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赏识理念贯穿英语口语教学.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391752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赏识理念贯穿英语口语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赏识理念贯穿英语口语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赏识理念贯穿英语口语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赏识理念贯穿英语口语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赏识理念贯穿英语口语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赏识理念贯穿英语口语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赏识理念贯穿英语口语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赏识理念贯穿英语口语教学海南省国兴中学 汤锡美- 许多学生学说英语时,总是怕说不好或说错了惹人笑话,因而很多时候都不敢开口说英语。众所周知,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的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态度对待孩子从零开始学说话时的每一点进步,从不抱怨孩子说得慢说得不准,反而不断地鼓励、赞赏孩子。最终每个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而且越说越好。这一教育方法,就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蕴含了世界上最快乐、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那就是所有的父母都百分之百地相信孩子最终会说话。这种教育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只问播种、不问收获,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整个过程充满了真诚的爱。英语口语教学中,不妨贯穿赏识理念,不

2、仅可以解决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的问题,甚至事半功倍,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笔者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实践赏识教育的尝试,与同行们共享。 一、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赏识理念的作用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真诚地关爱学生,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如果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能用赏识的教育理念关爱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就能发挥出以下作用:(一)、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研究、获取某种对象的积极态度或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生活的重要动力。作为基础阶段教学的英语教师,应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最初学习英语口语时,都有一种“愿被

3、老师肯定”的心理。因此在英语口语课上教师应时刻用赏识的眼光注视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位学生真诚的爱,保护学生的一切求知欲和尝试,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笔者2004年下半年负责高二(9)、高二(10)班两个班英语教学工作。一开始,笔者有意识地在班上用英语讲身边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时笔者趁热打铁:Do you want to speak spoken English as well as me? (Yes)Ok, if you like, I can help you to improve your spoken English.于是我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对每个组事先设定好

4、话题,利用每周早读时间开展说英语活动。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笔者以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赞赏,有时还会拍拍学生的肩膀。这时学生从教师的举手投足中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切,对学生能力的肯定和进一步的期待,体会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就会逐渐消除用英语口语交际的胆怯心理;学生从教师的眼光中得到了真诚的肯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成了真正的朋友。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喜欢上英语课,英语口语课堂就成了学习的乐园。 (二)、可以让学生充满自信,敢于实践。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然而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有竞争就有成功和失败,所以失败也是

5、不可避免的,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仅仅因为某次的失败就垂头丧气、失去信心,学生什么时候才会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呢?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注视每位学生,给学生以信心,学生的自信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去注视每位学生,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自信心,怀着成功的信念投入学习,从而走向成功。 (三)、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才智。 教师要懂得教育

6、,不能一刀切,要懂得赏识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任何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加以赏识。爱因斯坦小时候曾做了一张糟糕的板凳,但那是他努力了多次的结果,爱因斯坦后来成了大发明家,可见爱因斯坦的潜力是巨大的。也许教师的一句话,会抹杀一个伟大的创举。所以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去注视每位学生,并正确引导学生的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才智。 例如:高二(9)班的一个男生,他似乎很不合群,少言寡语,上课很少举手发言,课后我及时找他谈心,鼓励他只要上课积极发言,就一定会学好英语。后来在课堂上,我总是用赏识的眼光去注视他,帮助他逐渐树立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他终于开始发言了,

7、不管他发言的质量如何,我总是给予鼓励,他找回了自信,把自己完全融入到集体大家庭,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能力,学习成绩提高很快。从这个学生中不难看到,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学生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学生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这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德曾经说过:“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生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的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中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比较强,接受能力也较强,而且善于模仿。只要学生敢于张口,那么提高自身口语水平

8、就不困难。学生现有的英语基础,大都来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做到正确的认识学生、评价学生,并逐渐形成“赏识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1、 赏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注视每一位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因此,我鼓励学生不要怕,胆子要大,只要他人听得明白,达到交际的目的即可。英语教学法创始人张思中先生曾经说过“学英语要胆大皮厚”,李阳老师也提倡“热爱丢

9、脸,欢迎挫折,享受痛苦;打击我吧!折磨我吧!侮辱我吧!冤枉我吧!”,无非是强调:要想学好英语,需要胆量大,脸皮厚,不要怕别人笑话。为了让学生在更真实的语境中锻炼他们的口语,笔者先挑选几个口语较好的学生和笔者进行对话。后来,其余的学生都表示愿意试一试。 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而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学生在课堂上因自卑、害怕、懒惰、等待等诸多心理因素,在课堂中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

10、,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更谈不上什么快乐英语。在教师赏识的眼光中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潜力的学生。教师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差异、甚至赏识差异。一个赏识的眼光、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满怀自信心,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前进,取得学习的进步。 2、 赏识学生,在教学中给每位学生创造运用口语的机会。 教师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密切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渠道,而课外活动是学生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增长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原动力,是能力形成的前提。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教师在备口语

11、课中要仔细选择话题,整体设计好口语课的过程。正视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引导。对不同程度学生提不同的问题,程度差一点的学生,可以提一些简单的yes 或no的问题,因为目的是让他们开口,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让学生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内容不限,新闻、故事、谚语、谜语、电影等都可以。例如:提问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一个问题: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若学生答不上,我们可以改成这样问:How many people does your family have? Three, four or five?(加上一定的手势)Your fam

12、ily has three or four people, right? Your mother ,your father, your brotherand you.这个学生就明白笔者想说什么并且很自然地进入笔者的话题。又如笔者拿起一本字典问一位学生:Do you want a dictionary? 如果说他还是不明白或是不敢开口,笔者就走到他的面前,双手捧出字典对着他问 Yes or no? 这时这个学生自然能回答这个问题。相反,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这样问: 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 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打开话匣子,充分发

13、挥。(二)、以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为载体,展开赏识教育。 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英语社交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都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给学生创设一个英语说话的场所,让学生自由结合,三五成群,随便地用英语交谈。如:相互打招呼,自我介绍,谈论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及朋友等等。教师应充分挖掘开展英语活动的素材,以学生所学英语知识为基础,通过音乐、体育、表演、手工等活动形式,以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的对话、儿歌、舞蹈、画画、猜谜等活动。教师应充分抓住:晨读、午间、兴趣活动课等时间,以英语活动为载体,

14、展开赏识教育,使学生把赏识的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不断树立自信心,体会成功的滋味。笔者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好要说的话题和要问的问题,熟悉它们,敢于开口,错了没关系,笔者会在旁边指导他们。为了适应赏识教育,我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自己开口,自由演说。于是笔者决定让学生当主角,自己则“退居二线”当导演,尽力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活动。 三、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贯穿赏识的理念应有的放矢 赏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交流的纽带,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运用赏识的理念关注学生时,要正确客观地分析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实际进

15、行表扬、鼓励。切不可赏识过多,否则学生会对教师的赏识无动于衷,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而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适当赏识,同时要多提新要求,克服不良习惯。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最终目地,并不仅仅是提高英语口语,还应让学生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 没有“说”,它便没有了依附的实体;没有“听”,它便失去了传播途径;没有“读”,它便难以形成记忆;没有“写”,更不能加以流传推广。因此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去听、去说、去读、去写,边说边听边读边写。不仅要求学生多读、多练,更需要教师用正确的方法,耐心地指导。只有“授人以渔”,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只有把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才会提高。总之,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给学生真诚的关爱,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给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走向成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会说会用,听语知意,才能走出说好英语的一片自由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