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XX县区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398062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吉林XX县区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吉林XX县区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吉林XX县区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考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吉林XX县区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考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吉林XX县区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考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吉林XX县区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吉林XX县区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考察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XX县区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考察报告 吉林xx市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考察报告最近我们到XX省xx市去考察了他们开展“离职锻炼、建功立业的活动。xx市市委为了实施“工业立市、农业兴市、民营富市、开放活市、强城带市的五大战略,提出“离职锻炼、建功立业的新举措,重点是要求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按规定去招办、领办、创办、协办民营企业。xx市开展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活动一年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狠抓落实,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踊跃投身于这项活动,成效比较显著。参加首批离职锻炼的1339名干部,除因病等情况的25名同志外,都落实了开展工程。经年终考核验收,全市共评选出优秀

2、干部20234人,完成任务的合格干部1222人,没有完成任务的仅11人。这些同志在创业实践中不仅提高了素质和能力,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3年全市提高收入1250多万元,多创税收32023多万元。同时通过离职锻炼干部的工程带动,直接安置4457人就业,间接拉动8811人就业。xx市市委组织开展的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活动,经历了一个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过程,得到了市直机关、乡镇干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也得到了省和xx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xx市开展的这项活动在xx市有关会议上介绍了经验,省委组织部到榆树调研后,对这项活动给予了较高评价,外省市先后有

3、20多个单位到xx市进行考察学习。 一、根本经验。 1、加强领导。xx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为领导小组组长的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总体负责这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在具体活动中,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经常深入基层进行专题调研,强化工作指导;屡次召开会议对这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提出具体要求。各部门、各乡镇切实强化对活动的组织领导,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负责,把各环节的工作落到了实处。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能够认真履行工作职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对全市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提高认识。xx市开展的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活动是

4、一项新的工作,干部群众对此比较关注。因此抓好这项活动,统一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活动之初,各部门、各乡镇都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作为抓好活动的重要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他们针对“三怕心里,即:怕分散人员力量,影响职能工作;怕分两批离职人员不好安排,工作难度大;怕干部离职后找不到工程,影响活动效果。各级党组织在市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督导下,采取召开会议、学习文件、谈心谈话等形式,积极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帮助大家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使全市各级干部对这项活动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开展这项活动,既符合上级精神,又符合榆树实际;既有利于提高干部领导经济工作能

5、力,又能够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开展;只要科学安排,不仅不会影响职能工作,而且有利于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效劳职能。通过统一思想认识,干部参与“离职锻炼、建功立业活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多数单位干部的报名和立项工作进展得都比较顺利,出现了干部踊跃报名,争先参加首批离职锻炼活动的喜人局面。 3、政策得当。他们的政策规定。全市市直、乡镇机关干部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在岗干部,都属于这次参加“离职锻炼、建功立业活动的人员;市公检法、工商、税务、技术监督,市直机关和乡镇主要领导不参加此次活动;此次离职锻炼周期为二年,每期一年,每年安排二分之一人员离职锻炼,从2023年3月1日起至2023年3月1日止;

6、干部在离职锻炼期间,其身份、职务、工资、待遇不变,不影响正常的职务晋升和职称评聘;干部离职锻炼期满后回原单位工作,原分工不变;本人要求继续兴办经济实体的,组织予以支持,并继续享受离职锻炼政策;干部在离职锻炼期间与原单位工作完全脱钩;干部在离职锻炼期间要照章纳税、守法经营,不得以权经商;干部离职锻炼期间,所经营的工程需要资金扶持的,可用本人工资帐户担保,由联社按规定提供一定数额贷款。 4、措施到位。乡局级领导干部在离职锻炼期间,每人每月需交150元保证金,锻炼结束时,经考核完成2022元税金的,年终考核时评为称职档次,将保证金返还本人,其它干部在离职锻炼期间,每人每月需交20230元保证金,锻炼

7、结束时,经考核完成1500元税金的,年终考核时评为称职档次,将保证金返还本人;对带动群众增收奉献大、安置就业人员多、上缴税金额度大的有突出奉献的人员,年终考核时评为优秀档次,给予奖励,并优先提拔使用;对没有完成纳税任务者,年终考核时评为不称职档次,保证金不予返回,并在全市范国内进行通报批评;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各单位一把手是此次“离职锻炼、建功立业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做到对本单位离职锻炼人员 进行跟踪管理,定期调度、随时督查,每月抽查一次,半年召回述职一次,年终进行全面考核。 二、几点启示1、提高素质。提高了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工作能力。干部离开机关单位直接进入市场经营,通过

8、感受市场、适应市场、驾驭市场,亲身体验创业的艰辛,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大家对开展市场经济的认识新了,开展意识和竞争意识强了。多数干部觉得,自己常年在机关工作,感觉不到经济工作的复杂性。通过活动,一局部经济能人在生产实践中找到了全身心参与市场经营的好时机,才华得到了尽情展现,对自身价值也有了一个全新认识。 2、转变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转变了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开展活动以前,有些干部习惯沿用方案经济模式,官僚主义作风还比较明显,对群众的感情不深,不了解群众疾苦,不为群众办实事,致使党群干群关系不够融洽。活动后,干部走出机关,与群众一起创业,拉近了干群关系。正如有的干部说的那样,“这次我们走

9、出机关大院,和群众一起办企业、上工程,与群众一样摸爬滚打,跟群众一同接受经济大潮洗礼,就逐渐淡化了与群众的身份界限,群众也和我们把关系贴得更近了。当地群众都说,现在干部的作风确实转变了。有些行政职能部门的离职锻炼干部,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行政管理部门优质高效效劳的重要性,他们都表示,回到机关后,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恪尽职守,努力工作,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搞好效劳。 3、效劳经济。淡化了官本位意识,强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他们通过离职锻炼干部创办、领办民营企业,使广阔群众进一步认清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形成了浓厚的经济气氛。由于多数单位都需要帮助离职干部寻找新的工

10、作岗位,客观上就将全市各方面的注意力都吸引和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主战场。从单位看,多数部门抛开自身利益的小圈子,主动服从效劳于全市经济工作这个大局,形成了千枪一孔抓经济的局面。从个人看,许多干部、特别是经济能力较强的同志感到,真正的人才不一定非要挤在机关单位,关键是要看哪里更适合自己开展,在商海中拼搏,也许会更有前途。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村经济开展。间接地拉动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增加了就业岗位,维护了社会稳定。 4、提高效率。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开展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活动后,机关单位在职人员减少了,工作压力相对增加了,为了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许多

11、在职干部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大大加强,他们改变了过去轻轻松松、按部就班的工作习惯,作风扎实了,效率提高了,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团结、务实、精干、高效的新型机关形象,一些市直部门针对局部干部参加离职锻炼的实际,及时调整了科室设置,建立并实行了科室工作互联制度,使职能进一步强化,保证了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几点建议全民创业、万事开头难,但并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举。xx市机关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积极参与全民创业,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使我们得到了启示。我们必须不畏艰难、义无反顾、只争朝夕,开拓全民创业之路。 1、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要按干部总数的20的比例像xx市的干部那样离开机关,率先垂范做表率,深入市场经济第一线,开展全民创业,发奋图强、拼博进取、有所做为。 2、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后备干部要百分之百的离岗,投入到全民创业的大潮之中,先声夺人,切实发挥领头雁的作用,起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直接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百炼成钢、有为有位。 3、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三门干部要百分之百离岗踊跃投身全民创业这项提高素质和能力的活动中,走出机关,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做奉献、创业进取、提高自己,建功立业,实现新的人生价值,大有作为。中共xx市委政策研究室二oo四年三月十八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