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五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406312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五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1、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2、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抢救工作制度3、新生儿科交接班制度4、新生儿科查对制度5、分级护理制度6、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7、新生儿科操作安全制度8、新生儿科病房安全制度9、新生儿科探视和病情咨询制度10、无菌技术操作制度11、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12、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及监控措施13、新生儿科隔离室消毒隔离制度14、新生儿科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制度15、新生儿科沐浴制度16、配奶间消毒隔离制度17、手卫生制度18、新生儿科各类导管管理制度19、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制度20、新生儿科护理奖惩制度21、新生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等级报告制度22、护理查房、护理会诊

2、、护理病例讨论制度23、各种护理安全防范制度24、病人用药观察制度25、护理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26、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制度27、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28、护理人员带教制度29、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与执行流程30、执行医嘱制度与流程31、nicu护士绩效考核制度32、nicu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33、新生儿科护士绩效考核制度34、新生儿科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35、新生儿科患儿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36、新生儿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37、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规范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二)一、老年科建设总体要求二、老年科安全管理制度三、托养老人管理制度四、医务人员工作职责五、服务员工作

3、职责六、托养老人入出院流程七、托养老人就医流程老年科建设总体要求一、科内环境整齐清洁、美观明亮,方便老人活动。二、科内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各类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三、病房内用品摆放整齐、无灰尘、无杂物(含床下);四、各项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规范。老年科安全管理制度一、加强对老年科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科室主任是老年科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制定老年科安全责任制和各方面安全措施,老年科所有人员应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的思想。2、科室定期采用多种形式对托养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安全教育。3、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科室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要立刻主任,并按程序逐

4、级上报。4、科内有求助救护系统,老人因事、因病需要帮助或遇到意外情况均可在居室按铃求助。楼道及公用部位有通向紧急出口的的标识,如发生意外情况需要疏散,听从工作人员安排,有序疏散。二食堂安全管理1、食堂人员和参与饮食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体检,身体状况不符合要求者,一律不得从事食堂工作。2、严格执行食堂有关操作规范,切实做好消毒工作。按岗位责任制要求,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消灭厨库、仓库和配食间的害虫。3、严禁采购和加工腐烂、变质的食品原料,严格把关,防止疾病传染、食物中毒。三、居室安全管理1、未经工作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老人宿舍。2、严禁在老人宿舍点明火,严禁使用炭炉,严禁个人私拉乱接,防

5、止失火、触电等安全隐患的发生。托养老人管理制度一、外出入住老人外出,监护人须在入住合同上写明,同意外出。特殊情况,确需外出的,必须有人随行,需请假经批准同意,方可外出,外出必须按时返回。老人外出期间发生的一切事情,一律由监护人承担责任,科室不负任何责任。二、会客来访者须登记。不准在老人房间留宿,若需留宿,必须办理有关手续。会客时间为每日上午9:_点至21:_点,会客时不得影响其他老人正常的休息。三、财物保管入住老人携带大量现金及贵重物品,须自行妥善保管。如丢失,科室不负任何责任。老人应妥善使用房间配备物品如有损坏或丢失,照价赔偿。四、护理级别调整入住老人因患病或其他原因需要调整护理级别的,由科

6、室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及有关护理级别的标准进行调整。护理级别调整后,科室向老人入住委任人发出调整护理级别_通知,监护人接到通后,应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并按新的收费标准交纳费用。全部手续办妥后,老人即享受新级别所有的一切生活护埋服务。五、就医老人在科室内就诊,治疗费、药费随时结算或每月结算一次,当月结清或在押金中扣除。如享受医疗保险或新农合疗,须提前告知,科室按医保或新合疗规定办理有关手续。老人患病,需要住院或转院治疗的,科室及时通知委托人,重危老人,科室及时送医院就诊。老人、监护人要积极配合,否则,后果自负。若需住院治疗,相关手续由老人或监护人负责办理。六、安全防护科室内有求助救护系统,老人因事、因

7、病需要帮助或遇到意外情况均可在居室按铃求助。楼道及公用部位有通向紧急出口的的标识,如发生意外情况需要疏散,听从工作人员安排,有序疏散。医务人员工作职责1、严格执行各项和医疗操作规程,杜绝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2、负责全科托养人员的医疗保健工作,抓好卫生防疫和传染管理工作;3、定期为在科老人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发现病患及时治疗。4、负责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搞好饮食卫生的指导,协助食堂科学管理,配合伙食管理员根据主副食营养成分和老人身体需要制订菜谱;5、对托养老人进行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落实分级护理。6、随时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征求老人或监护人的意见,制订医疗、保健措施;7、钻研业务、提高

8、医护科学技术,掌握现代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卫生保健水平和服务质量服务员工作职责1、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态度热情和蔼有礼貌,不准冷言冷语,更不得指责、吵骂;2、照顾老人日常生活,做好老人卫生工作,定期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拆、洗、晒衣被;衣服做到春季三日一洗,夏季每日一洗,秋季每周一洗,冬季每旬一洗,被褥每月拆洗一次;3、负责老人房间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窗明几净,空气新鲜,衣物摆放有序、被褥叠放整齐,杂物放置有序,无蝇、无蚊、无异味、无破乱,地面墙壁整洁;4、关心老人生活,及时照顾护理,对卧床不起、行动不便、饮食有困难的要饭菜端到床前,喂饭、送菜、洗脸、洗脚、处理便溺,不嫌脏怕累;5、关心老人的心理

9、健康,经常与老人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掌握他们的要求,说服疏导他们的思想;6、积极动员并帮助老人参加有益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帮助他们多运动、多晒太阳;7、学习掌握有关卫生保健和营养知识、督促帮助老人理发洗澡,帮助老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8、完成工作责任区和卫生包干区的任务。托养老人入出院流程1托养老人由监护人送入科,护士安排床位,准备床单元。2医生查体,询问病史。与监护人签订“托养协议”,填写“托养老人情况登记表”,填写“托养老人随访记录表”。3根据托养老人情况,告知监护人,并征得监护人同意,进行入科体检,开具体检单。由监护人交纳体检费用。4根据托养老人情况,如需医护人员代为发药

10、,换药等治疗,与监护人签订委托协议,并开出医嘱。5护士根据医嘱执行治疗。托养老人就医流程1托养老人在托养期间出现病情变化时,医生立即通知监护人,征得监护人同意后,及时给予检查治疗。2如需住院治疗的,医生及时通知监护人,医生开据入院证,由监护人办理相关手续。3医生根据病情停止托养医嘱,开出住院医嘱,护士按住院医嘱进行治疗护理。4托养老人病情好转,医生通知监护人,办理出院。开据托养医嘱,护士按托养医嘱执行治疗护理。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三)1、病人入院时应严格检查是否随身携带危险品,贵重物品及药品。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各班交班时要查病人数,对有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私逃企图和行为及危重病人重点交接

11、。3、病人外出治疗、检查、活动时,应有专人接送,返回病区时应清点人数,严防将危险品带入病区,禁止在病区内吸烟。4、护理人员应坚守岗位,认真执行护理巡视制度,勿使病人蒙头睡觉,以防意外,一级病房病人应做到_小时监护,重点严防病人随时有人陪伴。5、病人洗澡时应有护士照顾,防止烫伤、跌倒或溺水,对老年和重点病人应加强护理。6、静脉给药的病人、保护病人应有专人看护,做到心中有数。7、病区内危险物品,如。剪刀、指甲剪、消毒剂、注射器、体温计、约束带等应定数量和定点放置,认真交接清点,如有遗失,要立即寻找并报告护士长。治疗后查清用物,不得将器械、药品等危险品遗留在病房内。8、出入病区、护士站、医生办公室、

12、治疗室、抢救室、配膳室、值班室、库房应随手锁门,钥匙收好,严防落到病人手中。9、做好病区各种电器设备、消防栓、门窗、玻璃、锁、床、危险物品等安全检查,做到日小查周大查,节前节后重点查,及时清除隐患,及时维修。10、做好病人及家属、陪护人员的安全教育,家属探视在探视室进行,探视过程中应有护理人员进行巡视,防止家属给病人带入危险物品和不清洁食物。11、严格执行给药制度,发药后检查病人口腔,看服到胃,注意观察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12、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心理问题,并给于恰当的处理,以免发生意外。13、病房内有维修、修缮工作时,护士应告知工程人员看护好工具,必

13、要时派人协助照管或隔离工程场所,防止遗留工具在病房或被病人拿取造成意外。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四)1、病房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医师和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2、定期向家属宣传讲解卫生知识,根据情况可选出家属小组长,协助做好家属及患儿生活管理等工作。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床_下无杂物、窗明几净,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4、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5、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6、医务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帽、护士穿护士鞋。着装整洁,必要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7、患儿及家

14、属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出院时清点收回。8、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9、定期召开家属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工作。10、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人,不会客。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五)(一)病房管理要求1、目的。保持病房的安静、安全、舒适、整洁有序。2、适用范围。各级医院精神科要求。3、要求:同普通病房管理要求。由病员代表组成休养员_,协助工作人员作好病员学习和生活管理工作,每月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意见,作好记录,不断改进工作。病房大门及各室应随手锁门,钥匙要妥善保管。严格执行

15、病房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意外。病人进入病房,除携带日常用品外,其它危险品及贵重物品禁止带入。病人衣物、零用钱等交保管员保管,双方签名。做好饮食护理,密切观察病人饮食情况。病人活动应按活动日程和作息时间进行,除特殊治疗或有躯体疾病需要卧床外,应鼓励病人参加工娱疗活动。探视病人按“探视制度”执行,病情需要或特殊情况,须经经治医生同意,可在指定地点会客,家属不可在病室逗留。(二)分级护理制度1、目的。精神科分级护理是根据精神障碍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对自身、他人、周围环境安全的影响程度,确定护理级别及相应的护理要求。可分为一、二、三级护理。躯体疾病的护理按相应疾病的分级护理标准执行。2、适用范围:特级护理新入院者三天特级护理,病情需要可适当延长。精神症状危及自身和周围安全的病人(如严重兴奋躁动、有自杀、自伤、外逸等企图和行为)意识障碍病人,严重药物反应,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癫痫持续状态。木僵状态。特殊治疗需进行特级护理的病人。住院司法监定者。一级护理精神症状明显,如有自杀、自伤、外逸意念,但无相应行动的病人,存在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