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即墨一中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473417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即墨一中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即墨一中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即墨一中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即墨一中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即墨一中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即墨一中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即墨一中2023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以及突触1和突触2兴奋传导时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道甲和乙都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相同,接受适宜刺激后都会使空间结构改变B兴奋从A处传导到B处时,导致突触2

2、处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CB处膜电位未发生变化,是因为离子通道乙处内流的是阴离子D突触2中的神经递质作用后,部分被突触后膜吸收2下列关于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断裂后必导致其结构变异B果蝇的复眼由椭圆形变成“棒眼”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不同个体任何细胞内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其普遍性特点DAAaa 自交出现 35:1 的性状分离比,这是基因重组和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3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中代表相关生理过程,代表不同生物类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V类群生物都属于异养型生物B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均为捕食关系C过程释放的能量可以通过过程进入生态系统D和过程中交

3、换的物质种类和能量形式均相同4生物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分离混合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透析袋与原生质层的特点类似,溶液中分子量越大的物质出袋速率越快B固定化酶易与产物分离的原理是酶不溶于水而产物能溶于水C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D利用木瓜提取液将DNA与杂质分离的原理是两者在木瓜提取液中的溶解度不同5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的一对脊神经根(包含背根、腹根和由背根腹根合并成的脊神经,如图)。已知分别电刺激背根、腹根、脊神经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收缩。若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验证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实验

4、操作和预期结果都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预期结果A剪断背根中央处,分别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外周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收缩;刺激背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B剪断腹根中央处,分别电刺激腹根向中段、外周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收缩;刺激腹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C剪断脊神经,分别电刺激背根、腹根蛙后肢均不收缩D剪断背根、腹根中央处,电刺激脊神经蛙后肢收缩AABBCCDD6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是三种常见传染病,分别由三种致病菌导致。我国政府在儿童中推广“百白破”三联体疫苗的免费接种,大大降低了发病率,接种后A吞噬细胞产生三类相应的淋巴因子B成功的标志是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的产生C效应T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D

5、体内出现一种能抑制上述三类致病菌的抗体7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的深海环境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该环境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这些遗传变异共同造成了这一物种的奇特表型和对超深渊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深渊狮子鱼与温带靠海岸分布的狮子鱼一定不能交配成功B在深海环境中,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在斗争过程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C在海底漆黑环境的诱导下,超深渊狮子鱼的眼睛应已退化D因自然选择,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8

6、(10分)下列属于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支配的结构是( )A骨骼肌纤维B胞体C树突D轴突二、非选择题9(10分)生活在沙漠、高盐沼泽等进水受限的环境中的多肉植物(如仙人掌、瓦松等), 为适应环境它们夜间气孔开放,白天气孔关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固定CO2,使光合作用最大化,下图为瓦松部分细胞的生理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物质A为_,酶1和酶2分别位于_和_。(2)夜间瓦松能吸收CO2合成C6H12O6吗?_,原因是_。(3)夜间瓦松的细胞液pH通常会下降,请据图分析原因:_。(4)某同学将一株瓦松置于密闭装置内进行遮光处理,用CO2传感器测定装置中 CO2的变化速率,以此作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

7、,这种做法是否合理_,原因是_。10(14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图为其发病机理,图中GnRH 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为黄体生成素。回答下列问题:(1)下丘脑分泌Gn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LH,LH作用于卵巢进而促进性激素的分泌,此过程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_调节,此外从图中可知性激素的分泌也存在着_调节机制。(2)图中LH、_随体液运输流经全身,LH仅对卵巢发挥作用的原因是_。(3)下丘脑分泌的GnRH增多会促进垂体分泌LH,同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FSH),同种激素引起垂体发生不同反应的原因可能是_。(4)多囊卵巢综合征可通过测定血浆中相关激素的含量

8、确诊,诊断书中每种激素含量的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_。11(14分)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的问题。(1)同学甲持续研究自然界的一个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果蝇种群,发现该种群雄果蝇中焦刚毛(XdY)个体占5%。该种群Xd的基因频率为_(用百分数表示),该种群雌果蝇中焦刚毛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用百分数表示)。使该种群中的直刚毛(基因为D)个体间自由交配,后代出现焦刚毛的比例为_(用分数表示)。(2)同学乙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他选择了两种杂交组合,让两种不同体色的果蝇进行杂交,每种杂交组合又选用了多对果蝇

9、进行杂交,并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数量关系判断出了黄色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问他选择的杂交组合应是:_。每种杂交组合所对应的实验结果应为:_。12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至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_的活动较其它过程更早增强,过程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提高其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2)图中过程和表示_调节。甲状腺激素能进入垂体TSH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表明该细胞能通过_接受信息。(3)人体长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此时图中过程_在增强。

10、(4)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原因是激素_。某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检测到其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则该患者血液中TSH含量比正常值_。另一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血液中TSH和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此时医生可通过静脉注射_,然后检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是否明显升高来诊断该患者甲状腺是否发生了病变。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答案解析】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形成的结构,我们称为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11、形成。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转化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其对应的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下一个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兴奋后突触后膜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抑制后突触后膜仍旧为外负内正,但电位差可能进一步加大。【题目详解】A、离子通道甲和乙都是蛋白质,但结构不同,A错误;B、A处的兴奋无法传导到B处,而且突触2的信号转化也不是A处的兴奋导致的,B错误;C、突触2释放抑制性递质,可导致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抑制该处的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C正确;D、由图可知,突触2释放的

12、递质部分被突触前膜回收,而非突触后膜,D错误。故选C。2、C【答案解析】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3、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题目详解】A、染色体的断裂若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则不会引起其结构的变异,A错误;B、果蝇X染色体上某个区段发生重复,增加了某个相同的片段,导致其复眼由正常的椭圆形变成条形的“棒眼”,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B错误;C、基因突变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

13、、不同个体的任何细胞内均可发生,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C正确;D、AAaa 自交出现 35:1 的性状分离比,这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结果,D错误。故选C。3、A【答案解析】分析题图:I是生产者,II是初级消费者,III是次级消费者,IV是三级消费者,V是分解者,是光合作用,是各生物的呼吸作用。【题目详解】A、V类群生物属于分解者,属于异养生物,A正确;B、由消费者至分解者的过程不是捕食,B错误;C、是各生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不能被利用,C错误;D、和过程中交换的物质种类相同,都是CO2,但能量不同,是太阳能或光能,是热能,D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

14、识点,可在识记碳循环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含义。4、C【答案解析】1、透析即是血红蛋白的粗分离,透析的目的是除去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透析的原理是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2、固定化酶实质上是将相应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实现酶的反复利用,并提高酶稳定性,酶的各项特性(如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依然保持。3、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题目详解】A、透析袋与原生质层的特点类似,具有半透性,小分子可以通过,蛋白质等大分子不能通过,A错误;B、固定化酶易与产物分离的原理是酶吸附在载体上,而产物能溶于水,B错误;C、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