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论民本答案]的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42892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论民本答案]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论民本答案]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论民本答案]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论民本答案]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论民本答案]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论民本答案]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论民本答案]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论民本答案的答案 论民本(一) 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本层的含义:得民心与有天下之间的关系。 8、离娄上孟子以桀纣为例意在说明什么? 那些不修仁政的暴虐之君,就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本段的用意在以此来提示君主都应“志于仁”。 9、“今日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驱矣。虽欲无王,不行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用了什么手法说明白什么道理? 用比方的修辞说明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受到民众拥护的道理。 论民本(二) 2、怎样理解孟子的“民贵君轻”的主见? 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 “以民为本”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文

2、化中的优良传统之一。从先秦著作中可以看出,民本思想已成为当时的一种时代思潮;相比较而言,儒家所代表的民本思想最剧烈、最集中。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批判统治者苛捐杂税,荒淫无度,无视人民利益,以至于“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二是强调人民的生存权,必需保证百姓“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否则,无异于“率兽而食人”的独夫民贼。三是强调统治者首先必需获得民心,并进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石破天惊观念。四是强调主政者应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忧民之忧,乐民之乐,把民本思想升华到一个相当自觉的政治道德境界。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在古代历史发展中始终保持着其思想的

3、先进性,是中华民族很早就留下的一笔珍贵精神财宝。虽然它与现代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有区分、有差距,但在精神实质上却有内在联系,应当予以充分确定和发扬 3、 “五十步笑百步”说明白什么道理? 孟子的五十步笑百步,其实是告知别人,不要只望见别人的缺点去讪笑别人,说不定自己也有相同的不足,只是因为程度的不同而讪笑别人,其实是有问题的。应当先省吾身,再教化别人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比方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说明看事物应当看到事物的本质与全局,不能只看表面和局部。 4、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梁惠王上中是如何表现的? 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孟子抓住了梁惠王渴望称王天下, 建

4、立霸业的心里, 集中阐述了“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 孟子以设问的手法引人就范, 以日常习见的小事喻说道理, 环环相扣, 生动好玩, 具有较强的劝服力, 充分反映了孟子的语言风格, 表现了孟子的机敏和雄辩 5、从本文可以看出孟子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 排比的特点:三个“得乎”既是排比,句子间还有着层层递进的关系。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 比方的特点:“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方暴政的“为汤武驱民”,用“五十步笑百步”比方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形象贴切。 用典的特色:在孟子的文章里,常用诗书的语句。如其次部分中,引用诗经的句子,活泼生动,充分显示

5、出孟子对儒家经典的精熟。 6、依据你对历史的了解,谈谈孟子的民本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 老师归纳: 第一,平民性。孟子的学说是平民利益的代表,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有敬重民权的意味;强调统治者应敬重民心、民意。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这一“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批判性。孟子过分夸大了道德力气在社会历史活动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当然有其局限性,但孟子依此来批判不义之战和暴政,对后世督导君权、激励贤良及封建社会的自我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千百年来,它始终成为明君贤臣进行自我反省、追求治国安邦志向的理论武器,为其统治人民、维护社会稳定供应了警醒作用。 第三,进步性。孟子重视个

6、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从理论上证明白人具有先天同等性,并且以德抗位,尚道蔑势;提出制约君权的思想;提出了很多以利民为本的仁政王道的详细措施,显示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理性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意义。 可见,孟子不仅是一个宏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个特别进步的政治家,他的“以民为本”思想显示了其匡时济世、救民水火的理想胸襟和孜孜不倦、为民请命的使命感。 (不限于这几点,学生探讨时老师要擅长倾听,确定其合理的一面,以上仅为参考。) 对后世的影响: 例1,太宗李世民采纳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减轻农夫的负担;实行均田制,还农夫以肯定的土地;实行科举制,选贤与能。从而出现了初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例2

7、,唐代柳宗元“反苛政”。 例3,宋代范仲淹“忧民之忧”。 例4,明代张居正“为民请命”。 2 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老百姓始终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对象,没有任何政治地位可言。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只是产生了重民、贵民的思想萌芽,并没有真正具备“以民为本”的思想内涵,也没有在政治统治中得到体现。其志向目标是使统治者成为“民父母”,把君民关系由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转化为父慈子孝的伦理关系。同时,孟子终归是封建士大夫,他的学说客观上对百姓有利,但其动身点仍是为了巩固君王的政权。对他的一些学说应一分为二的看,比如孟子认为,百姓与士人不同,士人没有恒产也能有恒常之心;而一般百姓则是无恒产便无恒心。

8、这其中虽有唯物的一面,但卑视百姓的一面也是很明显的。 论民本(三) 1解析 C 项,“数”读“c”,“鹯”读“zhn”。答案 C 2 2解析 D 项,“胥”是“相互”的意思。答案 D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3 解析 B 项“爵”通“雀”。C 项“无”通“毋”,不要。D 项“颁”通“斑”。A 项中没有通假字。答案 A 4 解析 A 、B 、C 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D 项属宾语前置句。答案 D 5 解析 A 、B 、C 三项都为名词作动词,D 项为形容词作动词。答案 D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6 解析 畜:畜养。答案 C 7解析 A 项中“也”表句中停顿;B 项中“也”表疑问;D 项表推断

9、;C 项和题干中的“也”均表确定。答案 C 8解析 题干的句子与A 、C 、D 三句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答案 B 9 解析 “招贤纳士,广开言路”在文中没有体现出来。答案 B 10答案 (1)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后顾之忧了。(2)七十岁的人穿丝织的衣服吃肉食,老百姓不饥不寒,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115题。 11 解析 齿:年龄。答案 D 12解析 题干中的“长”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抚养”。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是名词用作动词。答案 A 13 解析 A 、B 、C 三项都是讲究辞令的话。A 项

10、的意思是齐王不想拜见孟子的托词;B 项的意思是孟子对齐王的做法不满;C 项表达的是孟仲子搪塞使者的话。 答案 D 14 解析 A 、B 、C 三项内容分别是文段内容的三个方面的概括,不符合文意。 答案 D 15答案 (1)在家庭里有父子,在家庭外有君臣,这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伦理关系。(2)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肯定有他不能呼唤的大臣。假如他有什么事情须要出谋划策,就亲自去探望他们。 【参考译文】 孟子打算去朝见齐王,恰巧齐王派了个人来转达说:“我本应当来看您,但是感冒了,吹不得风。明早我将上朝处理政务,不知您能否来朝廷上,让我见到您?”孟子回答说:“不幸得很,我也有病,不能上朝廷去。”其次天,

11、孟子要到东郭大夫家里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您托辞生病谢绝了齐王的召见,今日却又去东郭大夫家里吊丧,这或许不太好吧?”孟子说:“昨天生病,今日好了,为什么不行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3 以去吊丧呢?”齐王打发人来问候孟子的病,并且带来了医生。孟仲子应付说:“昨天大王吩咐来时,他正生着病,不能上朝廷去。今日病刚好了一点,已经上朝廷去了,但我不知道他能否到达。”孟仲子又马上派人到路上去拦孟子,转告孟子说:“请您无论如何不要回家,而赶快上朝廷去!”孟子不得已而到景丑(齐国大夫) 的家里去住宿。 景丑说:“在家庭里有父子,在家庭外有君臣,这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父子之间以慈祥为主,君臣之间

12、以尊敬为主。我只望见齐王敬重您,却没望见您敬重齐王。”孟子说:“哎!这是什么话!在齐国人中,没有一个与齐王谈论仁义的,莫非是他们觉得仁义不好吗?他们心里想的是这样的王哪里配和他谈论仁义呢,这才是他们对齐王最大的不尊敬。至于我,不是尧舜之道就不敢拿来向齐王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谁比我更对齐王尊敬了。”景丑说:“不,我不是说的这个方面。礼记上说过:父亲呼唤,不等到应诺;君王呼唤,不等到车马备好就起身。(可您呢) ,原来就打算朝见齐王,一听到齐王的召见却反而不去了,这好像和礼经上所说的不大相合吧。”孟子说:“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呀!曾子说过:晋国和楚国的财宝,没有人赶得上。不过,他有他的财宝,我有我的仁

13、;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义。我有什么不如他的呢?曾子说这些话莫非没有道理吗?应当是有道理的罢。天下有三样最尊贵的东西:一样是爵位,一样是年龄,一样是德行。在朝廷上最尊贵的是爵位;在乡里最尊贵的是年龄;至于协助君王治理百姓,最尊贵的是德行。他怎么能够凭爵位就来怠慢我的年龄和德行呢?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肯定有他不能呼唤的大臣。假如他有什么事情须要出谋划策,就亲自去探望他们。这就叫敬重德行宠爱仁道,不这样,就不能够做到大有作为。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才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大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才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大力气就称霸于诸侯。现在,天下各国的土地都差不多,君主的德行也都不前不后,相互之间谁也不能高出一筹。没有别的缘由,就是因为君王们只喜爱用听他们的话的人为臣,而不喜爱用能够教育他们的人为臣。商汤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就不敢呼唤。管仲尚且不行以被呼唤,更何况连管仲都不屑于做的人呢?”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