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432690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一、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县域经济对促进和确保全国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更成为一项不容回避和必须下大功夫抓好的紧迫课题。但是,认真观察和分析我国目前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当前不少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处于比较脆弱和落后的状态。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甚至比较落后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一)“滞后性”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矛盾信贷资金的逐利性是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必然结果。高投入、低产出是传统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而我国大部分县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

2、。县域工业由于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远远低于中心城市,其效益也相对偏低,县域经济的诸多“滞后性”是造成金融支持难的重要原因。(二)严格的信贷管理体制与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当前商业银行普遍实行授信管理和规模控制,县级支行只有资金组织权、贷款调查权和收贷权,对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所需的大额资金没有审批权,制约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三)金融创新不足与经济发展多元化的矛盾经济多元化使信贷需求多样化,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金融部门创新能力不足,固守传统的业务领域,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四)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风险约束是抑制金融业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的主要因素。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

3、带来的信贷资产质量低下,逼迫金融部门抬高贷款“门槛”,增加了企业和个人获得贷款的难度。(五)经济结构与金融组织结构不匹配的矛盾目前,县级金融组织体系有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农村合作金融(含城市信用社)三个层次构成。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县级市场退出过程中,市场进入机制滞后,形成县域金融服务局部空白,县域企业失去了金融支持。金融组织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的演变,与多元化经济结构不对称,制约了金融现代化经济核心作用的发挥。如何重塑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寻求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提高金融支持经济的效能,是经济界和金融界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地方政府、金融部门和企业多方的共同

4、努力。二、制约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社会诚信意识缺失1城镇化发展滞后,高等资源要素缺乏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实行的是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体制,县域经济发展自主性和空间较小,导致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小城镇的吸引力、凝聚力不强。与城市经济比较,县域经济所拥有的资源要素,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动力等诸多因素中,基本生产要素居多,缺少高技术人才及科教机构、领先学科、现代化的电讯网络等高等生产因素。2社会诚信大环境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基本还停留在政府号召的层面上,诚信意识缺失使得一些基层政府机构和企业法人、自然人信用意识不强,欠债、赖债、逃债

5、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企业不规范的改制行为,导致了大批改制企业贷款悬空,债务难以落实,本息无法收回,使金融的信贷资产面临较大的风险;部分地方甚至被列为金融业的高风险信贷投放区,信贷投放受到严格限制,严重影响了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3政府、企业、金融部门投入缺乏足够的沟通和协调地方政府出于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发展县域经济的迫切愿望,往往片面要求金融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投入而忽视了信贷资产安全;企业迫切需要信贷资金支持但由于自身因素的限制不一定符合贷款条件;金融部门是在严格遵守行业规章确保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因此,三者之间在金融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上认识和做法不一,缺少

6、足够的沟通和协调。4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挫伤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使得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时往往偏向企业和个人,更多的是考虑本地区的稳定、企业工人的饭碗而忽视了金融资产的损失;执法机构处理的维护金融债权案件执结率、偿付率低,金融机构往往赢了官司输了钱,金融信贷资产受到严重损失;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从部门利益出发,对企业的融资活动收取高额的中介费,抵押评估手续繁、环节多、费用高、耗时长,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也阻碍了银行和借款人正常的融资活动。5县域信用担保机构还不完善,金融信贷得不到保障一些地方政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还没建立起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机构和

7、农业保险机构,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即使建立,也大多因为规模小、实力弱而无力承担地方经济建设的抵押物转让交易市场尚不完善,抵押物变现时间长难度大,使贷款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向银行累积,金融信贷资产得不到有效保障。6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优质信贷载体缺乏一是目前支撑县域经济的中小企业大多组织松散,企业财务信息、经营情况透明度低,与其真实情况差异大,金融部门无法对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作出准确的考察和评价并给予贷款支持。二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缺乏销路。且资产负债率高,提供的贷款抵押物大多都是机器设备,厂房和土地,缺乏有效

8、的贷款抵押物,变现能力差,获得信贷支持的力度也相对较小。三是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少、知名度低,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单位,对这些企业,金融部门出于贷款安全考虑,一般不敢对其发放贷款。(二)风险约束抑制了金融业对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1金融组织机构与县域经济特点不匹配一是县域经济里大量存在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特点是“小、短、快、多”即单笔贷款的数量小,贷款期限短,贷款循环快,申请笔数多,这种贷款特点在国有商业银行操作起来,业务成本比较大,无论多小数目的贷款都要经历申请、评估、发放和监督这样一个完整的程序,费用很大。况且县域还没有担保机构和资信评估机构,信息不对称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投资的关键问题,造

9、成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经济中撤退,导致县域经济金融量的绝对减少。二是地方金融机构,它们具有本地化的特征,拥有的信息量相对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天生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机构与县域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弱点。地方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它只能向社员提供微利性的金融服务,作为县域经济中非社员的乡镇企业难以从这样的融资机构获得支持。所以地方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也是远远不够的。三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后,它们触及县域经济的能力较弱。因为外资银行同样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深入基层的成本同样很大,其设立分支的依据是它可能带来的利润空间。因此,外资银行短期内不可能为我国县域经济提供持续的

10、资金支持,这必然会加大城市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继而拉大区域经济差异,进一步加速县域经济萎缩。2严格的授信制度束缚了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放目前,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逐渐向上集中,基层行贷款审批环节增加,时间拉长,效率降低。过于机械化、程序化的授权授信和苛刻的贷款条件,即束缚了基层行的手脚,也将不少县域企业拒之门外,“望贷兴叹”,真正符合银行贷款条件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企业廖廖无几。3.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利益风险补偿机制短缺县域经济普遍存在缺乏有效运作的征信体系,缺乏担保、评估机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贷款担保难问题得不到解决。银行获取企业和个人的资信状况困难重重,企业尚未形成良好

11、的公众形象,多数管理者素质不高,金融机构放贷顾虑重重,信贷的有效增长乏力。三、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一)综合治理,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1地方政府要承担起建设诚信的主要责任政府应加大社会诚信宣传力度,大力推进诚实信用的道德教育,积极开展信用乡(镇)、户建设,使诚信成为全社会的普遍意识和自觉行为;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综合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公平执法,加大对金融债权案件执行力度,积极支持金融部门依法维护债权,严厉惩治失信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对银行贷款抵押、资产处置等收费项目要实行优惠,缩短评估时间,切实减轻银行和借款人负担,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共同努力,打造出诚实守信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2

12、.地方政府要为银行与县域经济的共同发展牵线搭桥地方政府一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制定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实现短期计划与中长期规划的合理衔接,为金融提供符合国家经济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产业、企业。二是要采取措施,及早设立地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和抵押物转让交易市场,帮助地方中小企业解决贷款担保问题,保障金融资产安全运营。三是积极引导和帮助地方企业提高生产工艺水平,拓展市场销路,培育优质信贷载体,增强金融投入信心。四是地方政府要通过召开银企洽谈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与金融部门建立起诚信合作、信息交流的渠道,向银行推介优势产业,搭建银企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增进银企之间相

13、互了解和沟通,充分发挥县域金融的整体合力,实现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共赢。3.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通过企业的参股、控股、收购等形式直接投资中小企业;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金收购、入股中小企业,鼓励职工内部持股;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公司、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促进中小企业证券融资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改变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过渡依赖银行的状况。(二)加大县域金融改革的力度,最大限度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1.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形成竞争性的、多样化的金融体系一是建立各种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主、其他金融组织辅助配合的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贷款类金融组织体系。尝试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成立不

14、同所有制形式、不同治理结构、贴近农民需要的小额信贷组织,并根据其运行情况不断加以规范。二是建立健全为“三农”服务的担保机构。由政府协调组织,设立由财政、农户共同出资的担保基金,鼓励民营资本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专业性贷款担保中介机构;并引导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三是建立农业保险机构。建立以农业保险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门机构,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涉农保险,引导建立互助保险组织,尝试建立政府补贴、农户自缴、保险公司承担保费的“三三制”农业保险模式。四是允许成立用于提供大中型农机设备租赁业务的金融租赁公司。2国有商业银行要转变经营理念,开拓市场新领域同业竞争不但是存款市场的竞争,要善于寻找新

15、的利润增长点,主动培养和支持符合借款条件的客户。对于中小企业这一庞大的客户群,要搞好调研、分类指导,改善服务质量,加大贷款营销力度。也要把握个人消费信贷、中间业务、电子银行、混业经营等发展机会,不断扩大经营新领域。3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信贷管理机制要制定符合县域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新标准物担保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担保方式,增加担保物品种,推出符合中小企业不同需求的贷款产品和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结合推行扁平化管理,缩短管理链条,优化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快捷的服务。4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完善合作制。农村信用社要改变乡村行政建

16、社的做法,按合作制的原则进行改革,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吸收农民入社管社,从而将其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信用合作社;第二,强化内部管理。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占比过高,虽大多是因体制等问题造成,但与其长期以来内部管理混乱不无关系。第三,由于农信社不良贷款占比大,央行和政府部门应积极协调地方有关部门,通过减锐让利、提供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逐步消化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积极支持农信社的收贷收息工作,壮大农信社实力,使之成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参考文献1. 豆忠民,冯中校,货币政策在县域传导中的梗阻及对策,载问题探讨2. 韩凤芹,破解县域金融萎缩难题 ,载中国财政2008年第9期3. 邓宝权 刘朝,县域经济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4. 政府主导型小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