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批评学生家长如何对待?(已发表).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0410338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师批评学生家长如何对待?(已发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老师批评学生家长如何对待?(已发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老师批评学生家长如何对待?(已发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师批评学生家长如何对待?(已发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批评学生家长如何对待?(已发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批评学生,家长如何对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时会违反校纪校规诸如打架斗殴、夜不归宿、考试作弊等,老师发现后会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有时还会和家长交换情况,让学校、家庭联手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我们有些家长在对待老师给孩子的批评上步入了误区。一、家长对老师批评孩子的误区误区一:满不在乎型一天小华的妈妈来学校给小华送吃的,班主任王老师正好遇到小华的妈妈,他把小华最近偷偷溜出学校去网吧打游戏的事告诉了小华的妈妈,小华妈妈听了后大大咧咧地说:“王老师,学校不是还要学电脑?去网吧上网打游戏不也能培养他的智力?”王老师赶忙向她解释上网成瘾危害,以及学校的纪律制度。小王的妈妈听了后打断老师的话说,我家的孩

2、子我知道,他不会成瘾的,老师你让他去上吧。材料中的小华的妈妈对待老师对孩子批评就是典型的满不在乎型。小华在学校经常瞒住老师偷上网吧,其行为本来违反学校的纪律,班主任王老师把情况告诉小华的妈妈,本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小华的工作,让小华从此远离网吧,但小华妈妈的态度确实让班主任老师为难。像小华妈妈这样对老师的批评满不在乎的还不少呢,他们中有的认为只要孩子玩得高兴,其他的都可以不管;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的批评是小题大做,对老师的批评不闻不问。误区二:简单粗暴型小林在班上成绩优良,但他就是喜欢欺负其他同学,暴力倾向严重。老师多次找他谈话,他认错的态度很好,可事后他又犯,老师们有时真拿他没办

3、法。一天他因为一点小事与同桌打起来,把同桌的头打破,缝了6针,不得已班主任打电话叫来小林爸爸,小林爸爸听说事件的原委后,当着班主任的面抽了小林三个嘴巴,把小林的嘴打得血淋淋的。小林的爸爸是70年代初期出生的,在恢复高考十周年那年参加高考,因为当时录取率低,小林的爸爸终究未能鲤鱼跳龙门,但他把他曾经的希望寄托在他的孩子身上,他对他的儿子小林要求非常严格,只许孩子规规矩矩,不许孩子越雷池半步,孩子要是越雷池半步,小林的爸爸就会将小林打的头破血流。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在孩子受到老师批评后都会暴跳如雷,对孩子非打即骂。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暴力倾向严重也就无需多言他们极容易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有

4、其父必有其子!误区三:盲目护短型初二年级3班教室夜里经常少东西,不是张三少计算器就是李四少零花钱,班主任小霞老师无计可施,体育老师主动请战,埋伏在二3教室的对门,三天后,凌晨三点终于发现有人进了二3班,他冲进教室,打开电灯,出乎老师的意料,竟然是本班劳动委员小军,班主任当即找小军谈话,小军爽快地认了错并写下了检查,当班主任小霞与家长交换情况时,小军的父亲却不承认孩子偷东西,说是老师逼的,甚至找到校长要求追究小霞老师的责任!笔者和小霞老师曾同一个办公室办公,当时小军承认偷拿学生东西,并把偷拿的东西上缴给小霞老师。可小军的父亲为了所谓的面子就是不承认,还向老师兴师问罪。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家长屡见不

5、鲜!他们平时对孩子娇生惯养,很少批评孩子,老师批评孩子他们还帮着孩子说话;有的家长在孩子挨了老师批评后,不问孩子对错,一味与老师争执,甚至对老师大打出手!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曾出现过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有一位班主任老师到学生家家访,家长竟把老师的自行车扣押了。二、家长对老师批评孩子应采取的对策1、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首先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校必然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否则学校的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就会受到冲击;其次教师职责是教书育人,只教书不育人,或只育人不教书都不能说是教师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再次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赏识教育、批评教育都是教育的方式,恰当的赏识教育可以给学生极大的促进,但

6、恰如其分的批评也能促使学生改正错误。俗话说得好,没有批评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如果只听见表扬,听不见批评,那只会扭曲学生的心灵,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最后家长要多向学生传递学校美好的事物,诸如教师为了学生成长呕心沥血等方面的事例,避免向学生传递消极东西。家长对学校对学生的各种教育举措,不要断然排斥,应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关心。2、要自觉维护老师的威信老师对孩子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也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从这点讲,老师和家长的目的是一致的。由于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教育方面存在认识方面的差异和分歧是可以理解的,谁不说孩子是自家的好呢?在学校,许多孩子集中在一起就

7、有了比较,作为个体其优缺点就会一览无遗。学校教师很容易发现,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家长贬损老师形象,学生犯了错误,家长怪老师处理方法不当;学生成绩差,怪老师不认真教;子女评不上“三好学生”,怪老师偏心等,这些言行对老师的威信产生不良的影响。笔者曾做过统计,对老师批评学生时,凡是能维护老师威信的家长,其子女在校成绩相对较好,而那些经常在孩子面前对老师的批评说三道四的,其子女在校的表现大多不如人意。作为家长应该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积极支持配合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自觉维护老师的威信。 3、要给子女积极理性的引导由

8、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学生在校表现各不相同,同样,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水平也各不相同。我们承认,不同的教师对同样的事件处理方法会不同,批评学生时的方式也不相同。比如,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语气和缓,有的语气严厉;有的老师喜欢当着全班同学面批评学生,有的老师习惯个别批评。如果老师存在教育方法问题,家长大可不必跟着孩子情绪化,当着学生的面说老师的不是。家长应该对孩子淡化老师的批评方式,强化老师批评的目的,孩子才可能受到教育。如果老师批评错了,家长应冷静下来,不仅要听孩子的陈述,也要向其他同学和其他老师了解情况,并及时和教师交换意见,切不可头脑发热,在孩子面前发泄自己对教师的不满。对于孩子的一些小毛小病,教师批评后,家长可以让孩子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鼓励学生自己找老师沟通,这样才能杜绝下次犯类似错误。总之,作为家长,对待老师对孩子的批评,要树立正确教育理念,维护老师的威信,采取审慎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