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题(第1到4章).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441967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题(第1到4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题(第1到4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题(第1到4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题(第1到4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题(第1到4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题(第1到4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题(第1到4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满分 20 分,每小题 2 分)1(2 分)日常生活中常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某同学的身高约为 160dmB课桌高度约为 80cmD某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 10sC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 10s2(2 分)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枯叶飘落 D骏马奔腾3(2 分)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小明认为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来来往往的行人C街道两边的房屋B迎面而来的车辆D他所骑的电动车4(2 分)甲、乙两物体都在做

2、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2:1,路程之比为 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A4:9 B3:45(2 分)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 s、v 和 t 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象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3:1D1:3)A6(2 分)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 B响度7(2 分)今年 6 月 21 日,境内多个地区看到了天文奇观“金边日环食”,这一奇观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图中属于同一个原理的是(BCD)C音色D速度)1 8(2 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

3、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 5 mD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9(2 分)广大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为祖国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电影铁道游击队中,游击队员为了提前掌握火车运行情况,把耳朵贴近铁轨听,是因为( )A铁轨传声比空气慢B铁轨传声比空气快C铁轨传声可以提高声音频率D铁轨传声可以降低声音频率10 (2 分)已知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从O 点处,同时沿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中两个点分别代表是甲、乙两物体运动中两个状态,由图象可知()Dv v ,同一时刻,乙在前,甲在后甲乙二多选题(共 2 小题

4、,满分 8 分,每小题 4 分)11(4 分)下列四个实验是八年级物理教科书中探究光现象的四幅插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实验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和反射角是相等的B乙图实验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C丙图实验说明在光的镜面反射现象中,遵守光的反射D丁图实验说明在光的漫反射现象中,不遵守光的反射12(4 分)甲、乙两人在平直的道路上步行,他们运动的规律规律路程与时间1 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人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走路速度是乙走路速度的 2 倍)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做加速直线运动C甲出发时落后于乙,在 8s 时甲追上乙D12s 末,甲乙两

5、人相距 5m三填空题(共 10 小题,满分 18 分)13(1 分)如图,物块的长度为cm。14(1 分)如图所示的秒表示数为s。15(2 分)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自开播以来激发了小明对中国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其中蕴藏的生活经验与科学道理使小明获益匪浅,就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句,诗人李白分别选取为参照物。、16(2 分)汽车的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喇叭纸盘的近道路旁设置如图所示的幕墙,将道路与居民住宅分隔,这主要是为了在减弱声音的传播,从而降低噪声对居民的影响。17(2 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

6、5km,她骑车上学所花的时间为 30min,她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8(2 分)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小红的家到学校的距离km/h。相同;甲丙相同。(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9(2 分)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20(2 分)“鲤鱼跃龙门”寄托着人们祈盼飞跃的美好愿望。当1 鲤鱼离开水面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与水面的距离选填“变大”、“变

7、小”或“不变”)。,像的大小(均21(2 分)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 A 点沿直线运动到 F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 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 从 A 点 到 F 点 是 作(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E 点的平均速度为22(2 分)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底的深度是6000 米,声音m/s。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00 米/秒,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能接收到信号。秒才四作图题(共 3 小题,满分 9 分,每小题 3 分)23(3 分)在如图中,根

8、据给出的入射光线 AO 画出反射光线 OB,并标出反射角及度数。24(3 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AB。25(3 分)如图所示烛焰上有一发光点 A,画出 A 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五实验探究题(共 4 小题,满分 23 分)26(6 分)小阳用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量平均速度。(1)该实验的原理是(2)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3)小车通过全程 s 的平均速度为 v ,通过上半段路程 s 的平均速度为 v ,则 v;v ;211221(4)小阳还想探究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上滑到低端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他应该让质量(选填:“相同”或“不同”

9、)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通过测量小车到达斜面低端所用的来1 比较平均速度。27(6 分)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老师和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把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1)抽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A闹铃声音的响度太大 B闹铃声音的频率太高。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的音调(变大/不变/变小)。(3)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将(变高

10、/不变/变低),响度(不能听到/还能(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听到微弱的)闹钟声音,由此现象声的结论。28(5 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 ABCD 能绕垂直于 CD 的 ON 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 O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 45,测得反射角也为 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

11、 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 CD 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选填字母符号)。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29(6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的两根蜡烛、玻璃板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1)将蜡烛竖直放置在玻璃前 A 位置,蜡烛所成像的高度蜡烛的高度(选填“小于”、1 “等于”或“大于”)。(2)将蜡烛由 A 位置移动到玻璃前 B 位置时,蜡烛所成像的高度变”或“变大”)。(选填“变小”、“不(3)在像所在的位置竖直放置一个光屏,光屏上像,这说明蜡烛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12、是 像(选填“实”或“虚”)。(4)蜡烛先后放置在与玻璃距离不同的A、B 两点,观测比较每次蜡烛所成像的高度。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蜡烛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 是否有关。(5)若要探究“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高度与蜡烛的高度是否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改变 的高度(选填“蜡烛”或“像”)。(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六综合能力题(共 1 小题,满分 4 分,每小题 4 分)30(4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会拐弯的声音1923 年,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调查,在100km 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在 100km 到 160km 的地区内,人们却什么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

13、,在1300km 的地方的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声音怎么会拐弯绕过中间地带呢?原来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是笔直走的,一但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的方向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有关,声音喜欢选择从的地方传播。(2)人在 50km 处比 100km 处听到的爆炸声的响度要(选填“大”或“小”)。(3)生活在离火车道较近的人们,夜晚和早晨听到火车的汽笛声比白天听到火车的汽笛声(选填“大”、“小”或“一样”)点。

14、七计算题(共 3 小题,满分 18 分,每小题 6 分)31(6 分)家住遵义的小明一家在国庆假期自驾车外出旅游,返程时发现一个交通指示牌,如图所示。求:(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指示牌到遵义最快需要多少min?(2)若小明爸爸驾车从交通指示牌处以规定的最大车速匀速行驶了0.5h,余下路程由于堵车用了 1h 才到达遵义,则在余下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km/h?1 32(6 分)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前面山崖 440m 处鸣笛,经过 2.5s 后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的传声速度为 340m/s,求:(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为多少?(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3(6 分)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我市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 A、B 相距 15km,全程限速,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 A、时间如图所示。(1)采用“定点测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