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明星化是学术普及的捷径还是歧途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407678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者明星化是学术普及的捷径还是歧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者明星化是学术普及的捷径还是歧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者明星化是学术普及的捷径还是歧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者明星化是学术普及的捷径还是歧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者明星化是学术普及的捷径还是歧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者明星化是学术普及的捷径还是歧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者明星化是学术普及的捷径还是歧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者明星化是学术普及的捷径还是歧途正方观点:1. 社会需要。包括社会需要传统文化普及的人,也包括需要通过明星化的方式,培养繁衍文化的土壤。例证:易中天讲解三国,对缺乏传统文化滋养的当代青年来说,是难能 可贵的,是雪中送炭。证明历史需要普及。易中天之所以声名大噪,腰包鼓胀,固然 是他有真学问真本事,却也和普及工作的缺乏有直接的关系。与大众对话,在教化民 众的同时,也接受民众的甄别与评判,学术才更有生命力。反过来说,整个社会大众学术文化素养的提高,也会更好地推动学术的发展。2. 历史演变。例证:从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到传统书院开馆授徒,再到近代报刊开启民 智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没放弃过向大众普及文化、

2、传播新知的责任。而现在,这种 责任只是通过全新的媒介实现而已。他们从根本上来说,是具有一致性的。早在罗素 在世的时代, 英国 BBC 电台就曾经邀请罗素做通俗哲学演讲的节目, 每次 40 分钟左右, 而且也是给予罗素一大笔报酬的。 BBC 不仅邀请罗素, 同时还邀请许多当时的学术界的顶尖人物加盟,都一样给予很不错的报酬。3. 对学者的肯定。学者明星化,凸现和佐文了 “科学文化知识是有形资产 ”这一观念;是对长期以来脑力劳动者及其自身价值模糊定位的一种矫正;是对 “读书无用 ”这一悖论的堂皇批驳。 “学术明星 ”与 “艺术明星 ”是等价的,甚至前者更胜一筹。反方观点:1. 社会责任。如果学者与明

3、星成为一体,使得知识阶层市侩化,即学者明星屈从于商业模式迎合并制造一些虚假的大众文化需求,一味迎合观众、迎合市场,而不讲述未经学术和实践检验过的知识;同时作为包装方的电视媒体,必然只注重满足观众猎奇心理,为了提高收视率,过多选择权术谋略、宫廷争斗、稗官野史、揭私探秘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科领域变得狭窄, 角度选择变得单调。 一些传统文化在所谓的“普及”中早已面目全非,一些学者对文化的态度是“玩味”、 “猎奇”, 而不是审视。 不少学者明星正越来越多地具备和娱乐明星一样的特征:出入媒体机构,到处演讲,出书、签名售书,担任各种社会职务,而学术含量越来越低,有时甚至打着文化的幌子追名逐利,误导大众。2.

4、 娱乐高于普及。例证: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曾透露,不少主讲人刚上节目都不合要求,经过培训后,他们逐渐悟出,在电视上讲课和在学校讲课完全不同。在电视上讲课就像说单口相声, 三五分钟就要抖个包袱, 学术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要有娱乐精神。 百家讲坛的娱乐化倾向,肯定不能把节目定位于学术讲座。因为这些节目的重心在演讲技巧,而不是学术分量,主讲人是名人但不是专家,如果钱钟书先生上这类节目,肯定“见光死”。3. 对普通老师授课产生误导。例证:误导已经在大学生中产生。如有很多大学教师上课感到压力很大,学生都用百家讲坛的标准来要求老师,可这完全是两码事。听百家讲坛 , 就是听一个故事, 听一个开心, 而在大学课

5、堂里仅仅一个故事和开心就够了吗?很多学问是要静下心来思考的,无论讲还是听,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时还是很痛苦的过程。4. 教授变明星,富了自己,是否会害了学生?一些反方的例子: 1.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对依赖媒介生存的电视知识分子曾提出过批评,他认为,“电视不利于表达思想,它必须在固有思维的轨道上运作”,“他们借助电视 对于公众的号召力,利用大众对专业领域的缺乏了解,赢得他们难以在专业领域得到的认可。”2 .早在 1930 年潘光旦在他的教授待遇与今日流行之兼任讲师制一文中说,著名教授之所以不能和明星相提并论,是因为除了追星族之外,许多人对于明星“不过是短期的欣赏”。 但是教授之于学生, 却不

6、能是短期欣赏, 而需要言传身教。 他认为这种“师生关系,是应该没世不忘的。”。3 . 易中天于 2007 年推出的关于农村改革的新书成都方式,连他自己都承认写得不够深入。因为时间太短,无法深入到群众中去。4知识阶层市侩化的表征有三个。第一,知识分子,甚至连人文知识分子都失去了“阅读”和“思考”的兴趣。而“阅读”和“思考”不正是人文知识分子的安身立命之本吗?不再有“阅读”和“思考”的兴趣,是否还能叫人文知识分子?在喧嚣尘上的“学者明星化”浪潮中, 我们那些通常被视为人文知识分子的人, 对此可有过清醒的自省?知识阶层市侩化的第二个表征是极力为“学者明星化”现象“背书”。 如放言“一万个孔子不如一个

7、章子怡”的北大教授张颐武教授就煞有介事地总结。 从易中天等人的走红可以看出, “浅思维文化大有可为”。试问什么是“浅思维文化”?与之对应的是不是“深思维文化”?两种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现在易中天走红, 就叫“浅思维文化大有可为”, 前几年钱钟书走红, 能否说“深思维文化大有可为”?对“学者明星化”浪潮,不是冷静解读,而是一意逢迎,甚至曲为之说混淆视听,这是标准的市侩化。知识阶层市侩化的第三个表征是着意消解任何自省的努力。在社会中,一些批评和抵制学术明星的言行,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许多知识份子解读为“作秀”、“犯酸”,甚至“文化专制”等等。一些网络观点: 争议: 1.是授业解惑还是误人子弟。 2.是服务公众还是个人扬名。 3.对埋头研究的人是否公平。 4. 是为挣钱还是责任驱使体制转变催生学者出走思路: 1. 破坏学术严肃性; 2. 对于学者的盲目崇拜导致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被奉为真理;在学术界掀起轻浮之风; 3. 在社会上掀起浅层思维的风潮; 4. 影响思维模式上不成熟的青少年人群,使他们形成思维定式,浅尝辄止。任馨怡2012 年 9 月 22 日晚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