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这样和世界相处》读书笔记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46029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德勒《这样和世界相处》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阿德勒《这样和世界相处》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阿德勒《这样和世界相处》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阿德勒《这样和世界相处》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阿德勒《这样和世界相处》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德勒《这样和世界相处》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德勒《这样和世界相处》读书笔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兴趣超越自我读阿德勒的这样和世界相处这样和世界相处一书的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个犹太人,1937年去世的,距离现在已经快有80年了。他生前和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工作过一段时间,和弗洛伊德既是对手又是朋友。后来,他创造的理论和弗洛伊德有冲突,这两个人就分道扬镳了,各自发展各自的理论学派。阿德勒创造的这个分支叫做个体心理学,也就是我们现在最流行的社会心理学的鼻祖。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必修知识,该学科主要研究人在社会环境影响下的心理活动。这个学派和弗洛伊德学派的最大的区别,就是更注重人格的整体性,重点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行为,而不像弗洛伊德将人格分成自我、本我、超我那样。

2、这本书是阿德勒去世以后出版的,是一本合集。里面收集了阿德勒一生的重要思想,包括怎么样去对待自卑,家庭对一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怎么样去培养社会兴趣,怎么样融入社会等等。这些问题在这本书都有详细的解释。如果你总是害怕和陌生人说话,总是觉得和周围的事物格格不入,总是觉得缺乏安全感,根据阿德勒的说法,这很有可能是童年的时候留下的印象。下面就挑选阿德勒最重要的三个观点,我们和世界联系、自卑的起因、如何增加社会兴趣,这三点来说一说这本书的内容。一、我们和世界的关系阿德勒认为我们在社会的一举一动,都是对别人的表演。这个表演中包括了自己的生存模式、生活风格,你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你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形成

3、相应的生活风格。他认为,早起的生活风格在三到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所以我们能从小孩子的行为预测出他将来的风格。这就像我们中国人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这里,作者给我们总结了四种常见的生活风格。第一种叫做支配统治型。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种人喜欢支配和统治别人,喜欢通过控制别人获得满足,认为我能控制你就是比你厉害。比如我们经常见过这样的场景,一个小孩特别想买路边的零食。他妈怕不卫生就不给他买,于是这孩子就在大马路上撒泼打滚。你可不要小瞧这种行为,虽然他没有用强权打击,但是他这种手段就是试图控制他的妈妈。如果这个妈妈妥协了,或者是习惯性的妥协,就会给孩子一种想要不断控制别人的冲动,这会形成他

4、和别人相处的行为风格。这种支配统治型的行为风格,和我们说的领袖型的人格还不一样。领袖型的人格是通过正当性的方式鼓励、合作,让别人愿意主动跟随你、支持你,但这个就不是了,这个是强迫你、威胁你,反证就是用你不喜欢的方式让你服从。第二种叫做索取型。这种人做什么事都很被动,从来不知道主动这两个字怎么写。最希望的是别人什么都给我安排好,就等着吃现成的。比如大家一块儿吃火锅,总是有人干坐着,也不帮忙,就一直问熟不熟啊能不能吃啊这种喜欢坐等吃胜利果实的人,很明显也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这种人在那种什么都包办的家庭里,比较容易出现。因为从小要做的事都是家里安排好的,吃饭张嘴、穿衣伸腿,自己完全不用主动做任何事。

5、等走出家庭以后,他还会用这种方式向别人索取,他自己往往意识不到他有什么问题,总是觉得别人对我好,那都是应该的。第三种是回避型。这种生活风格也是非常常见的。就是没有信心,不敢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遇到点什么问题,就会选择习惯性的逃避,还死要面子。比如说,我觉得这个项目太困难了,自己估计完不成,完不成就会觉得好丢脸啊!怎么办干脆扼杀在摇篮里,我压根不做不就完了吗再比如,我想拿一个资格证,但这个资格证过关率太低,要是没考过怎么办呢付出努力还没有考过,这不就说我是个笨蛋了吗那算了吧,那我就不要报名了。人家问我为什么没有证啊我就可以说,我没有报名,总比报了名没有考过好听点吧!因为,报名是选择问题,但是考没考

6、过就是能力问题了。第四种是社会利益型。这种生活风格的人能够和别人合作,有着亲社会行为,通常小时候家庭成员相互理解和尊重,有着和谐家庭氛围的人有着这样的生活风格。这样风格的人,喜欢和别人打交道,热于帮助别人和照顾别人的感受,这也是作者认为最健康的一种社会风格。这四种行为风格在平时的表现可能并不明显,但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前三种都是选择躲避,习惯给自己找借口,只有最后一种会迎难而上,把困难当做一种挑战。而这种风格的形成,大多是在很小的时候和家人的关系里就形成了。二、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我们和世界相处,免不了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面对苦难,人会有不一样的应对方式,这种应对方式的差异是怎样

7、出现的呢阿德勒认为,主要是由于对优越的渴求和对自身自卑感的抗拒。自卑和追求优越是成对出现的,咱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有自卑心理。比如说,看到光彩照人的女神,我们会觉得自己差的好远;又比如见到某个领域的大神,也会觉得自己好菜。但这个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是因为这种感觉,推动着我们摆脱现在这个,不完美的自己,向着更好和更强大的自己过渡。从这个方面来说,自卑反而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最终让我们达到卓越。自卑是有两种程度,一种叫做自卑感,一种叫做自卑情节。自卑感不是病,但是自卑情节就是一种心理疾病了。自卑感是我们每个人的自卑情感,可能在遇到我们不擅长啊,不熟悉事的时候,这种感觉会比较明显,而且我们在做自己拿手的事

8、的时候,这种感觉就不存在了。我对我喜欢的人,紧张的说不出来话,觉得自己配不上人家,但是我和其他的朋友我就可以正常的聊天吹牛,这就不能说明我是一个有自卑情结的人。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的过分的自卑情感,就好像一个人做什么事都往后缩,就好像自己不行。在生活中,只有极少数的人才是有自卑情结的,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所以,我们平时说,很多情况下的第一种的自卑感,就是心理的平衡被某些人或某些事打破了,比如说年底考核,部门同事都是A,就自己是C,这种落差会打破我们的心理平衡,让我们自己觉得尴尬。在我们受到挫折,产生自卑情绪后,可以转化成动力,实现补偿。这个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心理的平衡被打破了,产生了自卑感,通过补

9、偿建立优越感,来抵消自卑感,强化优越感。这里我们说补偿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死磕到底,哪儿不会我就练哪,就不如说那些残奥会上带假肢跑步的运动员,以前口吃的演说家都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种,就是从另外的方向进行补偿,比如说,我不擅长和别人交流,那我就可以做一些科研和创作的工作。这些工作和人打交道就比较少。再比如,有些人身体残疾就从事脑力活动,比如说大名鼎鼎的霍金,没有手脚的演说家尼克胡哲,他们都是有先天不足的人,但是通过其他的长处来补偿自己,让自己总体水平上和大家均衡。这种补偿心理有时候是好的,但是也有跑偏了的可能性。一种是自暴自弃的退缩反应,一种是过激反应的过度补偿。过度补偿是过分放大某一方面的成果

10、和长处,其实就是掩盖自己自卑心理,并不是正视自己的问题去改正,而是从别的方面来证明自己可以。比方说,游戏上瘾的人很多时候是因为学习和工作不顺利,就到虚拟的世界里打怪升级,已获得称号和奖励。在学校里喜欢打架的孩子,也是通过欺负别人来获取我很厉害的错觉。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就是因为在女朋友面前产生自卑,产生了追求卓越的动力,成功以后有选择炫耀性的浪费,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自卑,当他心中的女神再次出现的时候,他还是觉得自己很卑微,面对喜欢的人还是不能用平等的态度进行对待。用阿德勒的话说,就是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都是被遮掩起来,或者避而不谈。退缩反应就是发现自己的短处以

11、后不去进行补偿,就是认为自己笨,就是没有能力,从根本上否定自己,就容易使自己的自卑感慢慢转化成为了自卑情结。自卑感是我们童年的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态度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说父母包容爱护小孩,小孩就不容易感到不平衡;如果他们忽视和冷漠,那么孩子就很容易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家长特别溺爱孩子,孩子一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或者是过度补偿。比如一个小孩,他的妈妈经常说隔壁家的小明多么多么好,你看看人家,小孩就产生自卑感了,觉得我是个笨蛋,妈妈不爱我了。如果妈妈说的是,隔壁的小明虽然学习好,但你也很努力啊,妈妈相信你能做好。这个时候,小孩就会产生优越感,妈妈是爱我的,只要我努力,就

12、可以超越别人。所以自卑,带来的怪异行为,归根到底都是因为缺爱,小时候的环境没有办法选择,也不是每个父母会正确的教育孩子,他们都是觉得自己在用最好的方式进行教育。有自卑感的人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会试着让自己忙碌起来,用真正的成绩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在自卑的这个事情上,你只有自己就自己,别人没有什么办法。下面,咱么说说如何追求优越。人天生有自卑感的,也天生就有追求优越感的本能。但是追求优越也是两种,一种是与社会共生的优越,一种是追求个人的优越。阿德勒非常强调社会文化对个人的作用,他认为与社会共生的优越才是真正的优越,虽然我们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就算我们某个人再牛再厉害,你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存在,我们的成

13、就都是建立在现在社会已有资源的基础上的,这种优越感是对比自己,发现自己有进步,发现自己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和我们说的纵向比较有点类似。在这之前我们也曾经说过如何建立起自己的自信,是拿自己和以前的自己相比较,并不是说把你自己和别人比,同时别人对我们的敬佩也是我们优越感的来源,这个很容易理解,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同时,优越感还有唯一性,这也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即可能是我们专业领域内的技能,也可能是我们独特的性格,也有可能是我们之前的特殊经历。总之,是别人没有的东西,这就是追求社会共生的优越。那我们再来看一下追求个人的优越,这个方式简单点说就是通过打压别人来获得快感,通过炫耀来获得关注,通

14、过抨击别人让别人不爽,从而让自己痛快。忽视别人的需要,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比如说喜欢做出过激行为来哗众取宠的人,目的就是想让大家关注自己。这样追求优越,其实就是优越情结,就是为了显眼而显眼,为了优秀而优秀,觉得快乐的方式,就是为了让别人一下子感到自卑和不高兴,他就爽了。上面说了自卑和优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利用自卑和怎么利用优越,做好这些就会让我们的心理达到平衡,这个是阿德勒思想中很核心的一部分,他写过那本著名的自卑与超越就是专门论述这一部分心理活动的。如果有这方面困扰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本书,会对你消除自卑感,建立真正的自信大有好处。三、社会兴趣一个人产生任何病态心理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社会兴

15、趣。比如孤独,缺乏安全感,习惯性慢性逃避,犯罪吸毒都是因为这个人没有意愿进入社会,但到底什么是社会兴趣呢作者认为,其实这个是很广泛的,像合作、互相帮助、人际关系、热情等等正向内容都是社会兴趣。就是一个人,自己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愿意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而不是活在自己那个狭窄的世界里。那这种兴趣从哪来呢作者认为,社会兴趣的最初的来源就是母亲,因为婴儿初期接触最多的就是母亲,如果母亲给孩子一定的自由,适度的关爱他们,那么将来,就会有正确的社会兴趣;。如果母亲特别溺爱孩子,什么事都帮他做不让他受一点苦,那么将来孩子的受挫能力和独立能力肯定是要受到影响的。就比如前几年有个新闻说,大学生用快递把脏衣服寄回家,洗干净再带回来,这就是溺爱啊!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就是这个孩子对生活失去了兴趣,他感受不到自己努力获得成就的快感,也体会不到参与社会活动的充实,长大以后,就很容易成为社会边缘人物。还有一种是放任,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