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讲题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432950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讲题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主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讲题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主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讲题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自主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讲题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自主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讲题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主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讲题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讲题心得体会.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主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讲题心得体会 罗江中学 谢尚国一、为什么提倡自主学习 1. 过去的学习方式遇到了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首先遇到的就是教学时间不够用了。在教学内容几乎没有怎么减少的情况下,数学教学的课时数减少了。在很少的时间里要处理编排失序的教学内容,其难度可想而知。其次,对于一个数学教师而言,课堂上的工作充其量只占其一天工作量的四分之一。他还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批作业,更重要的,他必须有另外的时间让学生改错题。过去,下午两节课后,学校总能安排一个改正错题的时间。现在呢,许多学校连这点儿时间也没办法保证了。更大的问题是学生的主动性难以调动起来,逃避作业、逃避改错、敷衍了事几乎成为不少学生的常态

2、生活了。这使我们越来越担心我们正在培养或加剧与我们的教育追求相反的学习态度。2. 旧的学习方式无法承载新的教育理念。 对大多数教师而言,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啊,把课堂还给学生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啊之类的新词儿满天飞,至今仍停留在口号的水平上。这些新词儿并没有在课堂上显现出来。我们有责任选择一种方式,使这种观念落实到课堂上。3. 足够多的经验已经使我们认识到,制约教学质量的诸要素中,有两个是及其重要的: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效率。如果这两个方面有所改善,目前的困局就有可能有较大的改观。 4.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比较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的例子已经不少,剩下的工作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也去实践。 二

3、、自主学习的操作原则和要领 1. 学习小组的建立 创立一种机制,使得这种机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是当务之急。许多成功的例子也足以昭示我们:讨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这一条,就是自主学习的第一原则。学习小组就是能落实这一原则的最有效的组织方式之一。 怎样组建学习小组呢?这方面的经验已经不少了,抓住自愿结合、资质均衡这两条就可以了。其实,最繁重的工作,是保证小组健康运行的规章制度的建立过程。我们组建小组干什么?两个核心目的:共同讨论问题、帮助困难学生。所以,所有的规则都要指向这两个目的。小组的规则要鼓励提出问题者、鼓励讲题者、鼓励学习困难者、鼓励完成作业者、鼓励改错者、鼓励组长、鼓励优秀的集体

4、、鼓励提出新的规则的小组以上这些规则是根据小组的运行情况逐步建立、逐步完善的。需要强调的就是,每个规则的提出,都要全班同学的认可。要让学生逐步成为规则的建立者。其实,这个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才有主人的角色体验。 在小组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之道就是多向同学们征求意见,多听小组长的建议。更具体的经验,可以到济南市教研室网上去查看。想强调的就一点:教的曲子唱不得,那些都是别的老师根据自己班里的情况想出来的招儿,要医自家的病,还要自己想折辙。 小组的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就是看班里的各个层次的同学,学习的积极性是否都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后进者,是否也成

5、为积极的参与者。2. 采用新的学习方式 小组的建立,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机会的。如果继续采用原来的教学结构,显然无法实现这个目的。学生的主动性只能在主动的学习中产生。 什么样的教学结构可以把主动权教给学生呢? 基本的线路是这样的:独立学习教材内容。自学的内容不少于平时课堂上两课时的容量。自学什么呢?研究课文、解答相应的练习题、提出对课文或练习题的疑问。我们也知道,完全依靠课本作为自学材料是下策。可是,刚开始这项实验的老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复杂,我们几乎没有精力考虑学习材料的问题,所以,只好暂时先将就着。等条件成熟了,我们就应该研究,怎样给学生一些更富有探讨意义的材料。有的实验班里,学

6、生手里不知教材,还有别的参考资料,这就好多了。 小组交流。把自己的解答、疑问拿出来在小组中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这样,小组讨论结束后,全班的、普遍的问题就都展现在黑板上了。师生在瞬间就能了解到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把这个叫做“用空间换时间”,这是自主学习的第二个原则。班级讨论。打一个比方,学习好比啃骨头的过程。孩子自己啃下一部分,小组里又啃下一部分,剩下的啃不动的,都在黑板上了。这些要由老师帮着啃了。这时,我们就要坚持第三个原则:我们只讨论问题。老师启发点拨把问题解决了,并不能算是结束。数学是听不明白的这是我们的一个信条。所以,教师应根据黑板上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再设

7、计一些类似的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在解答这些题目的过程中真正搞明白。不论是要讲新的内容,还是要弥补学生的不足,都要用题目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是我们的第四个原则用题目推进思维。 矫正、延伸、检测。这和原来的教学环节是一致的,不一样的地方是,这些活动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他们小组负责找题目、自己解答、自己批改;疑难还是上黑板,全班讨论。检测分笔试、讲题两种。笔试只记小组总成绩(困难学生要采用两倍计分的方法)。讲题呢,就是老师出示三、五个题目(这些题目当然要精心设计了),小组准备十几分钟。然后,由全班挑选一组的一人上去讲题,这个人的讲题成绩就是全组的成绩。好了,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这种检测的用意了。这种机制

8、,使得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担心显得多余了。目前,所有的实验班级大体是这样操作的。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了不小的进步。学生普遍感觉比以前有劲儿了,实验教师普遍感觉比以前省心了。 这样,一个周期大约需要两、三课时。和我们原来的课时进度差不多。随着学生的胃口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自学环节就可以移到课前了。一般,一个月就能达到这种效果。 三、常见的困难。 对于即将开始实验或刚刚开始试验的老师而言,最棘手的问题往往集中在三个方面:学生不会自学,学得一知半解,课堂上讲的不清楚,老师不得不再讲一遍,结果教学进度一拖再拖;课上发言的总是那几个学生领袖,这几个人的能力提高了,那些观众掉队了;后进生能跟得上吗? 上面的原则及操作要领其实就是针对的这些问题而来的。只要我们有耐心,时间会证明一切。 就我的人的观察,老师们最大的困难是新旧两种方式碰撞时我们往往下意识地滑向旧的方式,这是最致命的问题。 当您真正运行这套办法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比您想象的更多的、更大的困难。解决之道,也无非四个:完善小组运行制度、坚持四个原则、多和有经验的老师们交流切磋、不退缩。 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学期,您会看到一个让您惊讶的班集体和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