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445584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李鸿章建立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后,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统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这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洋务运动有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面B不推翻封建制度就不能真正发展民族工业C在政府的扶植下中国出现了民族工业D此规定有利于西方资本在中国的扩张2以下是19世纪英国政府关于劳动立法的简表,这些法律A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B表明政府在劳动就业方面作用增强C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条件D为全国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了保证320世纪80年代,在山西太原的一些农村牲口的价格猛涨,“原来一批大牲口不过一千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价到一千五百

3、元,小毛驴更时兴,涨到了八百元以上。”这主要是因为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继续C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D社会生产力倒退4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B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D两次工业革命是英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5史学家霍布斯鲍姆(19172012)说:“自由贸易对于英国,就如同在政治上美国宪法对于美国一般,同是两者身份形象的象征。英国从世界经济体系中撤退,放弃了自由交易的原则,愈发凸显当时各国急于保护自家门户的现象。说得更明确一些,西方各

4、国在大萧条压力之下,不得不将社会政策的考虑列为优先,经济事务只好屈居次要了。否则政治后果会很严重,德意志等国的例子就摆在那里。”他强调A大萧条时期激烈的经济战有一定的合理性B德国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产生了严重后果C经济大危机将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击得粉碎D各国携手合作才能够达到共同繁荣和稳定6胡适评价近代一位历史人物时说:“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英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胡适所评价的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A起义者洪秀全B改革者康有为C实业家张謇D文学家鲁迅7190

5、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8玉米在16世纪中期,即明朝传入中国。据学者研究认为,“玉米传入中国的途径分为海路和陆路。陆路又分为两条:一条由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路线,另一条经波斯、中亚到甘肃的西北线。海路则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入到内地。”玉米传入中国可以反映出A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空前盛况B奴隶贸易与新航路的开辟如影随形C世界重要大洲间都已经有了联系D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物资物种交流9西方浪漫主义前期的音乐作品,几乎都是表达个人

6、情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宣扬快乐为主题。后期作品常表现悲观、失望、迷茫、厌世的情绪,细致地诠释人类自身的痛苦。这种变化反映了A音乐家浪漫情怀的缺失B近代社会转型的冲击C科技进步弱化人的作用D现代主义艺术的回归10如图所示的美国工业生产情况,最早发生于A独立战争时期B南北战争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罗斯福新政时期11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指出,“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以忠义为号召,合天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他A轻视人民群众的作用B固守中体西用的传统理念C重视国家资源的整合D未能直面西方文明的冲击12下表为1937年至1941年国家资本、民营

7、资本工矿企业新设立的厂家的数量(单位:家)。据表可知,这一时期A近代中国工矿业呈发展趋势B民营工矿企业发展优于国营企业C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D国际局势制约中国近代工业发展13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认为,“领事裁判权”实际是用“以夷制夷”的好办法让洋人自己管理自己;认为“协议关税”是通过关税包干性质的固定税率,来减少中外通商冲突和增加清廷财政收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B逐步卷入世界市场C在外交上取得较大主动D缺乏近代外交观念14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国家较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

8、此可以说明魏源A主张学习西方技术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C固守华夏中心传统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15明代小说与戏曲作品中涌现出许多“酸秀才”的形象;民间俗语中称秀才为“醋大,指虽无多少学问,却喜欢吊书袋;当时流行的(六院汇选江湖方语一书更是直称秀才为“酸子”。这些现象共同反映出当时A士大夫地位下降B崇尚文化的社会氛围C科举制度的衰颓D传统四民观念的变化16孙中山先生曾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从孙中山这则评论可知A大平天国运动没有任何价值B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性C孙中山的认识具有局限性D三民主义的提出有其合理性17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种高势能的

9、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学。此时的“西学”,主要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B资本主义代议制文献C启蒙运动中的主权在民思想D欧洲古典主义音乐18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凡不信神或教授有关宇宙的理论者,都将遭到起诉。普罗塔戈拉提倡“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结果他的著作遭雅典人查封,他本人也因其学说而被判了死刑,只因侥幸才得以逃走。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明显缺乏人文精神B公民个人自由受到限制C实行思想专制统治D法律体系达到完备程度19对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历史新变化的解释中不确切的一项是A走向共和政体B思想解放潮流C社会生活变迁D国际地位提升20如图

10、漫画反映的是A租借法案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1我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国家,祖国的疆域是历史上形成的。有学者认为,元朝实际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其关键理由是因为元朝时A实行行省制度B西藏、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C疆域最辽阔D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22 “如果一个国家控制了信息流,就如同在另外一个时代控制了海洋一样。”有学者将这种新型的帝国主义称做数字帝国主义。此材料说明A科技革命影响国际政治体系B信息技术推动全球化C数字跨国公司冲击国家主权D网络削弱了霸权主义23唐宋至明清,受对外贸易的推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后期更是达到空前水平。据估计,17世纪的前三十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国

11、的白银总量约达2526.5万公斤。导致17世纪白银大幅流入国内的原因是A海禁政策已经废除B农产品商品化刺激C世界市场已现雏形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24金碚在大国筋骨中说:“如果从1992年正式明确走向市场经济道路算起,那么,仅仅经过了短短的5年时间,中国就基本上消除了件随计划经济30年的普遍短缺现象,越来越多的产品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甚至出现了生产过剩以及市场需求约束经济增长这种典型的市场经济现象。”这表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A已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B没有发挥任何积极作用C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增长D与市场经济体制并行不悖25洪武三年,明太祖命士人戴四方平定巾;洪熙年间,明仁宗令士人着青衣;明中后期,士

12、子冠服追求诡异,颜色鲜丽,花样多变,但屡遭政府禁止。这反映出明代A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士大夫阶层的逐步衰落D服饰生产受到官府垄断26有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主要来自西方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论者多将该运动以“反传统”一言以蔽之,其实,这场文化运动承袭着中华元典精神中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等要义。该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对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倾向B纠结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选择问题C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D借助传统文化传播西方的民主思想271902年的某一天,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他们聊天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A甲:“当年我曾经和康有为一起参

13、加公车上书。”B乙:“我和义和团一起在廊坊打过八国联军。”C丙:“我家住在东交民巷,那里有洋人保护着.D丁:“我读过梁启超草拟的京师大学堂章程。”28据统计,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共派出从军记者114名,还有15名画师、摄影师连篇累牍地报道战争的进展状况、战斗经过、双方死伤人数、俘获战利品、俘虏处置及战地情形等,战争爆发后仅一个月,有17名西方记者获得了随日军采访的许可。而清政府则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拒绝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这一差异突出反映了A日本发动战争蓄谋已久B中日近代化程度差距巨大C日本借机宣扬军国主义D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29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

14、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材料中省略的五字最可能是A洋务清火汤B新政补元汤C宪政调味汤D革命销魂汤30清御史何元烺曾上奏建议“酌改军机处名目”,嘉庆帝批驳他说:自军机处创设以来,“一切承旨书谕及办理各件,皆关系机要,此与前代所称平章军国重事相仿,非专指运筹决胜而言。”由此可知,嘉庆帝对军机处的定位是A负责监察百官B承办全国军务C办理军国机要D封驳审议诏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宁河县一个普

15、通家庭。1951年,他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国家急需原子核物理研究人才,他欣然服从祖国需要,放弃了原有专业,转向核理论研究。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于敏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几年努力,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文章。1959年暑假,于敏与北大杨立铭教授合作,主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为国家培养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论科研人才。1961年,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将要取得丰硕成果时,上级任命他领导开展氢弹研究。于敏又一次调整了专业方向,从此隐姓埋名,默默奉献。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于敏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他的指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