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动机培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472062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锻炼动机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育锻炼动机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育锻炼动机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锻炼动机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锻炼动机培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课题名称试述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培养课题来源自选课题类型DY指导教师陈洪学生姓名杨燕学号040710109专业体育教育选题依据:背景与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背景与目的意义: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终身体育的关键,为了使全民健身计划更好地贯彻实施,提高整个中 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和质量,使这项关系到全民身心健康的活动得以长期轰轰烈烈地开展下去,加强对 现有中小学生的学校体育教育是关键所在。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学习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技术、技能。因此,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技能, 才能以充沛的精力

2、学好各项专业课,做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作为体育老师,在教学 中对学生进行体育动机的培养与指导,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在现实的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学 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甚至对体育课有恐惧感。综上所述,有学生的原因,也与教师调动学生参与体 育活动的兴趣不够有关。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生了极大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应用 使人们的工方式以脑力劳动为主,家用电器的使用解放了们的双手,增加了人们的余暇时间,但同时 也少了人们进行身体活动的时间。作为社会未来展的生力军,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也

3、不同程度受到 影响。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这他们缺乏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关系。通过观察中小学学生参与 体育锻炼的状况,发现中小学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率比较低。为此,希望通过对中小学生培养体育锻 炼的动机进行研究,试图找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率低的因素,并就如何培养中小学学生课余参体 育锻炼的兴趣提出自己的建议。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趋势:研究并了解体育锻炼的动机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坚持或者退出锻炼的行为,而且有助于激发和 鼓励更多人的锻炼行为,国外心理学工作者对此问题进行较多的研究,现综述如下:从肯雍的理论模型看锻炼动机:对体育锻炼动机问题的较系统研究可以上溯到1986年盖拉尔德. 肯雍,首先提出一个

4、解释身体锻炼动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至少有以下6 个方面;a为强身健体而锻炼b为消遣和寻求乐趣而锻炼c为丰富社会经验和交往能力而锻炼d 为审美经验而锻炼e为精神发泄而锻炼f为锻炼意志而锻炼。肯雍在上述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编写了 一个量表,被许多学者用来研究锻炼动机,但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结论,其原因很可能与量表编的不好 或应用不当有关,尽管如此肯雍的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锻炼的基本动机。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几年来,三个面向的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深入的 体育教学研究为基础,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学生受益为出发点,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着眼未来, 本着在改革中实践,在实践中

5、改革的基本思路,就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 式方法、教学评价等诸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导和主流。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愈 来愈高,终身体育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大,在这种背景下,体育教学必须要适应社会现代化 的发展。而目前的大班制、缺少个性和特长发展的体育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 此,就必须确立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校实际,以及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个体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预期目标: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材料、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和方法,主要内容,重

6、点和难点);中外文参考文献1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一、本课题的研究要求具体分析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种种动机,从理论上重点阐述影响 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各因素,最后提出培养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各种举措。主要 利用本校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资料,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提出自己 的观点和看法。二、主要内容1.体育锻炼动机的涵义、产生和功能2 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分析3.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因素3.1外部因素3.2内部因素3.3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4中学生正确体育锻炼动机的培养4.1体育教师需要更新观念:4.1.1指导思想的更新4.1.2体育意识的更新4.1.3知识结构的更新a多媒体知识b普通基

7、础知识c学科专业知识d教育学科理论知识4.1.4体育能力的更新4.1.5教师行为的更新4.2确定目标要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4.3教学设计应富有层次性和灵活性4.4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A、直观性 B、问题启发性 C、比喻启发 D、对比启发 E、练习启发4.5运用“成功教育”思想4.6合理的评价方法五、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1.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 陈丽萍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J 2004年4. 刘淑惠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 曲励刘伟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J长春大学学报.2000年6. 戴俊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7. 姜晓阳诌议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年8. 郑乃春试论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J浙江体育科学2004年9. 杨辉学校体育评价辩论:一种生态学视角.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10. 竺航对奉化市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