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素质与课堂教学能力(过).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39384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教师素质与课堂教学能力(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教师素质与课堂教学能力(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教师素质与课堂教学能力(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教师素质与课堂教学能力(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教师素质与课堂教学能力(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教师素质与课堂教学能力(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教师素质与课堂教学能力(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教师素质与课堂教学能力刘文广“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人才之本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殿堂,课堂教学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战场。不可否认,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得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正是由于这种完美结合的统一,学生掌握了知识,这个过程是发展智力,增长创造才能的过程。既然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头等来源,然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举足轻重,肩负着为祖国四化建设培养、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不难想象,一个教师若不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即使有很好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却不可能搞好教育教学。当然,有了良好的思想素质,而没有较强的业务素质

2、和教学能力,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也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可见,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起决定作用,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因此,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就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对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谈些浅陋之见。 何谓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呢?我认为,教师的素质就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具有的特性。即指教师的思想素质(包括政治道德品质)和业务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而教学能力就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技术本领。即指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包括组织教学,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艺术)。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的思想法、技能法、艺术性的表现。 初中物理教学,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学生有了兴趣,教师应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积极的能动作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要在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转化上下功夫,不断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下面从三个方面进一步论述本文的观点: (一).奉献爱心:教师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物理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师素质的首要是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爱就是理解,首先应当理解教师自己,明确自己肩负着“传道

4、、授业、解惑”培养人才的重任。从高度认识看,误国人才,误人子弟就是一种犯罪。因此,教师只有原为教育教学奉献爱心,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有望。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工作会有责任感,会上好课,专业会有贡献。可以说,没有热爱就没有责任感。有了责任感才体现了热爱。我认为,教师思想素质高低的主要标志是看他是否满腔热诚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当然,一个人的责任心是由主观意识(包括自己的认识、愿望和政治、品德修养)和情感(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跟学校的制度、管理、领导方法等有关系)所决定的。教师良好的思想素质,具体表现为教学积

5、极性高,责任心强,对学生的挚爱,对课堂教学的高度重视。不无故旷课,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完成教学任务。绝不能因故而随意压缩教学内容或未完成当堂教学内容就草率收兵,违反教学规律的不负责的教学都是思想素质差的表现。 教师的精神面貌很重要。教学中,教师应当有良好的心境。只有对教学充满信心和乐观,授课才富有热情和激情,才会给学生带来美好的情感。“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因此,愉快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人师表至关重要,教师的言行必须是学生的楷模。否则,学生一旦对一个教师反感,必将反映到对该教师所任学科的无兴趣而厌学。可见,教师没有“热爱”,教学不可能成功。提高教学质量也只能是一句空

6、话。所以,教师良好的思想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是搞好教学的第一环。 (二).认真备好课:教师了解掌握学生情况,理解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依据,是根本的保证。一个物理教师的根本任务是要把物理课教好。要教好课,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的制作和课前演示)。备课主要包括备学生,备内容,备方法,备实验。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教师的任务应该是一个良好的辅导者。激起学生的首创性和探索性。”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完整的教学计划。使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是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课堂如战场。任何

7、时候,教师都不能打无准备之战。认真备好课,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就能不脱离教学规律,就能科学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总之,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是一个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标志之一。 当然,教师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没有高于教学教材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做指导,就不能高瞻远瞩,就不能把握教学要求的深浅度,对学生创造性地,新颖的见解将无法做出认可,也难以培养出尖子生。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在教学时间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能根据教学实际不断地完善自己原来设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计划,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便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比如,在设计电压一节的教学过程,

8、拟定课时教学计划时,应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根据“电压”在电学中的地位与本节教材的特点确定教学要求。“电压”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也是初中电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学习和理解其它电学概念和规律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初中生感到最抽象,最难理解的概念。限于初中学生的能力,知识。教材中并没有给“电压”下严格的定义,而只是通过电压的作用给出“电压”的初步概念,然后再由功能原理进一步说明电压的实质、意义和单位。最后介绍电压的测量。因此,教师不要任意拔高要求,其教学要求只需:理解电压的初步概念和意义及了解电压产生的原因;明确电压的实质,即产生电压知道电流做功与电压。电量的关系和电压单位的规定;

9、明确伏特表的作用和初步掌握它的使用方法。二、根据学生心理与学生已知的基础知识结合教材特点选择主要的合适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虽然日益占有主导地位,但具体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的特点。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能使学生获得感性的材料,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理论、书本知识、实际事物和学生已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结合恰当比喻,对比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物理规律,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深刻的物理概念。同时能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易于接受和巩固。所以,“电压”教学,主要运用的教学手段为演示实验和板图。主要教学方法是借助比喻,对比的方法和启发发现法

10、。 三、根据教学规律结合初中生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过程确定新课教学步骤。总体而言,电压教学可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阐明电压是产生电力,形成电流的原因,即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阐明电压是电力移动单位电量所做的功,即电压大小等于电路里每通过1库仑电量时电流做功的焦耳数;阐明伏特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三个演示实验:实验一、利用胶管连接两根玻璃管制成的连通器(配有一个夹子作为阀门)如图(一)所示,说明水流的形成。(演示无水压,有水压与阀门关系的三个实验)实验二,利用如图(二)所示的电路说明电路里电流形成的条件及保持电路两端电压的原因。实验(三),利用如图(三)所示的电路说明电流做功跟电压的关系。(改变电池个数来改变电压。观察电灯的亮暗程度,安培表的示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