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匝道跨越宁芜铁路施工支架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442759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匝道跨越宁芜铁路施工支架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H匝道跨越宁芜铁路施工支架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H匝道跨越宁芜铁路施工支架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H匝道跨越宁芜铁路施工支架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H匝道跨越宁芜铁路施工支架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匝道跨越宁芜铁路施工支架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匝道跨越宁芜铁路施工支架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匝道跨越宁芜铁路施工支架设计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249838271.doc 一、工程简介 施工项目为位于南京市区南端秦淮河东南岸的双桥门立交工程,属互通式城市立交工程,处于南京市主城路网规划“两纵两横快速路”的“东纵”与“南横”的交叉点,是南京市主城区“外环+井字”型快速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宁芜铁路贯穿立交范围,为满足施工期间铁路通行的需要,保证铁路建筑界限不受侵占,须架设支架跨越铁路以满足施工需要。 二、设计依据 1、双桥门立交桥工程D2标设计文件。 2、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

2、范(JTJ0412000)。 5、公路桥涵施工手册及其他有关的现行国家及地方强制性规范和标准。 6、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号)。 三、设计说明 本支架专为满足H匝道桥跨越宁芜铁路施工需要而设计。H匝道与宁芜铁路成40斜交,在满足铁路建筑界限要求前提下,支架垂直铁路线路方向净跨 6.50m,贝雷片桁架梁梁底距铁路轨顶面高7.0m。支架采用法兰连接钢管墩柱,每个墩柱由3根并排放置间距0.4m的2206mm钢管组成,每片贝雷桁架梁对应支立一墩柱,同时为了增强墩柱的整体稳定性,每4.0m布置一道角钢横杆斜撑。墩顶盖梁采用双榀32c工字钢,工字钢盖梁搁置在双榀20b槽钢顶托 共 24 页 中铁四

3、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249838271.doc 上。支架顺桥向跨越构件采用15003000mm4贝雷片桁架,其中箱底部位采用三排单层贝雷片,间距3.1m,翼板部位采用双排单层贝雷片,间距3.4m,悬挑1.0m。贝雷片桁架上按间距1.0m搁置三榀P43扣轨横向分配梁,然后,在扣轨上支立扣件式满堂钢管支架。 为了明确满堂式支架每根立柱所传递竖向力的大小,本设计首先对满堂式钢管支架进行了受力检算,确定钢管支架立柱的横向间距:腹板附近为0.8m,箱底其它部位为1.0m,翼板部位为1.4m;纵向间距均为1.0m;支架纵横杆步距 1.5m。箱梁底模采用=15mm厚的竹编胶合模板,底模小楞采用间距0.3

4、m的100100mm方木,大楞采用150150mm方木,相关的具体布置见附图。 四、受力检算 、荷载 砼自重: 箱底:22.30 KPa, 翼板部位:8.67 KPa, 模板重量(含内模、侧模及支架),以砼自重5%计,则: 箱底:22.305%=1.12 KPa 翼板部位:8.67 5%=0.43 KPa 施工荷载:2.0 KPa 振动荷载:2.5 KPa 砼倾倒产生的冲击荷载:2.0 KPa 荷载组合 计算强度:q= 计算刚度:q= 共 24 页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249838271.doc 、底模检算 底模采用15mm厚竹编胶合模板,直接搁置于间距L=0.30m的方木小楞上,按

5、连续梁考虑,取单位长度(1.0m)板宽进行计算。 荷载组合 箱底:q1=22.301.12+2.0+2.5+2.0=29.92 KN/m 翼板:q2=8.670.43+2.0+2.5+2.0=15.60 KN/m 截面参数及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W=bh2/6=1000152/6=3.75104 mm3 I= bh3/12=1000153/12=2.81105 mm4 竹胶模板的有关力学性能指标按竹编胶合板(GB13123)规定的类一等品的下限值取:=90 MPa, E=6103 MPa 承载力检算 箱底 强度 Mmax= q1l2/10=29.920.302/10=0.27 KNm Mmax0.

6、27?106 ?7.20MPa?90MPa, 4W3.75?10合格。 刚度 荷载:q?29.92?2.0?2.5?2.0?23.42KN/m ql423.42?3004300 ?f?0.75mm?f?0.75mm,合格。150EI150?6?103?2.81?105400 翼板部位 考虑此处荷载较小,方木小楞间距取L=0.40m。 强度 共 24 页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249838271.doc 1215.60?0.42 ?0.25KN?m Mmax?q2l?1010 Mmax0.25?106 ?6.67MPa?90MPa, 合格。 W3.75?104 刚度 荷载:q?15.60

7、?2.0?2.5?2.0?9.10KN/m ql49.1?4004400?f?0.92mm?f?1.0mm, 合格。 150EI150?6?103?2.81?105400 、方木小楞检算 方木搁置于间距1.0m的方木大楞上,小楞方木规格为100100mm,小楞亦按连续梁考虑。 荷载组合 箱底:q1?(22.30?1.12?2.0?2.5?2.0)?0.3?6?0.1?0.1?9.04KN/m 翼板部位:q2?8.67?0.43?2.0?2.5?2.0?0.4?6?0.1?0.1?6.30KN/m 截面参数及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a31003 ?1.67?105mm3 W?66 a41004 ?8.

8、33?106mm4 I?1212 方木的力学性能指标按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中的A3类木材并按湿材乘0.9的折减系数取值,则: ?12?0.910.8MPa, 承载力检算 箱底部位 强度 E?9?103?0.9?8.1?103MPa 共 24 页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249838271.doc q1l29.04?1.02 Mmax?0.90KN?m 1010 Mmax0.90?106 ?5.39MPa?10.8MPa ,合格。 W1.67?105 刚度 荷载:q?8.6?2.0?2.5?2.0?0.3?6.65KN/m ql46.65?100041000?

9、f?0.65mm?f?2.5mm , 合格。 150EI150?8.1?103?8.33?106400 翼板部位 强度 q2l26.30?1.02 Mmax?0.63KN?m 1010 Mmax0.63?106 ?3.77MPa?10.8MPa 5W1.67?10 刚度 荷载:q?6.30?2.0?2.5?2.0?0.4?3.70KN/m ql43.70?100041000?f?0.37mm?f?2.5mm , 合格。 36150EI150?8.1?10?8.33?10400 、方木大楞检算 考虑箱梁腹板部位的重量较集中,而为了方便计算,箱梁自重是按整体均布考虑,这必将导致腹板处的实际荷载要大

10、于计算荷载,而其他部位的计算荷载比实际荷载偏大,因而在腹板部位对支架立柱给予加密,横向间距取0.80m,箱底其他部位立柱间距取1.0m,翼缘板处立柱间距取1.40m,同时,腹板部位大楞的计算跨度按1.00m计以平衡因计算荷载比实际荷载偏小的不利影响,且大楞偏安全地按简支梁考虑。大楞规格为150mm150mm的方木。 荷载组合 共 24 页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249838271.doc 小楞所传递给大楞的集中力为: 箱底:P1?9.04?1.09.04KN 翼板部位:P2?6.30?1.06.30KN 大楞方木自重:g?6?0.152?0.14KN/m 截面参数及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a

11、31503 ?5.63?105mm3 W?66 a41504 ?4.22?107mm4 I?1212 方木的力学性能指标按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中的A3类木材并按湿材乘0.9的折减系数取值,则: ?12?0.910.8MPa, 承载力检算 箱底部位 E?9?103?0.9?8.1?103MPa 由于小楞方木的布置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检算应力时应按产生最大应力 共 24 页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249838271.doc 则最大跨中弯距 M1/2 ?max0.14?0.502?13.63?0.50?9.04?0.3?4.09KN?m 2M1/24.09?1

12、06?7.26MPa?10.8MPa , 合格。 W5.63?105 刚度 按产生最大竖向力的“最大支座反力布载模式”计算 集中荷载:P9.04?4?2.0?2.5?2.0?1.0?1.029.66KN Pl35gl429.66?1000?100035?0.14?10004 ?1.81mm f?48EI384EI48?8.1?103?4.22?107384?8.1?103?4.22?107 ?f?900?2.25mm 400 f?f? ,合格。 按产生最大正应力布载模式计算。 支座反力 R?6.30?3?0.14?1.4?9.55KN 2 则最大跨中弯距 M1/2 ?max0.14?0.702?9.55?0.70?6.30?0.4?4.13KN?m 2M1/24.13?106?7.34MPa?10.8MPa , 合格。 5W5.63?10 共 24 页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249838271.doc 刚度 按产生最大竖向力的“最大支座反力布载模式”计算 集中荷载:P6.30?4?2.0?2.5?2.0?1.0?1.416.10KN Pl35gl416.10?1000?140035?0.14?14004 ?2.71mm f?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