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水絮凝试验方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440465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矿水絮凝试验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选矿水絮凝试验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选矿水絮凝试验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选矿水絮凝试验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选矿水絮凝试验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矿水絮凝试验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矿水絮凝试验方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矿水絮凝试验方案一、 试验目的1、 通过投加絮凝剂改善废水出水水质。2、 通过试验比较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的絮凝效果。二、 试验原理三、 实验仪器及药剂药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仪器:烧杯、搅拌器、电子天平、烘箱四、 试验步骤1、 溶液配制:分别配制浓度为1%的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和0.05%的聚丙烯酰胺溶液,备用。2、 取3份1L选矿废水,分别加入PAC、PFS和PAM,观察废水沉降速度及上清液澄清情况,记录与下表中。絮凝剂类别沉淀速度上清液亮度实验现象PACPFSPAM根据上表确定药剂大概投加量,为下一步试验做准备。3、 分别取2份1L选矿

2、废水,分别加入PAC-PAM和PFS-PAM,通过沉降时间、加药量、上清液澄清情况,比较PAC和PFS与PAM复配使用的效果。混凝实验一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学会求得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量、pH 值,水流速度梯度)的基本方法;(2)加深对混凝机理的理解。二 实验原理分散在水中的胶体颗粒带有电荷,同时在布朗运动及其表面水化膜作用下,长期处于稳定分散状态,不能用自然沉淀法去除,致使水中这种含浊状态稳定。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后,由于(1)能降低颗粒间的排斥能峰,降低胶粒的电位,实现胶粒“脱稳”,(2)同时也能发生高聚物式高分子混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3)网捕作用,从而达到颗粒的凝

3、聚,最终沉淀从水中分离出来。由于各种原水有很大差别,混凝效果不尽相同,混凝剂的混凝效果不仅取决于混凝剂投加量,同时还取决于水的pH 值、水流速度梯度等因素。三 实验装置与设备(一)实验装置混凝实验装置主要是实验搅拌机。搅拌机上装有电机的调速设备,电源采用稳压电源。(二)实验设备及仪器仪表1混凝试验搅拌机 ZR4-6 型 1 台3光电式浊度仪 GDS-3 型 1 台4酸度计 pH3 型 1 台5磁力搅拌器 1 台6烧杯 200ml 6个7烧杯1000ml 6个8量筒 1000ml 1 个9,移液管 1、5、10ml 各1 支10. 吸耳球 3 个11注射针筒3个、温度计1支。四 实验步骤混凝实验

4、分为最佳投药量、最佳pH 值、最佳水流速度梯度三部分在进行最佳投药量实验时,先选定一种搅拌速度变化方式和pH 值,求出最佳投药量。然后按照最佳投药量求出混凝最佳pH值。最后根据最佳投药量、最佳pH值,求出最佳的速度梯度,在混凝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药剂可参考下列浓度进行配制:1 精制硫酸铝Al2(SO4)318H2O 浓度10g/l2 三氯化铁FeCl36H2O 浓度10g/l3 聚丙烯酰胺(PAM,分子量500万)4 化学纯盐酸HCI浓度 10%5 化学纯氢氧化钠NaOH 浓度10%6 硅藻土(一)最佳投药量实验步骤1本实验使用硅藻土配制原水。称量1.00g硅藻土放入1000ml 烧杯中,加入50

5、0ml 自来水,搅拌约15分钟,配成悬浮物浓度为2000mg/l 的原水。然后确定原水特征,即测定原水水样混浊度、pH值和温度。如有条件,测定胶体颗粒的Zeta电位。2用6个1000ml 的烧杯,分别放入500ml 原水,置实验搅拌机平台上。3确定实验时的混凝剂投加量。分别向16号烧杯中投加一定量的混凝剂,当混凝剂为硫酸铝、三氯化铁时,使其浓度分别为10 mg/l,20 mg/l,50 mg/l,100 mg/l,150 mg/l,200 mg/l;当混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时,使其浓度分别为1 mg/l、2 mg/l、5 mg/l、10 mg/l、20 mg/l、50 mg/l。4启动搅拌机,快速

6、搅拌半分钟、转速约300r/min;慢速搅拌10分钟,转速约80r/min。5关闭搅拌机、抬起搅拌桨、静止沉淀5分钟,用50ml 注射针筒抽出烧杯中的上清液(共抽三次约100ml)放入200ml 烧杯内,立即用浊度仪测定浊度,(每杯水样测定三次),记入表中。(二)最佳pH 值实验步骤1取6个1000ml 烧杯分别放入500ml 原水,置于实验搅拌机平台上。2确定原水特征,测定原水浑浊度、pH值和温度。本实验所用原水和最佳投药量实验时相同。3调整原水pH值,用移液管依次向1号、2号、3号装有水样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5、1.0、0.5ml 10浓度的盐酸。依次向5号、6号装有水样的烧杯中分别加入0

7、.5、1.0ml 10浓度的氢氧化钠。该步骤也可采用变化pH值的方法,即调整1号烧杯水样使其pH值等于3,其它水样的pH值(从1号烧杯开始)依次增加一个pH值单位。4启动搅拌机,快速搅拌半分钟,转速约300r/min。随后从各烧杯中分别取出50ml水样放入200ml烧杯中,用pH测定仪测定各水样pH值记入表中。5用移液管向各烧杯中加入相同剂量的混凝剂 (投加剂量按照最佳投药量实验中得出的最佳投药量而确定)。8启动搅拌机,快速搅拌半分钟,转速约300r/min;慢速搅拌10分钟,转速约80r/min。7关闭搅拌机,静置5分钟,用50ml 注射针筒抽出烧杯中的上清液(共抽三次约100ml 放入20

8、0ml 烧杯中,立即用浊度仪测定浊度(每杯水样测定三次),记入表中。注意事项:1在最佳投药量、最佳pH值实验中,向各烧杯投加药剂时希望同时投加,避免因时间间隔较长各水样加药后反应时间长短相差太大,混凝效果悬殊。2在最佳pH值实验中,用来测定pH值的水样,仍倒入原烧杯中。3在测定水的浊度、用注射针筒抽吸上清液时,不要扰动底部沉淀物。同时,各烧杯抽吸的时间间隔尽量减小。五 实验结果整理(一)最佳投药量实验结果整理1把原水特征、混凝剂投加情况、沉淀后的剩余浊度记入表。2以沉淀水浊度为纵坐标,混凝剂加注量为横坐标,绘出浊度与药剂投加量关系曲线,并从图上求出最佳混凝剂投加量。(二)最佳pH 值实验结果整理1把原水特征、混凝剂加注量,酸碱加注情况,沉淀水浊度记入表。2以沉淀水浊度为纵坐标,水样pH 值为横坐标绘出浊度与pH 值关系曲线,从图上求出所投加混凝剂的混凝最佳pH 值及其适用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