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要素之二.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44032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课堂教学要素之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效课堂教学要素之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效课堂教学要素之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效课堂教学要素之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课堂教学要素之二.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第二要素:阅读与思维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精神的重要途径,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把学生的阅读置于中心位置。课堂中强调阅读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强调指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这应该作为一条规则,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这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把教学建立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这是因为单靠学生独立阅读,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着力点。可以说,针对学生阅读中提

2、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也是教学的一条重要规则。否则,教师依然故我,面面俱到,系统讲授,就会失去让学生独立阅读的意义,失去教学的针对性。失去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它不仅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而且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在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也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而是要让他们自己去独立解决;他们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则启发、引导、组织大家一起解决。这是更深层的针对性,即不仅针对学生的问题,也针对学生的能力。总之,教必须以学为基础,服从、服务于学。正是这种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表现、强化、培养,使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想效果。

3、根据我们多年来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层次,教读阶段。它的特点是:教师教读,学生仿读。教师具体地教导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把课本读通、读懂。读通,即阅读后了解教材内容的概貌,理清教材内容的逻辑思路;读懂,即阅读后弄清教材每个术语、每个符号、每个公式、每句话的含义,理解例题解证的各个步骤或证明的各个环节。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习惯。 第二层次,引读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作用由讲转为引,着力于引导,而不是直接讲解和指导。教师引导主要是通过设置阅读思考题来进行的,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

4、地方多分析、多思考,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顺利通过难点。阅读思考题一般可分成由浅人深的三个层次:字面理解层次的问题、解释层次的问题、批判或创造层次的问题。这一阶段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层次,自读阶段。这一阶段是“从扶到放”,“从教到学”的落脚点,学生可以基本上独立地进行阅读了。它的标志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已经能够进行独立阅读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已经学会自己质疑问题,学会自己提问题。学生正是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课堂的深化教学。 我们知道,知识是思维的产物、智慧的结晶,知识在内容上包含着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智慧,而在形式上,

5、却是简单、呆板、现成的结论和论证,课堂教学绝不是仅仅展现教材上现成结论和现成论证在形式上的汇聚,而应重在揭示隐含在其中的精彩而又独特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唯其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把教材上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智慧。没有思维参与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所谓真正地拥有知识,就是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反复思考过”。传统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

6、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追问知识、评判知识、创造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思维就是强调过程,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思考、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

7、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 总之,教师要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猜想、惊讶、困惑,感到棘手;紧张地深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语)。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特别强调以下两点:第一,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广开思路、不循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探求解决问题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法。由于这种思维不恪守一个方向,不囿于一个答案,所以思维途径具有多向性,思维过程富于变通性,思维结果富于独特性。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途径和不同层次上去考察、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超常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养成多角度思考、质疑、求异的思维品质。第二,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这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深度和难度,它表现为智力活动中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概括、归类,逻辑性强,善于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开展系统的理解活动,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