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教学叙事.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409789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禽戏教学叙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禽戏教学叙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禽戏教学叙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禽戏教学叙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禽戏教学叙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禽戏教学叙事 五禽戏是根据虎、鹿、熊、猿、鸟这五种动物的运动特点,再结合中华古代导引术、吐纳术,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所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深受健身人群的欢迎,也是国家体育总局全国推广的气功之一。导引术是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练习,达到祛病健身的功效。五禽戏为“仿生式”导引术,讲究“形、神、意、气”相结合,外导内因,形松意冲,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发展至今已形成其独具风格的一种练功方法,而正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才得以全身气血流畅、祛病长生。 因而,我教过一年多的五禽戏,对于“鸟飞”这一节也上过许多次,我的教学一直都是按部就班

2、,多彩用直观性教学法,先示范讲解、再分解,最后进行完整教学,学生被动地吸收、记忆,满足于对动作的记忆,少了对动作的探索、拓展,也很少去主动联系实际进行深入地研究。随着体育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要从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主动参与课程设计的决策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我根据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 ,决定开展“体育课互动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课题。要完成这一课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五禽戏是华佗所创,华佗又出生在亳州,我们体育教师都非常喜欢。因为,五禽戏动作即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由于这五种动物

3、的生活习性不同,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正是间接起到了锻炼关节、脏腑的作用。五禽戏的鸟戏中的鸟飞。在上这一节课之前,学生已从网络上和挂图上了解“鸟飞”的相关内容。上课时我是这样做的: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五禽戏中的“鸟飞”,上一节布置的课后作业大家记住了吗?哪位同学完成啦!谁给大家表演一下?因为上一节课是游戏课,同学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布置的作业一定完成的非常好,我心中暗想。没等我想完,就有张良、李萌等八九位同学站在队伍的前面了,此时我心中暗喜。高兴地对他们说:“你们谁先表演呢?请举手!”结果孙霞得到表演权,

4、还没有他表演完,队伍中就炸开了锅。为什么呢?团委书记马飞飞说“两手从两侧上下起升。”“不!两臂从两侧前上方起升,小鸟起飞时、鸟翅膀子的动作。”“不!两臂从两侧后上方起升,小鸟落树枝时、鸟翅膀子的动作。”“不!两臂从两侧后下方起升,小鸟加速时、鸟翅膀子的动作。”“不!两臂从两侧前下方起升,小鸟减速时、鸟翅膀子的动作。”又有同学说“那腿应该是什么样的动作呢?”刑小龙说:“一腿站直,另一腿提起。”“不!一腿站直,另一腿提起,然后换腿。”“不!两腿半蹲,小鸟飞时是两腿巻着的。”“不!两腿是轮换的。”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他一句,喊个不停。这时整个操场上沸腾起来了!我只好用高哨音迫使他们静下来。此时此刻

5、我心里特别为难,怎么办?心想:魏武广场、花戏楼广场、华祖安、网络上、图片上都没有同学们所说的,我到底该怎么办?.五禽戏是华佗后人传下来的,不能随意改动。按照新课改要求和体育动作创编的原则,只要对身体有更大的锻炼价值就可以改动。但五禽戏是亳州历史文化遗产,最后我还是按“手以两侧上下起升”来进行教学。本人有以下观点在这里讲出来与广大体育工作者和五禽戏习练者共同研究和探讨:“鸟戏”中的“鸟飞,”“两手从两侧上下起升”,可改为“手臂从后经上、向前、绕一圈;同时,两脚交替上提或向前走,各做四次。”这样,既能更好地锻炼身体,又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既逼真,又符合体育教学原则。何乐而不为呢!通过本节课的体育教学,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新课改的重点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学习变成主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性,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在学习上灵活地运用知识,举一反三,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发展有利的因素与交流、合作能力至关重要。今后,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把握新课改精神,积极主动地学习,全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把体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