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声光综合训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431875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声光综合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声光综合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声光综合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声光综合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题声光综合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声光综合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声光综合训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 声光综合训练类型一.声现象一类型一说明1.复习重点:(1)声音产生的条件;(2)声音的传播;声速;(3)声音的特性;(4)噪声的控制;(5)声音的利用。2.复习难点:(1)利用声音的传播声速解决问题(2)对影响声音特性因素的理解;(3)控制噪声的途径;声音的利用;3.备考策略:正确理解: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传声最快,气体传声最慢,真空不能传声;二、乐音及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频率,超声波次声波概念,可闻声范围;三、噪声的等级危害和控制: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四、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二.典型例题例1.

2、 (2012随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温度无关C音调是由振动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D超声波不是声波解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气体最慢,同一介质还与温度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波分为超声波和次声波A、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也与温度有关,故B错误;C、音调是由振动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错误;D、声波分为超声波和次声波,超声波也是声波,故D错误;答案:C点评:此

3、题主要考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频率与音调的关系,要结合声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础知识例2(2012南充)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解析:(1)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翅膀10s内振动了3500次,可以求出频率(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1)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f=350Hz(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35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答案:350;能点评:(1)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2)记

4、住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例3(2012孝感)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解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频率(即振动的快慢)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源的振幅(即振动的幅度)决定;(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防止噪声的措施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A正确,不符

5、合题意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响度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声现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正确区分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例4(2012绵阳)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2)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

6、0Hz,并不是所有的声音人耳都能听到(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A、噪声也是声音,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正确;C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出声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故C错误;D、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液体中传播的快,故D错误答案: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基础性题目,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三.专题练习一选择(选出各题唯一正确的答案。)1(2012黄冈)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

7、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2(2012凉山)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震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3(2012宜宾)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4(2012哈尔滨)如图,小演员正在进行击鼓表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B演员击鼓时,鼓面振

8、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C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D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人耳朵的5(2012武汉)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6(2012福州)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7(2012陕西)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

9、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二选择说明(选出各题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并说明理由。)8(2012烟台)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长度C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理由: 9.(2012盐城)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

10、哗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理由: 三填空10(2012河南)人说话的声音是声带 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11(2012安徽)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 很小12(2012达州)如图所示,小赵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橡皮筋吉他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 而产生的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 不同13(2012常州)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 ,音调较 (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纳系统收录的50O

11、kg的海豚和1O0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 (甲/乙)是蓝鲸发出的14(2012盐城)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 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塑料尺的 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15(2012烟台)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是 ;响度相同的是 16(2012南京)噪声是由发声体的 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7(2012德州)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 ,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四应用18解释蜜蜂飞

12、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19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早、晚) s(当时空气15)。(计算说明)五实验、探究20.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两种方法)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21. 敲鼓时撤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确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

13、)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2)_.类型二.光现象一.类型二说明1.复习重点:(1)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光速:(2) 光的反射定律,分类;平面镜成像原理及特点(3) 光的折射定律(4)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近视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2.复习难点:(1) 探究平面镜成像原理及特点实验(2)应用光的折射定律作图及解释相关现象(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4)近视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3.复习策略:根据规律作图,侧重实验探究。二典型例题例1 .(2012呼和浩特)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平面镜成像B阳光下人在地面的影子C光的色散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解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