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泵耦合装置图纸.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43526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水泵耦合装置图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潜水泵耦合装置图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潜水泵耦合装置图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潜水泵耦合装置图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潜水泵耦合装置图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水泵耦合装置图纸.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潜水电泵出水法兰与出水管路系统自动对接的自动耦合装置,由潜水电泵出水法兰、附加耦合法兰和出水管座进口法兰组成,在附加耦合法兰和出水管座进口法兰的两侧各有一对楔卡且楔点的位置在法兰的水平中心线附近。当潜水电泵从水坑上方降落时,附加耦合法兰两侧的楔卡和出水管座进口法兰两侧的楔卡就卡到一起,在潜水电泵自重和楔卡斜面的作用下,两个法兰面紧紧地贴在一起,就好比两个法兰的两侧用两个螺栓上紧了一样,潜水电泵的水压再大也不能推开法兰面而大量漏水。当潜水电泵从水坑内往上提起来时,两对楔卡能够沿斜面方便的脱开,从而实现自动耦合装置的功能。它可以在方便潜水电泵自动装拆的同时,解决耦合的两个法兰之间大量漏水的问题,从

2、而节约能源。(2)自动耦合式潜污泵的安装方式 自动耦合式潜污泵安装主要是耦合装置的安装和泵的吊装。安装前在泵吊环上系上链锁,供起吊与下泵之用。 耦合装置的安装步骤:偶合架用四个螺栓固定于泵体;出水管固定于基底;定位锥体安装于出水管座;导管下端套在定位锥体上,上端套在导杆架的橡胶块上;最后将导杆架固定于水池壁。橡胶块的作用:用导杆架上的螺钉调节橡胶块的轴向压紧程度,使橡胶块的直径与导杆内径相吻合,让导杆稳定。泵的安装步骤:起吊水泵,将耦合架上的导向孔对准导杆,徐徐放下吊索,使泵沿导杆自由下滑,泵体出口与出水管座口即自动对准;松开吊索,在泵的自重作用下,使耦合架上的斜面与出水管座上相对应的斜面楔紧

3、,泵体法兰面与出水管座密封面即可紧密贴合,这样就实现了泵和出水管座的自动耦合。需要起吊时,只需拉起吊索,使泵和耦合架与出水管脱开,将泵与耦合架沿导杆拉起即可。 二、潜水泵的设计 1、首先,根据泵站的设计排水流量,拟定安装水泵出水量及台数。在可能的条件下,小型排水泵站,设2-3台机组,大型泵站设4-5台机组。每台水泵的出水量相当于1/2-1/3的泵站设计流量,并尽可能采用同型号机组为宜。污水泵站需设备用机组(一般设置一台备用机组);雨水泵站可不设备用机组,在非雨季进行机组检修。 2、根据拟定每台水泵流量及扬程(实际提升排水高度与预估管路水头损失及1-2M安全余量之和)查找潜水泵性能曲线即可选择机

4、组。在选择时应当注意:(1)一般潜水轴流泵的特点是流量大,扬程低;潜污泵的特点是扬程高,流量相应较小;混流泵的特点介于二者之间。应根据各泵型的特点确定,流量大,扬程低时宜用轴流泵;(2)尽可能选择性能好、效率高、大型机组。尽量选用同型号,也可大小适当搭配,以适应流量的变化;(3)排放水质差的污水时,宜选用潜污泵;(4)水泵选择在设计工况下运行,应尽可能使水泵工作点在高效区内工作。 3、选择水泵的安装方式。一般潜水轴流泵、混流泵的安装方式有弯管吊式、井筒悬吊式、混凝土预制井筒式;潜污泵的安装方式有自动耦合式、固定干式、固定底坐式、软管移动式、硬管移动式。应根据水泵及配用电机功率的大小,泵站的土建

5、设计型式进行比较,选择方便运行与检修的安装方式。 4、管路水力计算。根据选择水泵的流量、安装方式、出水管路管径、长度等参数,计算管路水头损失。与初选的机组进行流量与扬程的核算,最终确定工作点在高效区内工作的水泵机组。 三、潜水泵的安装 潜水泵的安装快捷方便,无需进行耗工耗时的找正中心的现场安装工作,其安装工作内容如下: 1、安装前准备(1)开箱后,检查安装箱单与合同查点供货名称、规格、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等是否相符。(2)检查整机零件在搬运、运输、存放中有无明显变形、损坏,紧固件是否松动、脱落。(3)检查电缆线有无破损、折断;接线盒电缆的入口密封是否完好;发现有可能漏电及密封不良之处应及时妥善

6、处理好。(4)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机相对地的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2兆欧。否则应对定子绕组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的温度不得超过120)或通过供方提供帮助。(5)检查导叶体油室是否充满油。油室中的油应加至注油孔能看见为止。(6)用万用表检查各相的冷态电阻,其值应接近相等;检查接地线是否可靠接地。(7)转动叶轮,检查回转部件是否灵活、无卡滞现象。(8)检查油水探头、浮子开关和热敏元件及配电柜的连接是否有效正常。(9)检查混凝土基础是否坚固、平整。(10)通电空运转,检查水泵的转向,从电机端看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否则,在电源接线处调换二相的位置。同时应记录主电缆与电源接口的标识,杜绝潜水后反转引起的

7、不良后果。(11)确定安装高程。安装高程十分重要,应遵守设计所确定的数值,不得擅自改变。 2、泵体安装 潜水泵有多种安装方式,本文重点介绍弯管悬吊式和井筒悬吊式潜水轴流泵、混流泵及自动耦合式潜污泵等常用的安装方式。(1)弯管悬吊式和井筒悬吊式的安装步骤: 第一,连接筒体与基础预埋螺栓,筒体内的支承座水平允许误差为0.5mm/m。除弯管和井筒盖外,其余井筒部件安装就位,同时记录井筒内壁上放转块的方位。 第二,将潜水泵吊入井筒与支承座安装。吊入前在导叶外部装配O形圈及4个防转销,将电缆与钢丝绳捆吊好并装上收紧螺栓。吊起潜水电泵缓慢放入筒体,操作中注意电缆不应受力,不得缠绕吊链。电泵放入井筒时注意对

8、中,防转销与防转块应错开,防止顶托。 第三,将电缆和钢丝绳固定在井筒上,注意冗长电缆必须放止井筒外,并收紧钢丝绳以防出水时电缆在井筒内晃动。 第四,复查井筒与支承座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复查与基础连接的紧固状态。 第五,从电缆出孔引出主电缆和控制电缆并装好密封件,井筒上放上密封垫盖,盖好井筒并紧固。 第六,主电缆和控制电缆与已标识的控制柜电源接口进行接线连接,特别注意,井筒内冗长的电缆必须放止井筒外,不能因水泵出水时产生大幅摆动,以致电缆损坏。(2)自动耦合式潜污泵的安装方式 自动耦合式潜污泵安装主要是耦合装置的安装和泵的吊装。安装前在泵吊环上系上链锁,供起吊与下泵之用。 耦合装置的安装步骤:偶合

9、架用四个螺栓固定于泵体;出水管固定于基底;定位锥体安装于出水管座;导管下端套在定位锥体上,上端套在导杆架的橡胶块上;最后将导杆架固定于水池壁。橡胶块的作用:用导杆架上的螺钉调节橡胶块的轴向压紧程度,使橡胶块的直径与导杆内径相吻合,让导杆稳定。 泵的安装步骤:起吊水泵,将耦合架上的导向孔对准导杆,徐徐放下吊索,使泵沿导杆自由下滑,泵体出口与出水管座口即自动对准;松开吊索,在泵的自重作用下,使耦合架上的斜面与出水管座上相对应的斜面楔紧,泵体法兰面与出水管座密封面即可紧密贴合,这样就实现了泵和出水管座的自动耦合。需要起吊时,只需拉起吊索,使泵和耦合架与出水管脱开,将泵与耦合架沿导杆拉起即可。 四、潜

10、水泵的运行检修 潜水泵机泵一体,启动运行方便,但因电泵长期在水中运行,环境比较特殊,流动轴承使用的3号通用锂基润滑脂可能变质失效,油室中充装的N10机械油可能受潮乳化,运行时应做好监测与记录,并应定期检修。 1、首次试车运行应注意问题(1)确认排出管路上的拍门或各种阀门能自由、灵活开启到最大开度,方可启动。(2)启动后,观察仪表盘上的电流表,各相的电流值应近似相等,约为额定功率的2倍,且指针稳定。若各相电流值相差甚远,或超过2倍功率值,或指针剧烈摆动,立即停车检查。(3)监听运转声音,如果声音平稳,频率均匀,无异常噪声,表明正常;若声音时大时小,夹杂异常噪音,且频率不均匀,应停机检查。(4)观

11、察出水量是否连续均匀,若出水量时大时小,应停机检查。(5)观察正常,连续运行30-50分钟即可停机。同时做好首次试车记录,内容包括:时间、电压、电流、水质状况、试车情况等。 2、日常运行注意事项(1)运行中应随时监测仪表和泵的状况,并做好记录。(2)运行中应定期检查电机各相对地绝缘电阻,其值应大与2兆欧,否则应检修。(3)运行中,定期检查接地,接地要牢固以免发生事故。(4)停机后立即切断电源,关闭排出管路的截止阀,并检查拍门是否关死。(5)不经常运行的泵,每周或10天应运行30分钟,当气温较低时,要注意防冻,尽量排尽泵内液体。 3、潜水泵的检修分为定期检修与故障检修 定期检修主要检查转子体转动

12、的灵活性、均调性;油室内的油是否乳化;电器元件及其连接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一般不需大解体。维修内容为:(1)更换油室的机械油和滚动轴承的润滑脂。(2)检查机械密封是否损坏失效。(3)检查油水探头、浮子开关、过热元件是否有效。(4)滚动轴承是否损坏。(5)电机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是否降低。(6)主电缆、控制电缆是否损伤。(7)其它机械、电器故障。 故障检修时依据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检修,哪一部分出现故障,就检修哪一部分,常见的故障及检修如下:(1)不能启动或启动困难。原因有:缺相;断路;电器保护线路故障;叶片卡住,转矩过大启动不了;定子绕组损坏,或烧毁。(2)不出水或出水少。原因有:叶轮旋转方向反转;叶轮流道堵塞;叶轮损坏严重;水位低,叶轮淹没深度不够。(3)电流增大。原因有:叶轮与壳体摩擦或接触;轴承润滑不良或损坏;叶轮上缠绕有异物。(4)机组振动。原因有:紧固件松动;轴承损坏;流道内有异物;定位销未就位;产生气蚀现象。(5)电机进水。原因有:接合面密封不好;机械密封损坏;电缆引出线处密封不好;主电缆与控制电缆折断或破裂;电机壳或电机上端盖等件渗水。(6)定子烧坏。原因有:缺相运行;电机进水;绕组断路;转矩过大定子烧坏;保护系统失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