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中考历史调研试卷.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401709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石中考历史调研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黄石中考历史调研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黄石中考历史调研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黄石中考历史调研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黄石中考历史调研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石中考历史调研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石中考历史调研试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石中考历史调研试卷(二)湖北黄石有色二中 方劲松(开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表格,每题1分,共1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1.我们的家乡黄石市是湖北省第一个省辖市,今年将是黄石市建市: A.55周年 B. 56周年 C. 57周年 D. 58周年2.“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近代史上曾三次到黄石查禁鸦片的“中国禁毒第一人”是: A.张岳崧 B.林则徐 C.郭镜堂 D.张之洞3.右图报名的题写者是: A.陈 毅 B.叶剑英 C.李先念 D.杨尚昆4.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2、见解。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5.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A.道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6观察右图仪器,请回想,这一仪器在什么时候被用于航海事业:A、唐朝 B、明朝 C、北宋 D、南宋7.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一部A编年体通史 B编年体断代史 C纪传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8.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古典小说中读到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9.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3、邓世昌曹汝霖张学良林则徐A B C D10.为反对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八年级(2)班设计了一个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本侵略者野蛮暴行的是A、难忘九一八 B、血染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染台儿庄11. 在“一国两制”构想方针指导下,回归祖国即将10周年的是: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英国侵占的澳门 C.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香港12下列属于晚期智人的代表是:13. 右图是公民们在该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的情形。具有这种民主制的国家是 :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共和国 D.法兰克王国14. 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它三

4、项明显不同: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B马可波罗来华 C罗马帝国的扩张D希波战争15.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沿着谁开辟的航线可以一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A、迪亚士船队B、哥伦布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16. 欧洲联盟的前身是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建立的: A、协约国组织B、国际联盟 C、欧洲共同体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7.某班历史小组准备举办中东问题的由来与现状历史图片展,下列材料中不应选用的是:A巴勒斯坦地区图 B阿拉法特照片 C科索沃战争示意图 D中东战争示意图18. “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

5、”这一现象反映了:A.政治多极化趋势 B.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二、辨析改正题:(5分)19、右边图中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进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C、农业合作化的进行 D、“大跃进”的进行 上面是一次考试的单项选择题,张明、刘芳、陈功、王雪四位同学选择的答案分别是A、B、C、D,你认为谁的答案是正确的?请你帮助答错的同学分析错误的原因。三材料解析题(共20分)20、中国近代化是指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革,它包括 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上的科学化。请围绕“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学习主题,完

6、成下列图示:(共6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在近代科学诞生的几千年当中,人类的活动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模式:生产、技术、科学,也就是说凭经验进行生产,在漫长的生产过程当中,提炼出技术,然后在改进技术的过程当中产生科学。这是一个凭经验办事的过程,所以走了不少的弯路和错路。瓦特没有重走人类几千年走过的弯路,为了对旧式蒸汽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瓦特曾钻研过力学、数学、化学,做过系统的实验并仔细计算过气缸的热效能。为什么瓦特会使用这样一种以前的工匠们根本不会想到的方式来进行发明创造?他对于生产、技术、科学三者关系的认知从何而来?在瓦特研制蒸汽机之前的一个世纪里,正是欧洲历史上一个科学鼎盛的

7、时期。从17世纪中期开始,近代科学在一批巨人的推动下产生。在这批科学巨人当中排在最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他就是艾萨克牛顿。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解说词瓦特蒸汽机的出现促进了企业生产方式如何变化?(2分)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三大社会进步潮流(a.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b.国际工人运动;c.民族解放运动),请分别各举一例:(3分)结合你对材料中“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句话的理解,谈谈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社会进步的作用?(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

8、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长征材料二: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材料三: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让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你认为长征精神应该包括哪些内容?(2分)(2)材料二中的“万里长征”指的

9、是什么? (3分)(3)材料三中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新长征”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四、探究与实践(共7分)23、黄石东方山中学初三班同学决定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也参与。首先,三班同学采集数据并整理成如下表格:年 份19501955196519751982198519941999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8.75.66.3-0.8-1.93.33.94.请你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对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制成一个统计示意图:(2分).接着,三班同学结合示意图,对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组讨论,结果如下:A组: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经济危机严重打击B组: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

10、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C组: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D组:通货膨胀,债务沉重请你也结合所学,帮助他们把讨论结果整理到下面表格中(只需将上面各组的讨论结果前相应字母填入表格中即可,共4分)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简表时 期表 现(特点)原 因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七十年代经济危机严重,经济地位下降 八十年代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受限90年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通过以上分析和研讨,请你对二战后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

11、作一大致概括?(1分)参考答案(如有疏误之处,请以课本为准)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 案CBABACCBDCADABDCCC二、判断分析题:19.刘芳同学选的B正确选A的张明:判断错误,土地改革的进行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选C的陈功:判断错误,农业合作化的进行发生在1953-1956年左右选D的王雪:判断错误,“大跃进”的进行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给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大跃进”发生的时间与图片中也不相符三材料解析题(共19分)20.思想主张变化:师夷长技以制夷、 三民、 民主和科学历史事件名称: 戊戌变法、 辛亥、 新文化21.极

12、大促进了手工生产向大工厂生产的发展和转变(2分)(三大潮流中各举符合题意要求的1例,并简要说明,即可得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潮流:如美国南北战争;或俄国农奴制改革;或日本明治维新(1分)国际工人运动潮流:如以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或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或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1分)民族解放运动潮流:如1857-1859以章西女王等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 (1分)(答案不必拘泥于以下文字,只要紧扣下面两个层次,即可酌情得分.只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多得1分)牛顿等科学家通过开创性劳动创立的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分)科学家的科学发现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而有力推动了社会进步(1分)22.藐视一切艰险、克服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1分)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分)指的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2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分),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1分)四、探究与实践(共7分)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