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灯塔市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43553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灯塔市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辽宁省灯塔市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辽宁省灯塔市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辽宁省灯塔市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辽宁省灯塔市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灯塔市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灯塔市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中草药煎制

2、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AABBCCDD2地质人员考察时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4X+11O22Fe2O3+8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化学式是FeS2B该物质由铁、硫、氧三种元素组成C氧气由两个氧原子构成DSO2中硫、氧元素质量比为1:23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2 CH2 D2H2O24某兴趣小组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完成以下实验。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1、2对比可知,1中未复燃是因为加热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冲淡了氧气浓度B图2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将水蒸气冷凝C图3、4对比可知,温

3、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D图1、4对比可知,是否加入催化剂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植树造林,防沙降尘B焚烧垃圾,净化环境C禁用农药,保护水源D煤气泄漏,开灯检查6菠萝酯(C11H12O3)学名苯氧乙酸烯丙酯,广泛用于饮料、糖果等食品工业下列关于菠萝酯化学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菠萝酯由26个原子构成B碳、氢、氧三元素的原子个数比11:12:3C菠萝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D菠萝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7一个某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BCD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生成物均为化合物B参加反应

4、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 12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减少D反应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湿衣晾干C冰雪融化D纸张燃烧10丹霞地貌的岩层因含氧化铁而呈红色,在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Fe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序数为26D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11下列有关“一定”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冰水混合物一定是混合物C缓慢氧化一定会放热D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12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B可用明矾来区分硬水和软水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

5、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蒸馏水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经典赏析)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科学家是_。(1)该实验中选择汞为实验药品,把它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 ,对应观察到的现象为_。(2)该实验中使用汞的缺点是_。A 汞有毒,实验过程中不安全 B 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C 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 实验时间太长(实验回顾)图2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

6、置。(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使瓶内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中。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_。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B 红磷的用量不足会导致测定氧气体积含量偏大C 红磷燃烧以后,须冷却到室温方可打开止水夹D 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问题提出)某小组同学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理论值。经查阅资料知: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得结果与理论值相差较大。(实验改进)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铁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

7、铁锈)设计如图3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食盐水和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体积/mL80.054.5126.0(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是_。(消耗的水的体积忽略不计,计算结果精确到0.1%)。(2)实验反思:从原理的角度分析,与红磷燃烧法相比,用铁丝生锈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_。(经典再识)科学家选择汞作为药品也有优点:汞的沸点为356.6,加热时源源不断气化的汞原子和空气中的氧分子发生的反应属于气相反应,反应可以达到完全,因此汞_(填“能”

8、或“不能”)将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几乎耗尽!14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验(注:该装量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结果回答问题:(1)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B管气体的现象是_。(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3)电解一段时间后若A极上方收集到10mL气体,理论上B极上方应当收集到气体_mL;(4)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5)根据化学反应前后_不变,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组成,请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_。15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选择A、D装置组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

9、字表达式是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2)实验室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气流,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若选用如图正放的装置G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填“”或“”)端通入。(3)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可用E或F装置收集由此推测H2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填序号)。a密度大于空气 b难溶于水 c密度小于空气16结合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填字母序号),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你认为选

10、用C的优点是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_。(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填字母序号)。(5)若E瓶内装满空气,用E瓶收集氧气,氧气须从_(选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1)青蒿素由_种元素组成;(2)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_个原子;(3)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4)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_;(5)141 g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是

11、 _g 。18有人食用大櫻桃时,不小心将樱桃核嚼碎并吞咽下去导致中毒,专家认为是樱桃核中含有的氰苷类的有毒物质所致,紫草氰苷(C14H19NO8。) 属于氰苷类物质,请计算:(1)紫草氰苷分子中C、O两种原子个数比为. _(2)紫草氰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下图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微观模拟图。分析以上微观变化过程,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故A错误;B、加热煎制属于加热,故B错误;C、箅渣取液将固

12、体和液体分离,属于过滤操作,故C正确;D、灌装是液体转移,故D错误。故选C。2、A【解析】A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物质中含有铁元素和硫元素,二者的原子个数比为1:2,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X物质有铁元素和硫元素两种元素组成,故选项错误;C选项1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选项SO2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故选项错误;故选A。3、B【解析】A、2H+表示2个氢离子,错误;B、表示2个氢气分子,正确;C、表示1个氢气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错误;D、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错误。故选B。4、D【解析】A、由图可知,图2中最终获得的氧气中含水蒸气较少,图1的氧气中含有水蒸

13、气较多,故A正确;B、图2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将水蒸气冷凝,正确;C、图3是中室温下反应,图4是在低温条件下反应,图3中木条复燃,图4中不复燃,说明温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正确;D、图1和图4中的温度不同,反应的催化剂条件不同,故不能说明是否加入催化剂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故错误。故选D。5、A【解析】A、植树造林,可以绿化环境,防沙降尘,故A正确;B、焚烧垃圾,会产生污染性气体,不能净化环境,故B不正确;C、要合理使用农药,不能禁止,故C不正确;D、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煤气泄漏,开灯检查会产生电火花,发生爆炸,故D不正确。故选A。6、A【解析】A、菠萝酯是由菠萝酯分子构成的,菠萝酯的每个分子是由11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菠萝酯的每个分子由26个原子构成,选项A错误;B、菠萝酯的每个分子是由11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碳、氢、氧三元素的原子个数比11123,选项B正确;C、菠萝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112+163=192,选项C正确;D、菠萝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5%,选项D正确。故选A。7、B【解析】相对原子质量= =,故选B。8、B【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方程式为:。【详解】A、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物均为化合物,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