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穿行.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46475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穿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穿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穿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穿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穿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穿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穿行.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穿行河南省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徐真语文承担着阅读教学的重任,它灵动、玄妙、深邃,它让人游弋于历史的长河不知倦,让人穿过诗谷、越过词峡、掠过文峰不知累。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是孔老夫子的人生体验和总结。语文阅读让人充盈,让人聪颖,让人智慧。生命个体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的阅读来滋养。综观全球,世界上那些生命力强大的民族,几乎都是热爱阅读的民族,善于阅读的民

2、族。其中犹太人是公认的读书意识最强的民族。犹太人生下小孩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圣经上涂上蜂蜜,让婴儿亲口去舔,让他从小就知道书是甜的。他们不允许把书踩在脚下,而是虔诚地放在枕边。一个人如果热爱读书,他就能从书中得到文化的滋养,找到人生的榜样,他就会变得气质优雅。虽然书中并没有直接讲修养、讲哲学,但是一种美妙的修养与哲学在阅读的过程中毫无痕迹地渗入你的身体,渗入你生命的深处,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投入到读书活动来,让他们拥有博大的胸怀,拥有丰富的智慧呢一、大珠小珠落玉盘沐浴书香为学生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书,长期坚持才能有效。要让每位教师都能鼓励学生读书,让每个家长都能

3、支持学生读书,让每个学生都能热爱读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走进校园,耳之所闻,皆为书声;目之所及,尽为书影。走进学校,映入眼帘的是宣传栏,汇集着高年级学生的自己设计版面、自己编排的读书笔记、读书小报展示,教学楼的走廊墙壁上也粘贴着经典,名言、读书格言、古诗词;教室一角上的诗词壁画传播着经典文化,让师生驻足诵读;独具匠心的图书角,营造温馨的读书氛围学生徜徉在经典中,沐浴在书香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读书乐、乐读书,学生尽情享受读书带来的无穷快乐;同时也悄悄转化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乃至人生观念,使学校的有限空间发挥出了无限的育人功能。二、一支独秀不是春培养书香教师教师的读

4、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授之以渔”,更是学生阅读得以进行的前提。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学生读书兴趣与水平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诸多做法中,最朴素、最有效的一条就是教师的“身先士卒”。当每一位教师津津有味地阅读的时候,学校的书香氛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苏霍姆林斯基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书中建议教师“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

5、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与读书有着特殊紧密的关系,那么读书对于提高语文教师教育素养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自身具备了好读、善读的读书根底,才能教育出潜心读书、爱读会读的学生。阅读必须植根于语文学习,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在传统语文课,有效的阅读指导,逐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比如在阅读指导课上就要求要有恰当的圈划批注或选择精彩的片段写到读书笔记上,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对好词佳句提倡熟读成诵。并在此基础上扩展阅读,让语文学习的天地更宽广:1、针对教材的训练重点进行扩读,这属于主题性扩读围绕一个训练重点,让

6、孩子选择课文之外的多篇文章。比如写人的文章理想的风筝,我会搜集人物描写精彩的若干篇文章来进行补充性的阅读,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描写人物的方法。2、学习“节选”,扩读全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从名家名作节选出来的,教学此类课文,我们就把原文找来,比如学习争吵,我介绍他们看原著爱的教育,让孩子们补充阅读,这种扩读孩子们普遍比较感兴趣。3、学习短文,扩读集子。例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会开展一个“走近安徒生”的集体阅读活动,借助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所激起的阅读期待,引领孩子们系统阅读安徒生的童话集。三、百花齐放春满园满校造就书迷以兴趣为先导,以活动为载体是让学生阅读得以进行的保障。托尔斯泰说:

7、“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没有将事实真相轻易地告知学生,而是设计活动,唤起他们阅读的积极情感。为了培养小书迷,我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1、竞赛活动由学校分年段举行,有全体学生参加的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有全员参与再逐级胜出的赛诗会(低段)、经典诵读展示会(中段)、课外阅读知识竞赛(高段)等。教室板报是每个孩子展示读书成果的天地;学校宣传栏,更是学生展示自己诵读成果的窗口;班级的班级日记记录了

8、孩子们的快乐生活。2、专题活动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展开,有专题辩论赛、好书推荐会、模拟书店、课前三分钟谈天说地。开展系列编书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两次以班队会形式开展专题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3、欣赏活动主要安排隔周周五下午二、三节课为师生的共度时间,每到这个时候,古筝音乐萦绕着整个班级,师生在优美的音乐里静静地阅读,与文本对话,与书中主人公交流,心情是那样宁静、和谐。四、满园春色关不住延伸书香家庭家校联合,建设书香家庭,促使学生、家长共同成长,是书香校园的延伸。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亲身力行,就能大力激发学生的诵读的兴趣。因此,我们发出“构建书香家庭”倡议书,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上专门开设

9、读书专题讲座,讲读书的好处、读什么书、什么时候读、怎样读告诉家长不扶自直的天才是少见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班级教育,也需要家长一对一的指导,不必说不懂怎么辅导,只要从一年级就每周抽一两次与孩子单独相处,为他读书或与他一起读书,就会了解孩子的内心、能力,就会给他许多切实有效的帮助,会实实在在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推出书香家庭图书室。我们列出名家名作的书目,动员家长按照书目配备图书,其次,帮助家长制定亲子共读经典的计划,确定基本的亲子共读数量,推动家长与孩子共读,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20分钟,每天听孩子背诵相关唐诗宋词,每周带孩子逛一次书店,每月浏览一本孩子阅读的书籍,做到经常性地与孩子交

10、流。再者开展评选“十佳书香家庭”评选活动。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读书的人,知识不会老化;善于读书的人,才思不会枯竭。前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在孩子阅读的最佳时节,为了孩子美丽、快乐的梦,我们在阅读的海洋不懈地探索着,实践着。当孩子们喜欢上朗读,学会了朗读时,课堂上便会不时地奏起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歌。那时,语文课将成为孩子们的向往,成为师生共同奏响音乐、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生命感受阅读的惬意,让生命的家园绿意盎然,绽放活力,充盈生机,生成更为浓郁的生命底色,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成长岁月中点亮心灯,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中,感受到“读书之乐乐无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我们相信种子,更相信岁月,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穿行,等待每一个生命绽放的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