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394168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句容市河滨路小学 陈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泥塑教学属于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泥塑教学将学生学习中的符号活动、观念活动、物化活动和造型活动集于一身,它以其感人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打动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使学生获得快乐和满足,这对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审美水平有着潜在的积极作用,另外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素质。而在实际教学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地都很喜欢玩橡皮泥,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更喜欢玩,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喜欢用橡皮泥来做东西,而且对用橡皮泥来做东西有一种畏

2、难情绪,不知从何入手?不知怎么创造?那么如何以泥塑作为手段来表现孩子们独特的设计,由此激发学生“爱玩泥”的天性,让他们在无忧无虑,兴致勃勃的玩泥过程中,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使学生受教于其中,美育于其中,也乐在其中,不知不觉中,达到提高儿童的审美素养、陶冶和培养他们高雅的审美意识之目的。创造美于自我,施洁净于人心。第一、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所周知,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早在9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制造和使用陶器了,在世界上素有“瓷国”的美誉。现代陶艺在我国直到80年代才初显轮廓。它是土,釉,火的综合体体,有着自己的语言,有着自己的哲理性,

3、是现代艺术创新观念和科学技术的结晶。通常它是一个国家经济,文化,民众素质等综合国力的体现。在当代艺术的诸多方式中,现代陶艺是唯一兼具原始性、现代性和公众性的一种艺术方式,已经越来越被世界所认可。让学生在泥土中走进泥塑世界,全面了解泥塑。泥塑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魂宝,通过泥塑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可以把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双手变成现实,并从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如上有趣的罐和壶一课时,让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式瓷壶和罐及相关资料,并完成一份介绍材料(1.是什么壶?什么是罐?2.是什么材料做的?3.是怎么做的?4.可以用来干什么?5.你还了解到关于它的那些知识?)。课上

4、,当学生们进行小组交流时,教室里一改往日的平静,学生们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有的介绍起景德镇的陶瓷,还煞有介事地考考大家:“你们知道陶瓷的英语是什么吗?”在大家的一阵疑惑后,他一脸自豪地揭晓谜底:“那就是china,因为中国是个陶瓷大国,出产的陶瓷闻名世界。有的举起带有申奥标志的中国结陶瓷挂件,并娓娓地向大家述说着中国结艺的历史发展过程。并相互传阅从网上下载的图片资料;有的介绍了泥塑,泥塑形成南北两大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的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泥人张”指天津泥人张长林,是泥塑世家,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子。其子张兆荣、孙张景桔继承祖业,为中

5、国彩塑艺术作出贡献。惠山泥人分两类:一类“泥耍货”供儿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其造型丰满活泼、浑厚简练,色彩明朗热烈,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另一类为“手捏戏文”,主要塑造戏曲人物。这类泥人很注意神态刻画,造型适当夸张,表现技法精练,色彩纯朴、深厚,实有江南地方特色。整堂课,学生们情绪高涨,积极的投入到美术的学习中去,短短的三十五分钟内学生们通过合作与交流和教师的适时点拨,不仅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书本知识还加深了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第二、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培养学生对泥塑的兴趣。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现,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6、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学生大量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留心观察感受身边的事物,带他们走进大自然接近生活,那么学生做起来就比较容易多了。如:我教学生香甜的水果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带来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然后再让大家才谜语,引起他们的兴趣,(它的样子圆圆的,头上还有一顶小帽子,着色有的是黄黄的,有的是红红的,秋天它会笑的裂开嘴,里面是珍珠一样红的籽,甜甜的,酸酸的,太好吃了),大家猜是什么?最后让学生夸一夸我最喜欢的水果,从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特别之处找出来,大家回答的都很积极,因为是他们喜欢的,所以水果的特点抓的很好。最后用橡皮泥做出来,大家做的都不一样,而且做的有兴趣,别具一格,这样同学们就会

7、喜欢用橡皮泥做东西,并产生了兴趣。第三、培养学生的五官对泥塑作品的感悟能力,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着重加强泥塑教学,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这也是最近几年所说的“视觉文化”,用孩子们的视觉经验来开拓自己的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我在教有趣的鞋一课时,我先通过法国雕塑家罗丹大师的圆雕和浮雕作品,让学生来感知什么是圆雕?什么是浮雕?当学生看到艺术大师的作品时,异口同声的说:“哇!好美呀!”我又出示了一些学生的立体泥塑鞋子作品,还有浮雕鞋子作品,还有我从网上下了一些泥塑鞋子作品,最后我让学生说出这些鞋子怎么做的?用了什么方法?怎么样装饰的?有哪些奇思妙想?这样学生的思路打开

8、了,有了一定的视觉经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很好的发挥出来了。第四、 沟通科学学科,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热爱科学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发展,没有一定的科学素质是万万不行的。因此我充分挖掘美术与科学互通的内容在让学生了解一定科学知识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泥塑蜻蜓、我制造的车、昆虫、叶子上的小血管等泥塑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如教学六年级我制造的车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目前车子制造的状况,掌握有关图书资料(目的了解科学,探索科学),开课时先欣赏国

9、际汽车博览会中一个个设计精美的汽车,并听这些汽车对自己独特之处的介绍(课件制作),然后让学生自由组成几个集团公司展开讨论;你认为现代人需要何种汽车?再传授设计方法,最后小组合作创作。通过对目前汽车制造状况的了解,再从大量的动、植物自然景观,到飞机、汽车等人造物体,甚至许多卡通形象,给学生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一个个既具有一定科学原理,又别具匠心的作品跃然纸上。第五、通过学生喜欢的卡通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上卡通明星总动员一课,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特征、性格特征,尔后讨论:喜欢两者中的哪一个?为什么?在43名学生中有9名喜欢猪八戒,34名喜欢孙悟空,喜欢的理由:猪八戒

10、胖乎乎的很可爱,爱吃西瓜、爱睡觉,有时做事很好笑,性子急却很善良,心肠好;孙悟空能降妖怪,大闹天宫本领大,喜欢吃桃子,猴子很调皮,却很可爱,能保护唐僧,等等。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又让学生选择: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做像“猪八戒”和“孙悟空”两类人中的哪一类?结果愿意做“孙悟空”式的人有35名,愿意做“猪八戒”式的人有8名,双方各自选派代表,分角色进行辩论:做“猪八戒”式的人好或是做“孙悟空”式的人好。学生们在你来我往的唇枪舌战中各不示弱,各自例举做“猪八戒”或“孙悟空”式人的种种优点好处,批判对方的不是。在上述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再小组交流学习其它卡通形象“米老鼠”、“唐老鸭”、“黑猫警长”的特征。这样

11、的教学,教师是一个“听者”与“旁观者”,而学生是“活动者”、“辩论者”和“评价者”,充分拓展了作品本身的美,融生活教育于课堂,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内涵,使学生在合作争议中得到了较好的审美感受,张扬了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最近放假在家里带孩子,我想让他多动手,就拿出橡皮泥,让他照着书上的做,谁知人根本不听,手不停的打我的手,嘴里说着:“你起来!你起来!我自己做奥特曼。”我心想好,我不问,看你怎么做?不一会儿,人家奥特曼已经做好了,还做的像模像样,由此可见,一些卡通人物卡通故事也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第六、积极评价,促进发展。(1)学生白评互评。学生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的收获和成

12、果进行评价,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创作意图。学生互评是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在同桌间、小组间或全班之间,以儿童自身的眼光来评判他们自己的学习表现和创造成果,促进人人参与,提高学习效率。(2)多元化的激励评价。积极的评价会激起学生对探究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冲动,增强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轮的探究与创造中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是全面的和个性化的。全面的评价就是从各角度去评价学生,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其一,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对完成的作品画上一颗到三颗“星星”,以表示作品达到的水平。这样就成了学生单独的自我评价,结果大多数同学都画上了三颗星星,

13、都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最棒的,缺乏了与其他同学之间对作品的优劣比较和合作性的评价。因此可以采取小组内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三结合的方式。小组内互相评议作品,再商量确定每一张作品可画几颗“星星”,教师则是点拨评价为主,给学生作品提出打几颗“星星”的建议,让学生自我分析,再作自我评价,画上作品能得到的“星星”级别。其二,对学生展示的作品评价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的上前讲评,缺乏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交流,缺乏教师对作品的评价。因此可让学生在评价某幅作品时,让评价者与作者面对面交流,这样,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多人的相互合作交流式评价。而教师对学生作品的指导性评价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观。没有教师心灵的参与,课堂就会像没有雨水的春日,燥寒而缺少滋润;没有教育实践的参与,教育研究就会像行将干涸的一潭秋水,沉闷而无活力。总言之,美术教学改革目前还刚起头,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的疑难和及待解决的问题,我坚信,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在不久的将来,就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