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和谐课堂案例分析尝试.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40917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课和谐课堂案例分析尝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课和谐课堂案例分析尝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课和谐课堂案例分析尝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课和谐课堂案例分析尝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课和谐课堂案例分析尝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课和谐课堂案例分析尝试老河口市孟楼中学 黄化邓 案例: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案例描述:师:关于导学案中“商鞅变法的内容”,同学们找的很好。那同学们想一想,变法的内容好不好?于秦国有没有利?为什么?生1:好。其中“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一条能促进农业生产和商业的发展,对秦国有利。生2:我也认为好。因为“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一条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对秦国也有利。师:我同意这两位同学的观点。但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

2、族的特权”这一点虽然能提高军人战斗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但它损害到哪个阶层的利益?生:旧贵族。师:对。因此,商鞅的变法势必会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因此,据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生1:我认为失败了,因为商鞅被处死了;生2: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认为变法成功了,因为变法使秦国经济和军事方面都强大起来。师:是啊!我们评论一个历史事件的影响要从眼前和长远两个角度看,长远意义影响更大。而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要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进程为标准。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

3、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这也正是商鞅变法的意义。案例分析: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融会贯通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这两个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我尝试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利用“动脑筋”环节,由学生来解答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在讨论交流中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感悟。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思维主体人的内部条件中“问题情境”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先由教师通过情境引发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体现了和谐课堂的做法。在学生讨论解快此问题的过程中,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