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统计管理制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039169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统计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产统计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产统计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产统计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产统计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统计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统计管理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统计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公司生产统计工作的管理, 加强各项生产数据的统计、 分析工作,以保证为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进度控制及成本核算及时、有效地提供相应的数字依据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统计工作的管理。三、职责3.1 生产部主管对生产系统的统计工作及生产计划工作行使日常管理。3.2 车间生产统计员负责本车间各项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3.3 财务部负责对生产统计员的业务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四、规定内容4.1 生产统计的工作任务4.1.1 按照生产部、财务部的工作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归纳、整理和分析。4.1.2 为生产车间提供准确及时的生产进度数据,以便

2、于车间的生产安排。4.1.3 为财务部提供准确及时的生产成本统计数据,以便于公司财务部进行成本核算。4.1.4 协助财务部完成产品物料消耗定额、计件工资方案的制订与修订工作。4.1.5 及时反映车间的问题及需要,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供生产决策参考。4.2 生产统计的统计范围主要包括生产进度统计和成本统计两大类, 具体涉及产量统计、 物耗 (能 耗)统计、考勤工资统计、生产效率统计等。4.3 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4.3.1 全面性:生产统计应全面地反映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进度、物耗、能耗、质量状况、考勤、工资计算等各方面的数据,便于公司领导全面地掌握生产状况。4.3.2 准确性:原始记录和统计数据

3、必须准确,不允许有“差不多”、“大概”之类的数据,更不允许有差错的数据。同时,统计人员妥善保管原始记录、报表和单据,以供备查和调用。4.3.3 及时性:生产统计人员应根据生产部、财务部的要求,在规定的时、地点、项目进行记录和统计,要求做到反映快、整理快、传递快,以便生产部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的高速生产,从而保持生产、计划和核算的主动性。4.4 各生产统计报表的作用及数据来源4.4.1 “车间实际生产日报表/汇总表”、 “瓦楞机实际生产日报表/汇总表”、“车间生产安排日报表/汇总表”、 “周生产 (入库) 计划进度表”、 “月生产 (入库)计划进度表”主要反映每日、每周、每月的实际生产情况及计划完

4、成进度情况,是制定下一阶段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对生产管理人员月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该类统计报表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工序、机台、人员每日产量的原始记录(即车间生产日报表 )和“产品入库单”) 。;车间燃料动力(燃气、用电)用量汇总表;胶剂(淀粉、硼砂、片碱、添加剂、贴面机成品胶)用量汇总表 “车间生产领用统计日报表”、“车间生产投入产出分析日报表”、“车间生产统计月报表”,主要是对各车间、各工序生产每个产品的物料耗用情况进行登记、汇总,是财务部核算材料成本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采购部制定采购计划、生产部制定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该类统计报表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各车间的领料单 、

5、产成品入库单 、各车间(工序)每日的产量记录和废品记录(即车间/工序日废品 、 车间/工序日产量记录单) 。4.4.3 “车间员工日工资核算明细表”、“车间员工月度工资核算汇总表”、“生产部员工考勤表”主要是依据公司 计件工资方案 对每个员工当日、 当月的产量工资、物耗奖惩工资、派工计时工资进行的计算和汇总。该类统计报表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一线员工每日的产量记录、废品记录、派工工时记录(即调剂派工单 )和员工每日实际出勤记录。4.5 车间物料流转管理4.5.1 车间与仓库之间的领、退料,按生产车间领(发)料、退料流程、办理。4.5.2 每道生产工序加工完毕,末道工序班组长均应对生产流程单认真并

6、流传至下一工序。各车间主管及各工序班组长负责对本车间、本工序生产流程单的填写进行督促和跟进。 统计员负责对生产流程单中填写的数量、品名、批次的真实性、准确性与车间每日记录的生产日报报表进行核对登记。4.6 废品及返修、返工管理4.6.1 各工序操作工及挑检员在生产过程应及时挑出不合格品,单独放置,并于每班下班前报请当班质检员对不合格品的状态进行确认。在质检员未确认和计数前,生产工序操作人员不得擅自作报废处理。4.6.2 当班质检人员应及时对各工序在当班生产过程产生和发现的不合格品的质量状态及责任原因进行确认和分类,做好相应状态标识。在统计不合格品数量后,填写“不合格品记录”。 “不合格品记录”

7、应依次经该工序主机手(或班组长) 、质检员、统计员、车间主管签名。4.6.3 经判定须退回上游车间(返工)的,由上、下两车间主管办理相关退料手续, 同时由发现工序的质检员在“退料单”上签字; 经判定为次品板的, 由挑出工序送往次品纸板库并办理相关入库手续及车间间的退料手续;经判定为废品的, 由挑出工序送往废纸库并与相关车间办理相关退料手续;经判定为返工、返修的,相关车间主管、班组长应及时组织员工返工、返修,原则上要求当班的返工、返修品当日返工、返修完毕。4.6.4 所有的废品及未返工、 返修品均不得计入产量 (即不计工资) 。 返工、返修后需经质检员再次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计入产量。对于所有的返工、返修品,车间统计员应做好数量统计,并进行跟踪。4.6.5 质检部应根据各车间的“不合格品记录”,综合处理后形成“纸箱生产质量日报表”,于次日上午10 : 00 以前上交生产经理。行政人事部将所有计算工资的原始单据、报表存档本制度为暂行生产统计管理制度,解释权归公司生产部 本制度经总经理核准后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