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贵港市2023学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0445984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省贵港市2023学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西省贵港市2023学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西省贵港市2023学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西省贵港市2023学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西省贵港市2023学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省贵港市2023学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省贵港市2023学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C征收工商税减轻农民

2、负担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2一战爆发之初,中国新群杂志便公开检讨国家主义(强调国际强权政治和霸权思潮);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也提出要用和平的“协力主义”来弥补国家主义的不足;梁启超更为彻底地放弃了极端国家主义主张。这些现象可说明当时A世界局势影响中国思想的路径思考B一战改变世界新旧文明格局C中国知识分子全面抨击西方价值观D国家主义遭到外交公理的冲击3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学、治生之术,积极参与以往被士大夫讥为“堕落”行为的诸如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民价值观念的转变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C传统伦理道德的缺失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4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

3、“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5针对王安石变法,苏辙曾提出批评:“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苏辙批评的变法措施是A均输法B青苗法C募役法D保甲法6历史长河中的诸多历史事实,离不开史家对它的历史阐释。现代学者陈淳认为“对意识形态物品的研究,必须从社会的内部去寻找原因而不是从历史学的范畴中去寻找答案

4、。”如三代青铜礼器虽具有实用功能,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当时主导性思想、信仰与社会政治制度的物化象征品。故清代著名史学家阮元说:“器者,所以藏礼,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当代史学家侯外庐也说:“礼器一源,礼,所以指文明社会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器则所以藏此制度。”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毁其宗庙,迁其重器,与培其国家相若”。这说明A历史研究要坚持从史料出发,而不是单单以理论证明理论B历史研究是历史规律的探索和确证,而非碎片化的个人经历和记忆C历史阐释必须基于客观历史事实、理性认知和一定社会现实的基础D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将历史叙述和历史内容融为一体,完美再现历史真实7贾谊

5、新书君道载:“文王之泽下被禽兽,洽于鱼鳖,故禽兽鱼鳖,枚若枚乐,而况士民乎?”汉书晁错传记其上书:“德上及飞鸟,下至水虫草木诸产,皆被其泽。然后阴阳调,四时节,日月光,风雨时。”这说明秦汉时期A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B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C政府强化了对山林河川的管理D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得到了加强8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教会组织改变了中世纪那种崇尚独处沉思和宜扬安贫禁欲的宗旨,介人到世俗生活中,对各种社会问题倾注了更多的关心。这一转变说明A世俗权力大于宗教势力B人文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C上帝的权威受到了冲击D教会主动地应对社会变革9一战后,日本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军国主义势力主张“唯欲征

6、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将侵掠矛头指向中国,导致爆发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华北事变10英国人威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写道:“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据此判断该历史时期是A春秋战国B汉唐C明清D近代时期111955年万隆会议后,西方国家将数百亿美元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转入香港银行,香港的银行家不得不将沉积的资金以极低的利息贷出。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利用香港银行的国际游资引入国内建设的想法,毛泽东表示赞同。毛泽东意在A打破对外经济交往的孤立局面B重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合

7、作C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条件D缓解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困难12对“英国脱欧”分析有误的是A作为创始国之一理应有大国担当B欧洲走向联合的道路具有曲折性C英国将难以再依托欧盟发展自己D不利于欧洲一体化目标真正实现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明治维新至二战结束前,日本内阁其他官职不限出身,唯独国防部门(陆军省、海军省)的长官必须由现役军人担任,其大臣人选必须是军部推荐。军部通过让国防部门长官辞职,或者拒不推荐国防部门长官人选来左右内阁的成立。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帅权,并赋予军令长官“帷幄上奏权”,即凡有关军令事项,可以不经过内阁

8、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决。这就是二战前日本盛行的“统帅独立原则”。军队独立于政府,不听政府指挥,而政府制定政策时反而要看军队的态度。摘编自紫橘1935年伦敦海军会议,美日的角逐的前前后后(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军部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特点对历史产生的影响。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7、18世纪的欧洲,酒馆成为最初的公共领域。酒馆是模仿贵族的社交方式而来的,同时也保持了平民化的特征,为市民敞开了更广阔的公共交往空间。许多雇主可以在酒馆雇到工人。莎士比亚经常来酒馆边喝酒边写剧本,他的很多剧目也是首先在酒馆上演并传播的。英国历

9、史上著名的辉格党企图推翻查理二世的阴谋就是在一家酒馆里策划的,酒馆在17世纪末18世纪早期已经成为英国正在出现的政党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酒馆里资产阶级对政治事务的讨论和批评在范围更广的公众中得到传播,使公众可以对国家及其事务进行监督,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切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公共领域成为宪政的基础。摘编自十八世纪英国城市公共性研究等材料二 明清以后,四川茶馆遍及城乡。晚清至民国,茶馆成为成都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设施。茶馆是人们消闲、打盹儿的自由天地和评书、杂耍的表演场所,也是说买卖的民间交易所,还是讲道理、断公道的民间公堂。人们在场馆谈论时政传播消息以

10、及摆龙门阵,不分生人、熟人,不管是体面官绅,还是下里巴人,萍水相逢,围坐闲谈。民国三十几年,社会不稳,茶馆忌谈政治,墙上往往贴有“莫谈国事”的警语。1950年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化,以及新的意识形态的确立,再加上政府通过登记、税收、规章等方式加以限制,成都茶馆逐渐衰落。摘编自贾玉英成都茶馆经济与茶馆文化述评等(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酒馆对当时社会所起的作用。(2)据材料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酒馆文化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文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角度分析其原因。(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后成都茶馆衰落的原因。参考答案(含详

11、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答案解析】王夫之这段话的大意是:粟米价贵伤害商业,价贱则伤害农业。当其价格昂贵时,不能(通过强制手段)使其价贱,政府强制平抑粮价,那么粮商不再收粮出售,只会导致粮价最终更贵;当粮价低贱时,不能(通过强制手段)使其价格提高,政府强制要求粮食售价提高,那么粮商压仓不售,就会导致粮价更加低贱。材料中王夫之并论及农业和商业关系,故A排除;王夫之反对政府干预粮价,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征收工商税的主张,故C排除;王夫之反对政府强制干预,主张粮价遵从市场调节作用,故D正确。2、A【答案解析

12、】一战爆发之初中国新群杂志杜亚泉、梁启超等当时国内刊物和知名人士均反思和抨击国家主义的弊端和不足之处,他们是在汲取一战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的基础上反思国内近代化路径的选择,除了要实现国家强大、民族独立外,还要更多关注对人类文明的重塑与探索,避免走上一战尔虞我诈、自相残害的局面,故选A;材料主要反映出一战爆发对中国知识界思想路径选择产生的影响,未反映出一战在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排除B;材料虽然提到知识分子对西方国家主义价值观的抨击,但仅限于对国家主义的抨击,并不能说明对西方价值观的全面抨击,排除C;材料并未反映外交公理对国家主义的冲击,排除D。【答案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考查学生获取

13、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3、B【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人与人之间经济交流的增多,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受部分士大夫的关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学、治生之术”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日用之学、治生之术受部分士大夫的提倡,没有体现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故A选项错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三纲五常等思想,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传统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思想在明清时期逐渐提倡,并且材料

14、内容没有涉及经世致用的思想盛行的现象,故D选项错误。4、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项错误,开始改变革命道路是在井冈山时期;“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可以看出此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我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本题答案选B;C项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认识到的;D项没有看到最高革命纲领。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二大5、B【答案解析】青苗法是政府在农业青黄不接的时候给农民有利息的贷款,材料中“出息二分,本以救民”符合青苗法的内容,故B正确;均输法是调节物资供需关系、平抑物价以打击大商人的政策,排除A;募役

15、法是官府出钱雇人应役的措施,排除C;保甲法是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排除D。故选B。6、C【答案解析】根据“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当时主导性思想、信仰与社会政治制度的物化象征品”“礼器一源”可知,材料说明历史阐释必须基于客观历史事实、和一定社会现实的基础理性认知,故选C;材料不能体现“理论证明理论”,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历史研究是历史规律的探索和确证,也不能体现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完美再现历史真实,排除BD。7、B【答案解析】题干材料显示贾谊和晁错强调了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故B正确;题干并没涉及到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排除A;材料没有提及政府对山林河川的管理,也没有体现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加强,排除CD。故选B。8、D【答案解析】由于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人文主义思想,批判宗教特权,教会组织不得不改变以前的说教方式,这充分说明文艺复兴时期教会组织面对社会的变革做出了重大的调整,D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教会的权力仍然大于王权,A错误;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思想,主要局限于社会上层,并不是深入人心,排除B;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依然信仰上帝,并且材料没有体现上帝权威的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