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复习.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467402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复习.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复习散文、小说阅读【复习内容】 散文、小说阅读【复习目标】1、散文、小说的要点知识,以课文为例。2、掌握阅读散文、小说的方法与技巧。【复习重点】 1、散文、小说的要点知识。2、掌握阅读散文、小说的方法与技巧。【复习难点】 掌握阅读散文、小说的方法与技巧。【复习方法】 1、讲解法 2、例析法 3、练习法【课时安排】一课时【复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听说你们的课也经上完了,我们今天就来复习一下。今天的任务是有关散文、小说的阅读复习。那么我们学过的文章体裁有哪些呢?(学生积极思考并作答)对,有诗歌、散文、小说、传记文、演说词等。这一册学习最多的文体就是散文与小说了。它们在我们试卷中占分

2、较重,而大家在这部分丢分也较多。在做题中要做到少失分 ,最关键的是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怎样复习散文与小说。二、复习过程(一)、怎样复习散文1、明确概念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2、理解特点形散神聚(1)形散: 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神聚:主题集中鲜明(3)、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4)、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3、散文的分类(1)抒情散文(2)叙事散文(3)议论散文4、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 衬托 对比

3、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咏物寄情 寓理于事 融情于事 先抑后扬 以小见大等。5、散文的线索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6、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7、怎样对散文进行分析1、整体感知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 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2、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及作用方法指导:坚持“

4、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3、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义隐去。我们现在分别用三篇课文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安塞腰鼓。我们先来复习第1课。这课有关写景、叙事、说明。复习这课,我们重点应放在此篇的景物描写,即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首先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众多的景物,并写的如此井然有序。其次注意此段中的一个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此句重点描写的对象是在那里,是“单是”之前呢,还是之后?还有在描写的过程中,调动了我们人的那些感官?此外,这课还要注意叙事部分,如在百草

5、园冬天捕鸟的事。要抓住文中的动词,注意品味其准确性。这一篇课文除了有景物描写、叙事外,还有小部分的说明,同学们能否在课文中找出来?对,就是介绍“三味书屋”的一段文字。这是介绍“我”上学的地方的,也是课题提到的地方,当然要着重介绍了。接着我们来看一下12课,这一课,最大的特点是叙议结合,文中的议论有的放在有关的叙述之前,有的放在有关的叙述之后,还有的放在叙述的中间;它们的作用或提示下文,或过渡衔接,或归纳总结。你们能否在文中找到那些语言是叙述,那些事议论。如果同学们能在文中找到,说明你们基本已经掌握。当然文章内容复习也很重要,不能忘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17课,这一课是写民风民俗的,作者写这篇

6、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歌颂西北汉子蓬勃的生命力。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的。看一下,能否找到关于抒情的句子。看一看,作者是抒什么情。总之,复习散文要注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聚”即它形式多样,但中心是明确的。板书:七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关于散文、小说阅读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1、怎样复习散文。写景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 议论性散文2、怎样复习小说。背景 情节 人物三)、怎样复习小说1、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2、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3、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环境描写(节气、

7、天气、气候、风物、景色)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3.渲染气氛。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4、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5、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

8、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复习小说首先要注意小说的背景。第二,要注意理清故事情节。第三要研究小说中的人物,特别是中心人物。不管是复习小说还是散文,都要注意此篇文章的背景,有时小说的景物描写就暗示了背景,如最后一课的一些景物描写。有的景物描写是为了烘托人物心理。(等一下我们来看)了解背景,这对同学们理解课文非常有帮助,复习时不可忽视。小说复习,还要注意小说的情节。有的小说情节复杂,而有的情节简单,比如第五单元的在沙漠中心,情节就很简单。情节简单的我们不要深究,而情节复杂的小说, 就要理清故事情节了。在复习时最主要的是研究小

9、说人物了,小说人物的塑造离不开人物描写。同学们,你能说说人物描写都包括哪些?(抽几位学生回答)对。有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板书)。我们在看时,要注意,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拿第7课为例来说一说吧。同学们肯定知道课文中,那些句子是人物语言描写,那些是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也知道那里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暗示了小说的背景。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复习时看一下这些描写都起什么作用。作者在文中描写这些人们,看着墨最多的是谁,那他就是我们文中的主要人物,我们就要分析分析这些人物形象。这一课主要人物同学们都知道是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文中通过对他们的描写,反应他们的什

10、么性格,从而给我们什么印象。我们又来看16课社戏,这篇就有大量的景物描写。同学们复习时要注意了,此课文中“夏夜行船”这部分,作者是怎样通过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急迫心情的?复习时要注意。还有注意“月夜归行”这部分的景物描写,它的意图是什么?可以说大多都是烘托“我”愉快的心理。除我们说的这些描写外,描写还分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这种描写在那篇课文重点学习过?对,就是在口技这课,我们也来来看一看。你们给我找一找,课文那里是正面描写,那里是侧面描写。作者这样安排目的为何?都是来突出口技人表演技术高超,也就是突出文中的一个字“善”。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稍稍说说怎样复习古诗。时间

11、有限,我们今天就谈这么点,希望同学们下去跟着你们的老师认真复习,期末考试考出理想的成绩,好愉快的度过假期。二、散文的分类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记叙散文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12、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另外,这类散文中还有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一类,这

13、种散文描写一地的景物,除一些风土志以外,主要是游记性散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抒情性散文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 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 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见。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

14、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如杨朔的多数散文,矛盾的白杨礼赞等。 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日出等。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 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鲁迅先生的杂文、陶铸的松

15、树的风格等都是典型的议论散文。三、散文的特征较强的纪实性 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但对纪实性的理解,至今仍有较大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一是主张绝对真实:“描述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特征。散文家们要靠旅行访问,调查研究了积蓄丰富的素材,要把事件的经过,人物的真实,场地的实景,审察清楚了,然后才提笔伸纸。散文特写决不能仰仗虚构。它和小说、戏剧的主要区别就是在这里。”(周立波散文特写选序,散文特写选(1959-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二是主张“大实小虚”:“散文写作,在选材上也并不是绝对地排斥任何虚构的。也就是说,在保持题材上大体真实(请注意,这里的概念并不等同于文学科学中的真实性的含义,故称之为题材的纪实性质)的前提下,某些细节的虚构,乃至某个次要人物的虚拟,不但在创作实践上是有成例的,被允许的,而且有时甚至是很必要的。关键则是要大实小虚。”(韩少华散文散论,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