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教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39182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爷爷和小树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爷爷和小树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爷爷和小树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爷爷和小树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爷爷和小树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爷爷和小树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爷爷和小树黄河路小学 李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教学过程:一、课前展示:1、学生齐背古诗:悯农、鹅、静夜思、画2、认读生字: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棒啊!古诗背得一首比一首好! 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认字本领,看看同学们还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出示生字卡片:爷 棵 到 给 穿 暖 冷 开 伞 热学生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二、导入:1、师:小朋友的表现可真了不起啊!古诗背得好,生字认得准!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位朋友。(屏幕出示:爷爷图)这是

2、谁呀?(生:爷爷)板书:爷爷指导爷的写法:撇、点、撇、捺、横折钩、竖师:看看,爷爷什么样?(白胡子、白头发)(屏幕出示:小树图)这是谁?(生:小树)板书:小树师: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树?(绿绿的、可爱的)板书:和师: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大家想知道吗?三、初读课文:1、学生第一次读文师:把书打开,自己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要用手指着,读准每一个字。2、学生第二次读文小朋友3、指名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读4、教师范读5、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再读课文6、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一说四、精读课文:(一)爷爷是怎样帮助小树的?1、出示文中第一幅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大家说得真好!(出示

3、:图文)谁能来读一读文中的句子?2、指名读3、“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屏幕出示:包裹小树的稻草闪动的动画4、屏幕出示:暖和的_师:想一想,还能说暖和的什么?指生回答5、指导朗读。 屏幕出示:第二段文字与插图引导学生想象情景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学生评价读师范读再练读指名朗读(二)小树是怎样帮助爷爷的?1、出示文中第一幅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图文)谁能来读一读文中的句子?2、指名读3、指导朗读。4、“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5、屏幕出示:绿色的_指生回答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屏幕出示:春天到了,爷爷给小树_,小树_。秋天到了,小树给爷爷_,爷爷_。学生进行说话训练。2、学

4、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学生自由表达六、总结是的,只要我们对小树好,按时给它治病、穿衣,小树也会回报我们的。它能够为我们遮挡炎热的阳光,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等。不仅对树,对任何一种事物,对人都是这样。只要你对他们好,你就会得到回报。记住有付出才有回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爷爷那样保护校园的每一棵小树,爱护身边的每一棵树木,那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城市就会像你们画上的那么美!爷爷和小树教后反思黄河路小学 李艳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从冬天和夏天两个方面写了小树与爷爷的关系:爷爷帮助小树,小树回报爷爷,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

5、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而且配以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一、注重朗读和感悟。崔峦老师在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全国研讨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学生朗读的形式多,有自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评价读、教师范读、比赛朗读、学生齐读等,读的时间长,读的效果好,在阅读实践中培养了语感。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借助拼音初读课文,第一遍朗读的时候,让学生自由朗读,可学生齐读了课文(这在一年级起始阶段很正常),有

6、些学生只是跟着那些程度较好的孩子读书,并没有自己指着书认真朗读,于是我又让学生读了一遍,这一遍效果还可以,紧接着我又让学生同桌互读,指名朗读。这一环节的读主要是读正确,字音读准、不掉字、不添字。但是朗读训练与指导时,除了要让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还要求学生最好能读出恰当的节奏与重音,这些要求都要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中来实现,通过朗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根据这个要求,我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时候,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实现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练读过程。我觉得对于第二段的理解与朗读指导,时间是充裕的,学生能在课内从读不通顺到读出感情来,足见读的指导是

7、到位的。然后再教学第3段的时候,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内容,并能将朗读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第3段,费时少而收效大。二、借助插图,帮助理解文章内容,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在上课之初,分别出示“爷爷”和“小树”的图片,让让学生观察,说一说这是“爷爷什么样”,“ 小树什么样”,孩子们纷纷说出:爷爷长着白胡子,拿着扇子在喝茶。小树绿绿的,高高的,直直的,特别可爱。之后,在教学课文的过程中,我也是先出示文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图上画的什么

8、。之后,再出示文中相应段落,进行朗指导。这样,直观形象的插图就能帮助学生把课文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文中“暖和的衣裳”及“绿色的小伞”各指什么?如不结合插图,学生很可能只会联系生活里的衣服及小树的概念去理解。但是学生看图后,就明白了“绿色的小伞”指的是小树的树冠,“暖和的衣裳”就是一些稻草或草帘。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三、本节课中存在的不足1、比如对生字的教学,我应该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记汉字。而我的教学方法单一,只

9、是让学生读读生字的读音,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多采用齐拼、齐读的方式,而没有落实到人头上,能力较强的孩子很快掌握,而能力较差的孩子依然没有掌握生字的结构以及记忆的字法。没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如这个“伞”字的教学,我就应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样,就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使学生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2、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情不了解,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不利,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而我也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去吸引孩子的眼球。还有,课堂教学中没有关注更多的孩子,这与我自身的一些教学技巧有很大的联系,自己对低年级的孩子特点,对低年级的教学把握得不是太理想,这是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以培养习惯为重要任务。低年级课堂教学,我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活泼生动,动中有序的学习氛围。对于一年级学生,抓好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