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39147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开发)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若干理论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力资源开发)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若干理论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力资源开发)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若干理论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力资源开发)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若干理论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力资源开发)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若干理论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开发)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开发)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若干理论问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第一部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若干 理论问题第一节因人设岗与因岗配人-、因人设岗的利与弊1. 因人设岗的优点:(1) 发挥一些特殊人才的作用;(2) 减少一些战略人才的离去;(3) 使企业走上多种经营的道路,分散风险。2. 因人设岗的缺点:(1) 冗员越来越多;(2) 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3) 形成一种只能上不能下的不良风气二、因岗配人的利与弊1. 因岗配人的优点:(1) 减少冗员;(2) 提高生产率;(3) 有利于人才流动;(4) 有利于发挥大多数人的积极性;(5) 有利于人尽其才。2. 因岗配人的缺点:(1) 可能使一些人失去工作;(2) 可能使某些战略人才的离职。三、企业家的选

2、择企业的领导者应该选择因岗配人,但在 实施过程中,应注意:1. 鉴别出战略人才,以适当方式加以保留。2. 用发展的眼光去设立工作岗位。3人才流动时要特别关心离去的人员, 这样一旦需要,他们还可能又流回 来。第二节知人与善任一、什么是知人与善任(一)知人。在企业中知人主要包括以下 一些方面:了解他人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人的特长与优点了解他人的弱点与缺点(二)善任。指领导者善于让适当的人担 任适当工作。善任是成功的一个关键 因素。二、知人的意义与知人的难度1. 知人的意义:有效地激励员工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便于沟通正确有效地奖励与处罚2. 知人的难度:尤其是不愿涉及个人的隐私有时个体自己并不清楚自己的特点

3、与 弱点个体的心理活动是观察不到的个体一直处在变化之中三、知人的途径1. 与人为善。建立良好的知人基础2. 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3. 善于观察4. 经常沟通四、善任的意义与影响善任的因素1 .善任的意义: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充分发挥出来了减少了用人失误带来的损失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率2 .影响善任的因素:主要因素是企业中主要领导者素质不高。妒忌心太强偏听偏信凭利害关系用人凭感情用人知人不够不了解工作岗位的性质私心太重缺乏领导艺术五、知人与善任的关系1. 知人是善任的基础2. 知人是手段,善任是目的第三节员工晋升与员工使用一、什么是员工晋升与员工使用1. 员工晋升。广义:指员工从事更

4、高一级的工作狭义:指员工由从事操作工作变为从 事管理工作这里的晋升大部分是指狭义的晋升2. 员工使用。员工使用是指企业中发挥 员工智力和/或体力的过程。二、晋升的作用与反作用1. 晋升的积极作用:强烈地激励了被晋升者充分发挥了被晋升者的潜力发掘了本企业的人才2. 晋升的消极作用:可能挫伤一部分员工的积极性可能使被晋升者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变 得毫无用处可能浪费了本企业的人才三、晋升的条件1. 能干不一定是晋升的条件3. 晋升的具体条件有一定的管理才能晋升后发挥的作用比原来更大 有利于调动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第四节人才流动与人才培养、什么是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1 .人才流动。广义狭义2人才培养广义狭义1

5、、人才流动的意义1 .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潜力人才流动是个体寻找适当工作岗 位的一条重要途径2. 有利于淘汰一些素质差的企业3. 有利于整个社会重视人才1、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1. 报酬。人才流动的一个基本趋势是流入报酬高的企业。2. 福利。福利多的企业容易吸引人才。3. 工作兴趣。4. 工作稳定性。5. 晋升。6 有职有权。7.企业形象。8培训机会。9. 有效沟通。10. 工作环境。四、人才培养的意义1 .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必须培养人 才来促进自身的发展。2.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五、影响企业人才培养的因素1. 领导者的态度。领导者态度的不同会 给企业中人才培养工作带来多种影 响。2. 社会环境

6、。3. 经济。培养人才需要金钱和时间。六、人才流动与人才培养的关系1. 人才流动促进人才培养。2. 人才培养又促进了人才流动。3. 人才流动的规范化。制定相关法律条文各企业制定与法律条文不抵触的规 章制度培养与流动相结合第二部分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 异,不同的国家往往会有不同的人力资源管 理模式,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要 通过认真的比较和借鉴,学习别国对我有用 的管理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管理模式。第一节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美国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一)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作为一个典型的信奉自由主义的国 家,美国的

7、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企业组 织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市场机制在人力资 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市场化机制给 予凭个人能力实现职业流动或工作转换 的员工充分的尊重和肯定。(二)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美国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契约、理性, 重视刚性制度安排。(三)奉行能力主义的人员使用方式美国企业重视个人能力,不论资排辈,对外具有亲和性和非歧视性。(四)激励方式以物质激励为主员工的报酬是刚性的工资,制定工资 政策时,主要考虑工作的内涵及该工作对 公司经营效率所做出的贡献。缺点为:在经济不景气时,只能解雇员工、 消除剩余的生产能力,导致员工对企业缺 乏信任,形成对抗性的劳资关系。(五)员工工资水平的

8、市场化决定 美国企业通常以市场机制决定员工的工资水平,普遍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六)“专才型”培训制度美国企业实行的是“专业化人才”培 训制度。乙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特点(一)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二)学习型组织的发展1990年美国的彼得圣吉出版了第 五项修炼一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一书,这是一本研究管理及企业组织形态 发展变化的管理理论著作。该书以全新的 视野审视人类群体危机,认为其最根本的 症结在于我们片段而局部的思考方式,及 由此所产生的行动。为此需要突破线性思 考的方式,排除个人及群体的学习障碍, 重新就管理的价值观念、管理的方式方法 进行革新。该书认为,新的组织结构应该 是运动

9、的状态,是一种“学习型组织”,其特点是组织的成绩是第个成员智力之 和,学习、研究、创造是每个成员参与工 作的手段。他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 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 共同愿望,团他学习,系统思考。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推动下,美国企 业界近年掀起了一场新的企业管理变革, 突出对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管理,企业 向学习型组织过渡。近年,一些著名的大 企业正逐步向学习型组织发展。(三)企业组织结构再造企业重建是由美国人迈克尔哈默和 詹姆斯钱皮在1993年出版的企业重 建一书中提出的。为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要进行企业 重建,把过去建立在职能分工基础上的动 作体系转变为以作业流程为基础的组织

10、形式,把被拆散的组织架构,如生产、销 售、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信息等部门, 按照自然跨部门的作业流程,重新组装回 去。企业重建包含6个大原则:工作设计整体化流程管理自主化信息处理基层化部门活动平行化组织形式扁平化注意力分布外向化长期以来,西方企业一直把劳动分工 理论和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作为组织设 计的基本原理,形成了占统治地位的科层 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在产品和市场变 化不大的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确实有利 于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效率。但是,随着信 息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更具有灵活性和 市场应变能力。显然,原有的僵化的组织 结构难以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而需要进行 改造。如:杜邦公司,德国的奔驰汽车公

11、司,IBM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 韦尔奇)。企业的组织结构再造的理论,实际上 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因 为其根本的落脚点是要通过组织结构的 再造,下放权力,打破传统的严格的组织 约束,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第二节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日本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一)浓厚的日本文化色彩1. 日本的文化来源于三个方面:神道佛学儒学其中,儒学对日本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 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尊重人、相 信人,承认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日本企业 信奉“和为贵”以及忠诚的伦理观。3. 日本企业重视经营理念对人力资源 的强化作用。日本企业常用“社训”、“社 歌”、“社徽”

12、等形式来表现经营理念,如日立公司的经营理念。(二)终身雇佣制终身雇佣制是在日本社会传统的变 化环境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终身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年功序列制根据年功序列制,员工的年龄越大, 工龄越长,熟练程度越高,工资也越多。在干部提拔使用和晋升制度中都规 定有必需的资历条件。工作能力和绩效的差别会导致员工 在提薪速度上出现较大的差别。年功序列制是终身雇佣制的真正支 柱。(四)企业内工会日本的企业工会对建立和谐的劳资 关系,促进企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五)“通才型”的培训制度日本企业的员工培训的特点主要是:人人参加的企业培训精神培养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挖掘员工潜能,协助员工成长

13、采取“职务轮换方法”,以培养通晓 企业全局的“通才”。乙日本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特点逐渐引入能力主义的管理方式(一)以终身制为基础,采用多种形式的雇 佣方式(二)奉行业绩主义,推行职务能力工资制日本企业的年功序列制正在向 能力主义转变,其核心是职能资格制 度。实行“基本工资加期间业绩工资”。(三)员工教育和培训注重适应企业的发展 和国际化趋势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积极培训适应信息化要求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日本企业着重培养“经济型”、“未来型”、和“国际型” 人才,以迎接未来更加激烈的国际 竞争。积极开展自动化系统的天空开 发和自动化技术教育成为许多企业 目前员工教育和培训的热门课题。第三节

14、 德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严格选拔和使用人员德国企业一向力求人员少、素质 咼。不论管理人员还是工人都有必须完 全符合岗位要求的条件,并经过严格的 考试合格才被企业聘用。员工进入企业后,建立人事档案, 有严格的工作绩效考评体系。德国基本上由专家来管理企业, 只受过高等教育和有学位的人才能担 任高级职务。德国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严密,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界线分明二、“双轨制”职业教育德国政府将职工教育放到战略高 度上来认识,实行所谓的“双轨制”职 业教育,即在企业里学习实际操作和在 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平行进行。把教育体制和就业体制衔接起来。企业对 在职员工的“再教育”涉及的内容很广, 形式多样。三、能力主义的奖酬制度和完善的保险福利 体系在工资和奖励方面,采取与美国类 似的能力主义的职务工资制,员工工资 收入由固定工资、奖励工资和津贴三大 部分组成。而且,德国企业中,职工的 保险和福利的社会化程度很高。四、以严密的法律体系规范企业劳资关系德国企业的劳资协调体制是以劳 资协议为核心的。劳资双方的代表,有 权在不受国家干预的情况下,缔结劳资 协议。劳资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双方发生重大矛盾或冲突时,运用以双方 妥协为主要特征的一套协调机制。职工参与决定是德劳资关系中的 又一大特色。目前,职工参与决策体制 主要体现在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