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399996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9年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9年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9年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9年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达州市2009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75分)第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9.有关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D.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10.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B.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11.据报道,2009年6月底,达成铁路扩能改造工

2、程完工,行车速度将大大提高。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轨太近容易被吸进铁轨,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高速行驶的列车与人之间的A. 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B. 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 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 D. 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12.如图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13.图甲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若如图乙所示,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A端上升C.不能平衡,B端上升D.无法判断14.电阻R1的阻值为10,将它与R2并联后,总电阻为5,若将R1与R2串联,则总阻值为A.20 B.15 C.10 D

3、.515.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N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C.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D.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16.在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同时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同时变小第卷(非选择题共51分)五、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空1分,

4、共20分)25.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传播的。26.右图是小磊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_(填“近视”或“远视”)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用的镜片是_透镜。27.一个重12N,体积为800cm3的小球,用手抓住将它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N;松开手后,小球将_(“上浮”、“下沉”、“悬浮”),此过程中小球受到水的压强_(“变大”、“变小”、“不变”),浮力_(“变大”、“变小”、“不变”)。(g取10N/kg)28.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粘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转动过程中带上了_,具有_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29.安全电压是

5、不高于_V的电压;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由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引起的,我们用_来辨别火线;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能直接去碰触电人,应当赶快_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将电线挑开,使被触电人迅速脱离电源。30.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物质_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在第6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状态。31.现有“220V 100W”的电灯泡一只,若将它接在家庭电路中,通过该灯泡的电流为_A;若将它接在电压为“110V”的电路中,该灯泡的电阻为_(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实际功率为_W,消耗1kWh的电能可供它连续工作_h。六、作图题(本题2小题,共6分)32.(3分)

6、如图所示,当小球从A点经过B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作出小球经过B点时所受重力示意图。33.(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你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七、创新设计与实验探究(本题2小题,共12分)34.(5分)小燕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测出河中沙子的密度,她将样品带到学校,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_,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中分别放入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将沙子倒入左盘中,在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结果如右图所示,沙

7、子质量为_g。(3)将左盘中的沙子全部倒入量筒中,轻敲筒壁,使沙子表面_,读出其体积为30cm3。(4)计算出沙子密度为_kg/m3。35.(7分)在学习“串联电阻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关系”的时候,小强和小刚利用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20 1A)、两个定值电阻(5 10)、电压表、电源等器材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图。(1)根据电路图,请你在上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连接好(导线不允许交叉且电流表的量程选取适当)。(2)请你根据电路图分析: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填“A”或“B”)端。(3)上表是小强和小刚在这次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8、请你根据他们三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4)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下面哪一种情况?_(只填字母序号即可)。A.滑动变阻器某处断路 B.只有R1被短路C.只有R2被短路 D.电压表的某一个接线柱接触不良(5)在这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八、综合应用与计算: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过程,只写结果不得分(本题2小题,共13分)36.(5分)节能是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同一辆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与行驶速度的快慢是否有关呢?端午节期间,小明乘坐爸爸的汽车由达州去成都,于是他决定借此机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他们

9、去时走高速公路,回来时走318国道,得到了下表所示的数据。目的地项目去成都回达州平均速度(Km/h)9050里程(Km)415380耗油量(L)3138(1)分析数据后,小明觉得这与他事先的猜想相吻合。你认为小明的猜想应该是:_。(2)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180km,求:汽车行驶的时间为多少?若该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60kW,效率为30%,则汽车发动机所做的有用功为多少?37.(8分)如图甲所示是两电阻R1、R2各自的U-I图线。求:(1)电阻R1的阻值为多大?(2)如果把R1、R2两个电阻串联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求:电阻R2的电功率。电阻R1、R2在1min内消耗

10、的电能之和。达州市2009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说明:考生如有其他正确答案,请参照本意见酌情给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共24分)1、C2、A3、D4、B5、B6、A7、B8、D五、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25、 琴(琴弦的振动); 空气26、 近视眼; 凹27、 8N;下沉;变大;不变28、 电荷;吸引轻小物体29、 36V;测电笔;切断(断开)30、 甲;80;固液共存31、 0.45A;484;25W;40h六、作图题(共6分)32、准确标出重力的作用点1分,力的方向1分,在箭头旁标出“G”1分

11、。33、本题画出反射光线给1分,标出反射角大小给1分,画出折射光线给1分(其它合理作图方法,酌情给分)。七、创新设计与实验探究(共12分)34、(1)零刻度线上(“0”刻度线上)(1分)(2)72g(1分)(3)水平(相平)(1分)(4)2.4103kg/m3(2分)35、(1)正确连接每根导线各得1分(2分)(2)A(1分)(3)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1分)(4)D(1分)(5)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填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填改变电压均给全分,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2分)八、综合应用与计算(共13分)36、(1)同一辆汽车,每百公里耗油量与行驶速度有关(1分)(2)解:由

12、V=St得汽车行驶时间t =S/V=18090/h=2h(2分)由P=Wt得汽车发动机做的总功W总=Pt=60103W23600S=4.32108J (1分)又=W有/W总100%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W有= W总=4.32108J30%=1.296108J (1分)36、解:(1)在R1的U-I图线上取一点(可任意取点,只要答案正确均给分)当U1=4V,I1=0.2A时,由I=UR得R1=U1/I1=4V/0.2A=20(2分)(2)在R2的U-I图线上取一点(可任意取点,只要答案正确均给分)当U2=5V,I2=0.5A时R2=U2/I2=5V/0.5A=10(1分)又R1、R2串联接入电路通过R1、R2的电流相等,即I=0.1A,由P=UI=I2R得P2=I2R2=(0.1A)210=0.1W(2分)由W=UIt=I2Rt知:W1=I2R1t=(0.1A)220S=12J(1分)W2=I2R2t=(0.1A)210S=6J(1分)W总=W1+W2=12J+6J=18J(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