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三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39137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三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三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三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三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三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三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三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实验操作的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后,用手甩灭火柴B加热后的试管可以立即用冷水冲洗C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一定要放回原试剂瓶D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以加快过滤的速度2实验室用15.8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

2、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4.2克,则剩余物是()AK2MnO4BMnO2 和K2MnO4CKMnO4和K2MnO4DMnO2 和K2MnO4、KMnO43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B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C“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D新型材料的研制4下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B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均为40C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乙甲丙D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5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

3、中的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8gCO含有2mol原子B1molO3比1molO2多1个氧原子CH2O的摩尔质量是18gD1个硫原子的质量是32g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核电荷数:S2SD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电子数8夜间发现家里的液化石油气罐有

4、气体泄露时,首先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A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9下列物质在一瓶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立即盖上玻璃片等冷却后最难打开的是()A碳在空气中燃烧B硫在空气中燃烧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D磷在空气中燃烧10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使用太阳能B乘公交出行C使用一次性木筷D增大绿化面积11下列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B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D电解水12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合理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量取 9mL水用50

5、mL量筒量取,仰视读数B验证某瓶气体是氢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 集气瓶内,若气体能燃烧,证明是氢气C鉴别蒸馏水和食盐水过滤,滤纸上有固体的是食盐水D二氧化锰和木炭粉加入双氧水,观察现象AABBCCDD1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与涉及的性质说法都正确是A利用氧气化学性质其可作燃料B利用氢气化学性质其可作探空气球C利用氮气化学性质其可以防腐D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其用作电光源1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红光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C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正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点燃氢气,有少量黑烟产生,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

6、有水珠15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3051015反应后的质量/ gxy2020Aa一定是反应物Bx+y=20C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D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已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 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 试管口加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若要利用收集到的氧气做 “铁丝燃烧”的实验,则收集装置最好选用_(填序号),收集完气体

7、后,测得 氧气纯度明显偏低, 原因可能是_(填序号)。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3)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实 验室中可以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实验室制取硫化氢 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填序号)。(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图 I)进行了大胆改进, 设计图(选用容积为45mL 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 I、图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按图 I 所示装置

8、进行实验,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若图中集气瓶口漏气,会导致测定结果_(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 刻度处推至15mL 刻度处,然后 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说明_。按图实验时的有以下操作步骤:a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 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5mL 刻度处,并按图中 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b点燃酒精灯;c撤去酒精灯, 待试管中物质冷却到室温后再松开弹簧夹;d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实验结束后, 注射器的活塞将停留在约为_ mL 刻度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9、)17(8分)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16反应后34.8(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结果精确到0. 1 g,下同)。(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18(8分)某些网吧给通宵上网的学生提供磷酸可待因糖浆,使学生短时兴奋,但长期服用会导致学生食欲减退、情绪易激动且吸食成瘾的后果已知磷酸可待因的化学式为:C18H21NO3H3PO4H2O试回答下列问题:(提示: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式为:641+321+164+5(12+161)250)(1)

10、磷酸可待因由_种元素组成;(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3)磷酸可待因分子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4)磷酸可待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硝酸铵是一种化肥。试计算:(1)每个硝酸铵分子中共有_个原子;(2)硝酸铵中氢、氧二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是_;(3)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4)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精确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A、点燃酒精灯后,用手甩灭火柴,故A正确;B、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炸裂试管,故B错误;C、为防止污染药品,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应放入指

11、定的容器内,故C错误;D、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会使滤纸破损,导致过滤失败,故D错误。故选A。2、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15.8g14.2g1.6g设分解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316:32=x:1.6gx15.8g,即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所以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选B。3、D【解析】化学是从分子与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详解】A“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 属于物理学研究范围; B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围; C“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 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 D新型材料的研制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选择D4

12、、C【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详解】A、比较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在同一温度下,故A不正确;B、t2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为,故B不正确;C、t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溶解度越大析出晶体越多,则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乙甲丙,故C正确;D、t1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饱和溶液,由于饱和溶液的浓度未知,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无法确定,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5、A【解析】试题分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28gCO的物质的量是1m

13、ol,即一氧化碳分子为1mol,所以含有2mol原子;1molO3比1molO2多1mol个氧原子;H2O的摩尔质量是18g/mol;1mol硫原子的质量是32g。考点:物质的量6、B【解析】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错误。故选B。点睛: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

14、生成物是盐和水,两者缺一不可。7、D【解析】A、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硫离子是由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此过程中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没有改变,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一定相等,故D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8、C【解析】试题分析液化石油气不溶于水,遇火燃烧爆炸,故夜间发现家里的液化石油气罐有气体泄露时,不要打电话报警,不要开灯,喷水没用,正确做法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考点:考查日常生活中安全知识。9、D【解析】A、碳在集气瓶中与空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