属于政府外部活动者是(政府行政当局)30下列主体中,(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教育法规,发布有关教育的决定、命令等。 31与教育计划的编制有关的信息资料中,下列不属于教育经费方面的信息是(班级的容量)32我国教育课程的编订权属于(中央)33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34最早提出教师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思想的是(李伯曼)35下列教育信息中属于危

5、机信息的是(招生)36我国学校的法人代表是(校长)37制定教育评价指标时要求指标尽量使用行为化、操作化的语言,以便采用适当方法获得较为直观,便于处理的信息,它指的是教育指标的(可测性)38学校公共关系管理主体中,(教职员工与学生)更多是从自我管理和参与活动角度对公共关系进行培育和经营39下列关于公共产品属性描述错误的是(非均衡性)下列关于政策描述中,错误的是(政策与法有着本质性的区别)40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的人的需要中,下列正确的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群体中)地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41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42根据罗尔德坎贝尔的看法,(

6、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教育管理才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43同社会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属性是管理的(自然)属性。44以现代组织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管理现代化的(载体)45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基础是(公共选择理论)46功利主义在伦理学上又被称为(效益主义)47组织职能的核心问题是组织机构的(体制)问题。48教育部是国家一级的专门性的(教育行政)组织。49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于(1993年8月4日)50提高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与效益是教育事业获得发展的(保障)51(1986年4月12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2政策是以(利益)为基础的53现代教育计划的一个特点是其内容的(综合化)54(教育政策)是制订

7、教育计划的前提55(计划性)不属于行政监督所具有的特性56下列哪一项属于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监督和指导)57确保督导评估组织实施的科学性的第一步是(确立督导评估的目的)58教育预算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源是(财政管理体制)59教育支出除了总量外,还有(结构性)问题60下列(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61下列(公平性原则)不属于教学计划修改再编订的原则。62下列(师生互动)不属于课程实施指导的主要存在形式63下列(利益性)不属于教师职业的特性64派入教师的行为主体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部门。65下列(保障学生的权益)不属于教师考核的意义。66下列(发展与保障)不属于教育信息管理主体的职能67下列

8、(全面公开原则)不属于教育信息公开的原则。68下列(学校的盈利收支情况)不属于学校效能模型的划分类型。69下列(扭转学校盈利状况)不属于学校战略管理在学校发展中的意义70下列.(合作战略)不属于常用的学校管理模式。71下列(公平公正的管理)不属于目标管理的特点。72下列(互益性组织)不属于组织的分类。73下列(成果至上的原则)不属于古典组织理论的特点。74下列(公平公正)属于学校组织建设的原则75下列(历史的传承)不属于组织文化包括的方面。76学校管理是以(人的质量)为中心77学校质量管理目标具有(一点多面)的特点。78学校质量管理活动对象具有(多样化)特点79下列(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属于

9、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80下列(范围日益专一化)不属于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多选题:1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管理者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智能结构,下列关于管理者的智能,你认为学校管理者应具备的有(概念的能力、决策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的能力、沟通和协调的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自我反省和评价的能力)2制约行政组织效率、效益的因素主要由(行政组织结构合理与否、行政工作程序安排设计因素、行政管理方式方法选择与运用的因素、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3相对于一般公共政策而言,教育政策的特殊性表现(教育政策所调解的对象是教育领域、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年轻一代的成长,因此教育政策的活动领域与社会公众的相关

10、性更强、教育政策需要在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还需要切实考虑到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个体的价值选择自由、教育政策中的资源和利益分配实质上是对发展机会的分配,公正、有效的教育资源和利益分配对于实现人们的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来说,至关重要、具有公共服务性)4下列关于我国督学任职的基本条件正确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具有大学本科或同等学历,有十年以上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熟悉教育教学业务、深入实际,联系群众、遵纪守法、办事公道,敢说真话、身体健康) 5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教学)计划的

11、主要内容有(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试考查、实施要求)6具体在设定教育计划目标是,要靠(环境方面,即社会为教育所规定的目标、教育系统本身、目标本身的特点)方面的问题。7影响教育的社会因素有(家长的价值观、社会各阶层的文化背景、人口的多寡、政府的教育政策、国家的发展)8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中的“四定”是指(定学校、定范围、定额度、定银行)9教学计划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其主要内容构成是(学校培养目标、列出学校应设置的学科 、各学科的教学时数和教学顺序、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即学期划分,假期时间、学校的各种活动诸如生产劳动、体育活动、自学活动的安排)10教育管理自身的特点是(管理育人、提高教育质量是教

12、育管理的中心任务、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办好教育的关键、教育管理主要是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11教育法在教育行政中的作用主要是(保障了政府的权利机关对教育事业的监督与控制,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普及和提高、保护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利、义务和责任,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和公平的原则、维护了教育事业内部的正常秩序的稳定性,有利于积累经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了教育管理行政行为的有效性)12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所得出的基本观点包括(人是社会人,这是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出发点、工作条件、工资报酬不是影响工效的第一要素、工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士气,而士气又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法定资格、每个人都活

13、在群体之中,群体行为对个人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13行为科学是从(行为改造理论、过程分析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这几个方面来研究激励理论的14目标管理的特点是(面向未来、系统性的管理、重视成果的管理、重视人的管理)15群体在管理中的作用有是(归属作用、认同作用、支持作用)16教育政策的特殊性是(对象是教育领域,是一项具体的公益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以及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发展、主要在学校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考虑的问题较为全面、资源和利益分配实质上是对发展机会的分配,公正有效的分配有助于社会和谐)17编制教育计划的步骤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目标的设定、实施方案的研拟及选择、实施中的调

14、查)18教学计划的修改、再编订的原则是(适应性原则、公平原则、弹性原则、系统组合原则)19人际关系组织理论的观点包括(人是组织的主导因素,人控制着组织活动各种要素的运作、组织建设和工作分派要考虑人的需要和特点、建立新的权威概念和领导能力概念、重视和推动非正式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名词解释:1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2教育计划 :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3教育信息 :是指教育

15、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也包括相关政府机构)在从事教育管理活动中所产生、获取和拥有的信息。4学校效能 :在学校的效能的本质属性定义上,一般认为是指学校选择目标的适宜程度及实现学校功能的程度。5学校公共关系 :是学校组织与其目标公众结成的社会关系,包括学校与教职员工、与学生、家长、社区、媒体、政府的关系等等。6学校危机管理:是指当危机事件发生后,学校对危机事件做出的所有反应和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对策,以消除危机对学校的各种不利影响。7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种类型,是指为了解决教育领域所产生的公共问题,政党、立法机构、政府等所制定的教育方针、行动纲领、教育法规、条令条例等多种行为规范和活动过程的总称,是对教育工作的目的、策略和途径的总体规定8教育人事行政:就是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制度和措施对教师的选拔任用、调配、培训、考核、工资、奖惩及福利待遇等事宜所实施的管理。 9学校组织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自己的长期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全校成员所共同赞成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结合10学校质量管理:是以强化教职工的质量意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设计、实施、检查和分析,以取得较高水平成绩的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