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教学反思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391395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惊弓之鸟》教学反思(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惊弓之鸟教学反思 惊弓之鸟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只拉弓不射箭,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 教了惊弓之鸟,回过头来反思一下,感受颇深。首先,学生的表现非常棒,完全进入状态,尽情地与文本展开了对话。我抓住“更羸是古时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思探究,为什么说更羸是射箭能手?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中,寻求答案。在讨论为什么说是他能不用箭就“射”下大雁的,引导学生理解更羸分析的一段话,明白课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再次与文本进行对话,明白更羸是通过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过程,最终实现了他不用箭就“射”下大雁的过程。教学时层层深入,一次又一次地质疑,激起

2、学生的求知欲,绽放思维的火花,最后揭示成语蕴涵的寓意,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是更羸对魏王讲述能让天上飞的大雁掉下来的原因。这段话共有四句。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和听到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第三四句话是他进一步的分析:这只雁受过箭伤、孤单失群,听到弦响,以为又有什么危险,心里一定很害怕,就拉命往高处飞;拼命往高处飞就要使劲,一使劲,伤口就会裂开;伤口一裂开,疼得不能飞了,就会掉下来。从中反映出更羸通过仔细的观察,进行了合理的分析、推断,做

3、出正确的判断。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 指名朗读这段话,看看这一自然段更羸说了几句话? 2、 用“”划出重点的词句。 3、 其中哪些是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 4、第二句还是说更羸看到和听到的吗?为什么?(小小组讨论) 5、小小组重点讨论:更羸又是怎样进一步分析的呢?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时,学生还不能读出人物的语气来,特别是对于这两句话:“你有这样的本事?”和“真有这样的本事!”一个是疑问的,一个是惊奇的,学生读的还不到位,这里还要加强指导,注意“?”和“!”的区别,教师也可以进行示范读,让学生有更深的领悟。在区分两个“直”时,还有含糊,刚开始学生讲的有点摸棱两可,看了课件后,没让学生再讲了,这里处理得不好,还应该让学生再来讲一讲,强调一遍,这样先有感官的认识后,学生会理解得更全面。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有时就一句话带过了,还不能妥当地处理。 现在的课堂教学按部就班地设计肯定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势必得淘汰,但在按照新理念实践过程中又会碰到许多新问题,这就要我在实践中多思索,多研究,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