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39473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及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引号的用法。2细细品读课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3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搜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3词语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回顾1 听写生字词。2 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二、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1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

2、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2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1)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2)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3交流讨论。(1)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2)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3)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4转换角色想象。组内交流: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5朗读体会感情。6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

3、定)三、欣赏玩出的名堂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2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3交流讨论:“小人国”指的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4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5 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四、交流玩中收获1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3、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4、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五、替换朗读、理解引号课文中对小人

4、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1引导学生说说“小人国、居民、玩具”在课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2让学生把“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和文中的“小人国、居民、玩具”进行替换,朗读。(通过朗读感悟用“小人国、居民、玩具”比用 “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更加生动、形象、有趣,从而让学生明白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六、教师总结小结: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

5、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同学们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可以交流交流。七、作业设计小练笔: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岳春霞在上这一课时,我想孩子们很是感兴趣,试想:都是八九岁的年龄,谁不喜欢玩呢?可是,能在玩中出了名堂,并不是很简单。 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因此在教学时我把“玩”与“名堂”紧密地联系在

6、一起,提出“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这个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地创造机会,大胆地让学生表现自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如课文的导入时的谈话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同学们都喜欢玩,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基于孩子思想过于严谨,所以看法都相对单一。而在课文理解方面,因为内容不是很深奥,所以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学生可能“不屑一

7、顾”,不以为然。尊重个性,那又如何照顾全体呢?该如何去把握?所以在指导方面,我比较注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学生对列文虎克的磨镜片的恒心赞赏,就让他们读出赞赏的语气,学生对列文虎克很钦佩,就让他们读出钦佩的语气,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提升。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阅读小资料,进一步领会许多发明和创造都是“玩”出来的,鼓励孩子们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交流自己日常的玩中有没有发现,让学生回归生活,孩子们畅所欲言,此时我安排学生进行小练笔,把自己玩的过程写一写。课后发现多数学生基本能把玩的过程写出来并有所收获。总之一句话,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课堂,老师的任务是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过去老师主动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开掘与培养,让学生在学生中掌握、认识和发现知识,并在深入地探究中获取学习的乐趣,养成敢于尝试、追根问底的科学精神,而学生自主与合作意识,也将会因为我们探究的逐渐深入而相得益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