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亭的教育理念.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46505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炳亭的教育理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李炳亭的教育理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李炳亭的教育理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李炳亭的教育理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李炳亭的教育理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炳亭的教育理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炳亭的教育理念.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炳亭的教育理念李炳亭:?各位课改局长、教育界、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我一直以为教育是一个事件,是由师生共同来生发的,那么这个“事件”的发起人显然是教师,而事件整个过程的主角肯定是学生,所以说教师决定着这场“事件”的性质和方向,乃至于决定着最终的结果。李炳亭:?因此我们才说教师的手里托举着未来,我们才说教师每天走进课堂都在对世界施加着影响,我们才说教师每天走进课堂首先面对的是学生,其次才是书本等等。所以教师太重要了,是教育的关键,他决定着教育乃至于国家、民族的成败,因此我今天就想讲清一个问题教师角色的再认识。李炳亭:?在讲教师这个角色的认识之前,我先把我的教育主张给大家介绍清楚,请大家现在开

2、始动一下手,在纸上写七个字,第一个字是“一”、第二个字是“二”,第三个字是“工”,第四个字是“下”,第五个字是“上”,第六个字是“止”,第七个字是“正”,也就是说我的主张都包含在一个字当中,就是“正”字。李炳亭:?今天一系列的改革都是为了追求一种“正”教育,这个“正”字大家看如何写,起笔的第一划是“一”,“一”是“道”,“道”是什么?在教育当中“道”就是学生主体,也就是说离开了对学生作为人的一种尊重,离开了对学生权益的尊重,离开了主体的发挥,教育是无道的。大家看这个“正”字去掉学生主体之后变成什么字了?就是一个“止”字了,没有学生主体教育就止了,就没了教育。李炳亭:?当然教育也不可以离开老师,

3、所以这个“二”字,上边一道叫学生,下面一道叫教师,大家看这就是天和地。能够把天地贯通起来的,中间一个竖,这一竖我把它叫做小组,只有小组才能做到“顶天立地”,这样的课堂才是“工”的,你看天地之间有三划,就是新课改理念反复告诉我们的自主、合作、探究,那么至于如何解释上和下,我不在多说了,你仔细回去琢磨,也就是一个正字就说清了我全部的教学主张,但是你仍然不要忘了起笔的第一划学生。李炳亭:?学生这么重要,教师其实依然重要,如果正字没有最后一划,是个什么字?是倒过来的那个“止”字嘛。所以当我讲学生主体的时候千万不要对立的看,不要以为李炳亭说教师不重要,教师很重要,那么教师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呢?李炳亭:?张

4、卓玉副厅长有一个著名的追问:第一个老师是谁教出来的?在没有老师之前,其实人类也在学习,怎么学的呢?师法自然嘛,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女人在那儿舞剑就有了“草书”,看到两个猴子打架就有了“猴拳”,两个狗在那里打架就有了“狗拳”,也就是说人类一切的知识如果往下追下去的话,他的源头一定在自然。师法自然,但是有太多的人看不懂。大自然是一个无字的书,我们读不懂,这个时候就开始了,我们需要一个人辅导一下。李炳亭:?当我说“师法自然”的时候,大家知道学习最高的境界是“无师自通”,能无师自通意思是不需要老师就可以学会,那老师不就解放了吗?其实,大自然就是老师,而且是不要工资的老师,能“自通”何必画蛇添足再给他找个老

5、师呢?这句话还有另一层意思,是说假如学生“学不通”的时候,才需要教师“帮忙”去“助通”,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这时候才需要凸显出来。教师原来是帮助别人“通”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讲,最初设置教师这个职业,就是帮助学习者去疏通学习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困难。李炳亭:?可是,教师的作用却后来异化为不是帮助别人疏通学习困难了,而是变成了灌输和传授。不用我分析很多人都知道,“疏通”和“传授”有什么区别?显然区别非常大,我不说了,时间原因,我继续往下讲。李炳亭:?所以这就有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追问:教师是二传手吗?局长们还是看我的手势,我一直以为今天的教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自己导致的一场美丽的错误,我们把教师定

6、位在“二传手”上,我们一直以为所有的知识都要经由老师才可以到达学生。李炳亭:?把教师定位为“二把手”以后,接下来我发现,教师的知识水平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水平,教师的道德高度决定了学生的道德高度。于是我们很多的传统名校就会挖名师,谁是“二传”高手就想方设法挖到学校来,问题是请问在你那个区域之内有多少优秀的二传手?当教师的知识水平决定学生学业水平的时候,不用我分析大家都知道教育没有希望。李炳亭:?这样的教育就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教育没有希望,是无解的。我想课堂教育改革就是为了解决两个普通的问题:1、如何让普通的老师上出不普通的课。2、如何让一个普通的学生发展得不普通。李炳亭:?刚

7、才已经明确过老师的作用是疏导,是在学生学不会的时候起辅助作用,因此教师显然不应该是一个二传手,也就是说当我们把教师定位在二传手上的时候,就是一场错误,这场错误不单纯是教师的水平决定学生学习的水平,而是无形当中给教师带来了太多苛刻的挑战。李炳亭:?怎么办呢?大家继续看我的手势,这样就要开始变化了。把二传手变成一个放手发动学习的人,这样的课堂就是我所畅想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如果让学生和知识直接对话,就变成了吃自助餐;如果传统的课堂就类似是喂养式,老师在喂,学生张着嘴接。而我所主张的课堂把喂的环境改变,变成了吃自助餐,各取所需,让学生和学习对话,那么老师这个职业就发生了角色的根本变化,也就

8、是变“二传手”为“发动学习”的人。李炳亭:?老师们、局长们,当我说教师是一个发动学习的人的时候,接下来就要满足三个条件。李炳亭:?1、你认识他吗?我知道在座的有好多局长喜欢钓鱼,是吧?凡是钓过鱼的局长,都应该有这样的一种体验,要想钓到鱼就必须了解鱼的习性,请问我们今天的教师了解学生的习性吗?尊重学生从学情出发,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好?就像钓鱼的人要了解鱼是一样。李炳亭:?2、请问你是一个发动学习的人吗?你知道什么叫学习吗?本届峰会几个主讲人,我发现大家对“学习”主张有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学习即体验,学习是什么?学习就是体验。我常常讲一个故事,老太太打麻将,一个农村70岁不认字的老太太想学会打麻将

9、怎么办?这个问题交给我们学校,很多校长会说:老太太想学会打麻将得先学认字,我先教你认字,然后还要教数学,我们校长还要亲自上阵说什么叫“自摸”、“一条龙”等,或者我们还从北京请专家给老太太讲座,比如麻将技法,一讲讲了几年,老太太死了,打麻将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李炳亭:?而在现实中,让农村老太太学会打麻将很简单,用一个下午找三个老头陪着她打,一下午就会了。老太太打麻将也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老太太想打;第二个条件我们要给老太太创设学习环境;第三我们必须敢于放手让老太太自己去经历。如果旁边站着一个人对老太太说“来,听我的,我告诉你”,老太太是学不会的,因为你没有真正放手,老太太正是在打的过程中

10、,有了体验、有了感悟才能学会。李炳亭:?3、“你用什么方式确信他已经学会了?”你用什么方式和方法?其实,我一直认为中国的教育是在围绕“教”去研究,我们研究了太多“教”的体系,而对于“学”的认识是一项空白。当你研究学习的时候,你就必须先从学生出发,从认识学生出发,并且要知道学生学习的规律是什么?学习的规律就是一个人认知的规律,他对一件事通过经历之后产生了什么认知,并且形成经验。李炳亭:?学习规律的第一步是什么呢?带入。第二步是把他带进来体验。第三步是放大他的体验,让学生展示。总结一下,学习的认识规律是带入体验兴趣,这就是课堂必须要遵循的教育教学规律。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展示?请大家记住,展示

11、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要想让某个人做好某件事,最好的方法让他展示。李炳亭:?大家看,基于我这种分析,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下一个结论?教师这个职业不应该是知识的贩卖者、二传手、灌输者,他至少应该是一个服务于学习的人,是一个学习的辅助者,也就是“疏通困难”的人。当我说服务于学习的时候,接下来我想问体育老师怎么上跨栏课?李炳亭:?我们一般的老师就会这样做,三个步骤,首先自己“示范”,说“来,同学们,我们要上跨栏课了,我先给你示范一下”,然后会让学生去“练习”,最后是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即便是这样的课,我们都可以看出来,这样的课一直在教师的牵制之下进行的。李炳亭:?那有没有这样的一种体育老师?“

12、同学们,现在上跨栏课,大家看好了,我开跨了”,然后从第一分钟跨到第四十五分钟,这样的课堂就叫“满堂灌”,遗憾的是这个老师在下课时问学生:“同学们,我跨了一节课了,你们会跨了没有?”李炳亭:?语文老师常犯这种错误,讲了一节课,结果下课之前问学生“你们会了吗?”笑话,你不让他跨,他怎么会跨呢?请问在你的语文课上,你让学生跨了吗?你又为什么不让学生跨?是为了展现你的跨栏艺术吗?可教师的展现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呀。因此,教与学,常常是两码事,不能把教当成教学的全部,教学的价值在“学”。?李炳亭:?有没有说如果老师不示范,学生就不会跨。请问在一节跨栏课上,果真50个学生就没有会跨的吗?即便是都不会跨,请问

13、如果这个人看电视,看见了刘翔跨栏,并且刘翔是他的偶像,他是否对跨栏有一定的认识呢?好了,这就是我们的主张,大家看,无论听张厅长的还是听其他人的,我们这些人共同一个主张就开始出现了,那就是我们是否把孩子当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来加以开发和利用?这就是传统课堂和高效课堂最大的区别。?李炳亭:?在传统课堂上我们以为只有一个资源是老师,还有一个资源是课本。那么高效课堂呢?我们主张学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那实际上对于老师来讲,他的全部教学艺术,应该体现在如何巧用、妙用学生资源,并且调动学生的学上。李炳亭:?我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要尽可能的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去体验。要尽可能的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你

14、明白了我的意思之后,那接下来就非常容易,能不能在我的主张之下,来尝试构建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呢?大家来看最简单的一种课堂框架出现了,什么课堂框架?叫25+20课堂,就是让学生先学25分钟,然后让老师围绕学生出现的问题讲20分钟,合起来就叫25+20模式,简单吧??李炳亭:?归纳一下我的建议:第一个建议是让老师少讲,让学生多学,这就叫少讲多学。第二个建议先学后教,先让他学,然后你再教。第三个建议往下走再深入一点,先学后“交”,教师连教也不教了,让学生自己去“交流”。?李炳亭:?又有人说了,不教能会吗?这个问题我可能在这些年回答过无数遍了。我现在依然要讲我原来的同事曲老师的故事。我在教书的时候,我们

15、学校有一个曲老师教物理,他教的班级物理成绩最好。为什么?因为曲老师啥都不会,不会他就不讲,当然曲老师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每次上课曲老师从来不是一个健步走到讲堂上讲,而是走到学生之间,遇到女生拍拍肩,遇到男生摸摸头,一圈下来30分钟,我说曲老师教学第一个环节是摸学生。?李炳亭:?第二个环节曲老师会这样说“同学们,今天照例不讲”,因为他不会讲,曲老师说让学生把题抄写在黑板上。然后曲老师就开始忽悠,“小天才们在哪里,举手”,台下就有很多学生举手,然后他让这些学生上台讲,并告诉他们,一旦同学讲错了,就马上指出来。?李炳亭:?请问在曲老师的课堂上有开小差的吗?有打磕睡的吗?你学校的老师讲的怪好,讲倒了

16、一大片,但是讲倒一大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这个老师还在讲,他试图把没有讲倒的人也讲倒。学习参与度高的课堂才会有效率,这是最朴素的一种理解,在曲老师的课堂上就没有开小差、打瞌睡的。?李炳亭:?第三个环节曲老师会这样说“来来来,今天我没讲,我看你们会了没有”我要测评一下,如何测评?他不会测评,他说有请刚才举手的小先生们深入到每个小组里面去,一个人负责测三个人,测的过程中如果你发现他不会,你要想办法把他搞会。完了,这堂课结束了。李炳亭:?你可以把曲老师这一个案例理解为“个案”,但是我们来分析一下曲老师这节课,如果从知识实然目标的角度看是不是好课??李炳亭:?首先曲老师这节课是少讲多学的课。第二,这节课他让每个孩子参与学,并且利用了学生这个资源去帮助别人。第三,这节课的达标率很高,已经保证学会了。更何况曲老师这节课带来了很多传统课堂没有带来的东西,是什么?学习的生命的狂欢。曲老师这个课堂上是枯燥无味的吗?是无聊的吗?是盼着教学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