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先秦诸子思想课程参考阅读文献word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455903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49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先秦诸子思想课程参考阅读文献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浙江大学先秦诸子思想课程参考阅读文献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浙江大学先秦诸子思想课程参考阅读文献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浙江大学先秦诸子思想课程参考阅读文献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浙江大学先秦诸子思想课程参考阅读文献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先秦诸子思想课程参考阅读文献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先秦诸子思想课程参考阅读文献word版.doc(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秦诸子思想先秦诸子思想导言:轴心时代与中国思想的突破阅读文献: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轴心时期)章太炎国学概论国学的本体班固汉书艺文志(节选)第一章 孔子:道德理想的执著者阅读文献:胡适说儒(节选)论语学而第一论语为政第二第二章 孟子:道德之作为人的类本质的确立阅读文献: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告子上孟子尽心下第三章 荀子:儒家道德的现实制度建构阅读文献:荀子劝学第一荀子非十二子第六荀子性恶第二十三第四章 老子:睿智而冷静的观察者阅读文献:老子八十一章第五章 庄子:追求内在精神的自我完善阅读文献:庄子逍遥游庄子齐物论第六章 墨子:现实主义者的宗教情怀阅读文献:墨子兼爱上第十四墨子兼爱中第十五墨子兼

2、爱下第十六第七章 公孙龙子:胸怀天下的辩者阅读文献:公孙龙子白马论空孙龙子指物论公孙龙子坚白论第八章 孙子:基于道义的战略家阅读文献孙子兵法始计篇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九章 韩非子:现实功利主义者的批判和思考阅读文献:韩非子说难韩非子五蠹第十章 阴阳家:一个简单而又影响深远的思维系统的建立春秋繁露阳尊阴卑第四十三春秋繁露阴阳位第四十七春秋繁露阴阳义第四十九春秋繁露人副天数第五十六春秋繁露五行相生第五十八第十一章阅读文献:纵横家:时代的弄潮儿鬼谷子捭阖第一史记苏秦张仪列传第十二章阅读文献:黄老帛书经法吕氏春秋序意淮南子要略第十三章阅读文献:性自命出结语:道、道术与方术阅读文献:庄子天下出土文献:思想史

3、演进的另外一种可能性黄老道家:积极政治努力 先秦诸子思想阅读文献导言:轴心时代与中国思想的突破“轴心时代”的含义: 雅斯贝尔斯将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史前时代、古代高度文明时代、轴心时代、科技时代。其中公元前8至公2世纪的“轴心时代”是人类历史的精神基点。“轴心时代”的特点: 1、从横向来说,中国、印度和希腊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并形成发展了各自特定的思想文化,而这些思想文化构成当前人类文化的主要精神财富。 2、从纵向来说,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成为人类精神的基点。在这个时代产生了我们今天依然要借助于此来思考问题的基本范畴, 创立了人们至今仍然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宗教。“轴心时代”的意义:

4、1、打破欧洲中心论的世界史观,使中国、印度和西方并列为人类历史的三大根源。 2、排除了特定信仰的内容,创造了跨文化的多元世界史观,使全人类得以信服。 3、奠定普遍的人类历史,使人类相互交往、相互理解成为可能。一、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轴心时期(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在西方世界,基督教信仰缔造了历史哲学。从圣奥古斯汀到黑格尔的一系列鸿篇巨著中,这一信仰通过历史而具体化为上帝的活动。上帝的启示活动相当于决定性的分界线。因此,黑格尔仍能说,全部历史都来自耶稣基督,走向耶稣基督。上帝之子 的降临是世界历史的轴心。我们的年表天天都在证明这个基督教的历史结构。但是,基督教仅是其

5、教徒的信仰,而非全人类的信仰。因此,这一普遍历史观的毛病在于,它只能为虔诚的基督徒所承认。然而在西方,基督徒经验主义历史观也并不受其信仰的束缚。信仰不等于对现实历史过程的经验的洞察。对于基督徒来说,圣经记载的历史和世俗的历史因为意义不同,它们是分开的。虔诚的基督徒甚至能像检验其它以经验为根据的研究对象一样,去检验基督教传统本身。倘若存在这样的世界历史轴心的话,它就必须在经验上得到发现,也必须包括基督徒在内的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那种事实。这个轴心要位于对于人性的形成最卓有成效的历史之点。自它以后,历史产生了人类所能达到的一切。它的特征即使在经验上不必是无可辩驳和明显确凿的,也必须是能使人领悟和信服

6、的,以便引出一个为所有民族不计特殊的宗教信条,包括西方人、亚洲人和地球上一切人进行历史自我理解的共同框架。看来要在公元前 500 年左右的时期内和在公元前 800 年至 200 年的精神过程中,找到这个历史轴心。正是在那里,我们同最深刻的历史分界线相遇,我们今天所了解的人开始出现。我们可以把它简称为“轴心期”(Axial Period)。一轴心期之特征最不平常的时间集中在这一时期。在中国,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包括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象中国一样,印度出现了奥义书(Upanishads,奥义书,印度最古文献吠陀经典的最后一部份,其中多数是宗教、哲学著作。译者)

7、和佛陀(Buddha),探究了一直到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的全部范围的哲学可能性。伊朗的琐罗亚斯德(Zarathustra,约公元前 10 至 7 世纪间人,波斯国祆教的创始人。译注)传授一种挑战性的观点,认为人世生活就是一场善与恶的斗争。在巴勒斯坦,从以利亚(Elijah)经由以赛亚(Isaiah)和杰里迈亚(Jeremiah)到以赛亚第二(DeuteroIsaiah),先知们纷纷涌现。希腊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哲学家,埃利亚派创始人。译注)、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许多悲剧作者,以及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得。在这数世纪内,这些

8、名字所包含的一切,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起来。这个时代的新特点是,世界上所有三个地区的人类全部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自身和自身的限度。人类体验到世界的恐怖和自身的软弱。他探询根本性的问题。面对空无,他力求解放和拯救。通过在意识上认识自己的限度,他为自己树立了最高目标。他在自我的深奥和超然存在的光辉中感受绝对。 这一切皆由反思产生。意识再次意识到自身,思想成为它自己的对象。人们试图通过交流思想、理智和感受而说服别人,与此同时就产生了精神冲突。人们尝试了各种最矛盾的可能性。讨论,派别的形成,以及精神王国的分裂为仍互相保持关系的对立面,造成了濒临精神混乱边缘的不宁和运动。

9、这个时代产生了直至今天仍是我们思考范围的基本范畴,创立了人类赖以存活的世界宗教之源端。无论在何种意义上,人类都已迈出了走向普遍性的步伐。这一过程的结果是,以前无意识接受的思想、习惯和环境,都遭到审查、探究和清理。一切皆被卷入漩涡。至于仍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性的传统实体,其表现形式被澄清了,因此也就发生了变质。神话时代及其宁静和明白无误,都一去不返。像先知们关于上帝的思想一样,希腊、印度、中国哲学家的重要见识并不是神话。理性和理性地阐明的经验向神话发起一场斗争(理性反对神话),斗争进一步发展为普天归一的上帝之超然存在,反对不存在的恶魔,最后发生了反对诸神不真实形象的伦理的反抗。宗教伦理化了,神性的威

10、严因此而增强。另一方面,神话成为语言的材料,用以表达与原意极不相同的含义:它转变为寓言。在此转变过程中,神话得到改造,并在新的深度上被理解。它是在旧神话整个儿毁灭之际,按照新样式创造的神话。旧神话世界渐渐被 湮没,但通过芸芸众生代代相传的信仰,它作为整体背景而保存下来(并且后来能在广大地区占居优势)。这一人性的全盘改变可称为精神化。对生命公认的解释动摇了,截然相反的事物间的平静,变成了对立和矛盾的不宁。人不再封闭在自身之中。他变得不能确定自己,因此向新的无限的可能性开放。他能听见和理解以前无人探询和表明的东西。前所未闻的事物变得明显起来。人渐而感到上帝的存在、他自身和他所处的世界,但不知道结局

11、,问题依然存在。哲学家首次出现了。人敢于依靠个人自身。中国的隐士和云游哲人,印度的苦行者,希腊的哲学家和以色列的先知,尽管其信仰、思想内容和内在气质迥然不同,但都统统属于哲学家之列。人证明自己有能力,从精神上将自己和整个宇宙进行对比。他在自身内部发现了将他提高到自身和世界之上的本原。人在理论思辨中把自己一直提高到上帝本身,他把这理解为双重性因主客体的消失而对立面的相合而不复存在。他以模糊而易误解的、具体的理论思辨形式,表达了精神凌空翱翔的体验,它宛如在上帝体内的苏醒,宛如合二为一的神秘珠蚌,宛如与上帝同在,宛如上帝意志的工具。特殊的人性被束缚和藏匿在人的躯体之内,它被本能所羁绊,只能朦胧地意识

12、到自己。它渴望解放与拯救,它向着理念飞升,它平心静气地顺从,它全神贯注地反思,它了解作为大我的 自身和世界,它体验“涅盘”与“道”相一致,它服从上帝的意志。在此过程中,它已经能在此岸世界获得解救。这些信念和教义虽然途径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人能够仅仅独自一人踩出这些途径,他通过存在体内不断地意识到自己而超越自己。他可能放弃一切尘世财物,避居荒漠、森林和山岭,作为隐士而发现孤寂的创造力,然后也可能作为智者、贤哲和先知而重新入世。在轴心期,首次出现了后来所谓的理智和个性。个人获得的成就绝没有传授给大众。人性潜力(Potentiality)的顶峰和芸芸众生之间的鸿沟变得异常之大。然而,个人的变化

13、间接地改变了大众。人性整体进行了一次飞跃。我们发现,与这个新的精神世界相一致,上述三个地区发现出类似的社会学情景。那里有大量的小国和城邦,有国家对国家,城邦对城邦的斗争,然而这首先要有惊人的繁荣和财富、力量的发展。中国的诸侯列国和城市在周朝软弱无力的帝国统治下,获得了独立自主的生活。政治进程包括诸侯列国通过征服其他小国而得到的扩展。在希腊和近东,一些小城邦国,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包括被波斯所征服的城邦,都享有独立地位。在印度,有许多邦国和城市。相互交流在这三个地区分别建立了精神传播运动。孔子、墨子和其它的中国哲学家们,游历中原,到处赢得促进精神生活的佳誉,并奠定了汉学家们所说的各学派,希腊的诡辩

14、家和哲学家同样到处漫游,而佛陀则在各地云游中度过一生。过去,这三个地区的精神状况一直比较持久。任凭灾祸迭起,一切仍重复发生,它们被禁锢在静止滞缓的精神运动范围之内。这种精神运动没有进入意识,因此得不到领悟,现在正相反,作用力增强了,它引起了狂潮奔涌的运动。这一运动获得了意识。人类的存在作为历史而成为反思的对象。人们感知到某种非凡之举已在自己的现存开始。但是,正是这种意识同时使人认识到,这个现存是以无限的过去为先导的。就在人类特殊精神的觉醒之初,人得到记忆的支撑,意识到此世是属于时代的晚期,甚至属于衰微的时代。人们明白自己面临灾难,并感到要以改革、教育和洞察力来进行挽救。他们制定计划,努力控制事件的进程,并第一次要恢复或创建良好的环境。历史在总体上被看作是世界表现形式的序列,它或是不断衰落的过程,或是循环运动,或者是上升发展。人们殚精竭虑地寻求人类能最和睦地共同生活、实行最佳统治管理的方法,改革的观念支配了实践活动。哲学家们周游列国,成为智囊和导师。他们或者遭到蔑视,或者得到追随。他们投入讨论,并互相抗争。在孔子受挫于魏国和柏拉图在锡拉丘兹(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南部海港,公元前 734 年迦太基人建立的古城。 译注)的失败之间,在培养未来国士的孔子学塾和服务于同一目的的柏拉图学园之间,可以找出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