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464342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儿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示儿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示儿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示儿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示儿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儿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示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能力: 1、收集、交流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诗句的内容,并能从诗的内容想开去。2、通过自学掌握生字“祭、乃”等字,理解“九州、王师、家祭”等词语的意思。3、在理解古诗中字词含义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古汉语中通假字。过程与方法: 1、学生依据学法自学掌握生字,理解词意,了解诗作的内容2、运用创设情境、激活想象、朗诵体味等形式去体会作者写下这份遗嘱时深沉丰富的感情。3.学生在情境中以陆游子孙的身份表述自己心中的话;联系今天祖国还没统一,深化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爱国悲情,深情,产生对陆游的敬佩之情。2、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

2、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示儿是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雪洗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悲之切的爱国深情,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音乐。2.资料准备:教师收集陆游的生平资料、题临安邸诗文;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和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陆两首诗。学生收集陆游的诗文和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诗才展示, 激趣导入1、 说古诗: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俗话说,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3、。你们肚子里现在一定装了不少诗,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2、前面我们刚学了陆游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他另一首烩炙人口的好诗示儿。(板书课题) 解题引入,交流资料 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示”在这的意思是“告诉、告知”) 2、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3、老师也收集了有关陆游的生平资料及图片,大家想看吗?谁愿意读一读?4、正如资料所显示的,示儿这首诗是陆游在85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也就是他的绝笔。什么是绝笔呢? 5、绝笔也就是一生中的最后一首诗,这么好、这么难得的诗大家想不想读一读?初读悟诗,读通诗

4、句1、请大家按照自读要求自由读诗句。2、代表读诗。谁来评一评呢?3、老师也想读一读诗句,行吗?请大家认真听读待会评议。4、录音范读。5、请你们模仿范读读一读全诗。6、人们在临死时给儿子的遗书一般都是写些什么? 7、那陆游又写了什么呢? 让我们来继续深入学习这首诗。再读全诗,理解诗意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介绍下你学习古诗的方法。(课件揭示学法)2、请大家结合老师出示的学法自己学习诗作,在书上做好批注。3、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读懂什么就说什么。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5、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这首诗

5、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6、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 品读诗句,体味诗情1、从整首诗让我们感觉到作者的心情怎样? 2、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而悲伤吗? 3、接下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宋朝的历史(教师激情补充),现在你知道他为何而“悲”吗?4、作为一个爱国人士,面对国家四分五裂能不痛心疾首吗?你能把这种痛读出来吗?指名读诗。 5、仅仅是为这个而悲伤吗?还有什么?让我们来读一读诗人68岁时写的一首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6、想象说话:如果你就在沦陷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以与同桌轻轻讨论。统治者都在干什么?我们一起去临安看一看。( 随机播放课件出示金兵战马肆虐和百姓痛苦伤心的画面

6、)。 (课件出示题临安邸)读读这首诗,说说你此时最想说什么? 7、那么诗人“但悲不见九州同”,还 悲 的是什么?(课件出示想象填空题)谁来试着填一填。8、带着这些情感再读一读示儿这首诗。 9、现在你觉得诗人为什么还要“家祭无忘告乃翁”? 10、 是呀, 生前盼了65年,为之奋斗了65年,临死仍是“悲不见九州同”,死后还要子孙告诉他“王师北定中原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板书:爱国之情) 11、让我们一起用心,把一位老人的临终遗愿吟诵出来,注意把握诗的感情基调。12、人们悲伤、悲愤时的语调应是怎样的?再来读一读。 真情再现, 升华情感1、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来到700多年前这位

7、伟大诗人的病榻前。如果你是他的儿子,此刻你看到了父亲虽然久病缠身,不久于人世,但心里更痛的是中原不能收复,祖国不能统一,他面容枯瘦,眼神里却满含期待和信念,他用缓慢而深沉的语调表达人死之后万事皆了无牵挂的旷达,但又希望你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他中原收复的消息。面对这样的父亲,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配乐 2、谁愿意将自己所写的话向陆游有感情地朗读出来。3、听了大家的真情告白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继承陆游遗愿的决心。正如大家所说陆游的子孙们也为此奋斗了好多年,但结果如何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探究。 总结谈话,拓展延伸1、同学们,国家统一,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诵读

8、他的绝笔示儿吧。2、那么今天,难道今天“九州同”了吗?学生讨论。引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和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陆两首诗。3.欣赏:七子之歌台湾,学生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多媒体设计及应用分析首先带领学生背诵诗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探寻新知的欲望。教学课件出示课题。引导学生通过针对课题质疑问难和交流资料,为全方位学习诗作做好准备。课件出示陆游的生平资料及塑像图片,让学生在课伊始即对陆游有所了解,初步领略诗人陆游的伟大,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让学生明确任务。在学生读完诗句后针对学生读中存在的问题适时播放范读。给学生一个自主读书、接触文本的机会,让学生想

9、办法解决字词障碍,初步读通诗句;通过试读、评议、再读、听读、模仿读等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先将诗句读通,字音读准,体会诗的节奏,为后边的学习做好铺垫。课件出示学习方法,让学生互动,相互学习、相互评价,产生课堂学习立体效应,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课件出示重点词语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句。课件出示陆游68岁时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及重点词语意思。课件出示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引导学生领会朝廷的昏庸无能,体会陆游的一腔悲愤之情。课件出示想象填空题,引导学生再次回归主题进行总结,领会“悲”的种种原因,体会陆游的忧国忧民。课件出示示儿一诗及陆游临终时的图片,给学生的感情朗读提供凭借。在上一张幻灯片的基础上播放一曲悲怆的乐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抒发真实情感的激情。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诗人进行对话,创设情境进一步体会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赋予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情感修养和引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功能。课件出示:乡愁、 望大陆两首诗。播放音乐:七子之歌台湾五、板书设计 示 儿宋 陆游临终 悲不见九州同 爱国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