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电子备课.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39132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电子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电子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电子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电子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电子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电子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电子备课.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13三峡游课 型新授课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记叙作者游览三峡经历的游记。全文以游览的时空为序,从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闻名世界,写到船进三峡,亲眼看到三峡神奇的自然美,再写巫山十二峰美丽的传说,转而对葛洲坝工程发出由衷的赞叹,表达了作者对长江三峡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迷人山川的无比热爱。学情分析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真切的情感。文章用词准确,文句形象、生动、贴切。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长江三峡壮丽的景色吸引着游客。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了作者乘游船游览三峡的情景。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作者感叹三峡自然美,更赞叹人间奇迹。教学目标分层A类学生1、学会5个生字,有

2、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和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三峡之美。3、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句子的写法。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怀。B类学生1、学会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和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三峡之美。3、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句子的写法。C类学生1、学会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和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三峡之美。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和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三峡之美。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句子的写法。教学媒介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二次备课(一)导学生疑同学们,我们从小生活在长江边,可你知道长江上壮丽而神奇

3、的三峡吗?(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二)小组探疑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三峡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三峡游在读中感受作者优美的文字,开展丰富的想象,一同随作者游览三峡吧!(三)点拨解疑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2、互动交流,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3、作者游览三峡时,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说)(四)合作答疑4、作者同你们的感受相同,浏览全文,找到能概括作者游览三峡感受的句子,带着你们的体会读一读。5、初步指导感情朗读句子:这里不仅有自然美,更有人间创造的奇迹。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五)提能练疑为

4、什么说“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呢?下节课,我们再次读文,细细去品,深入去感受。(六)达标无疑1、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二次备课(一)导学生疑1、上节课,我们通过读文,随作者一起游览了三峡,沿途我们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何感受?2、为什么说“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呢?这节课,我们再次读文,细细去品,深入去感受。(二)小组探疑1、默读,看看哪些景物让你有美的享受?抓关键词句品一品,说一说,再美美地读一读。2、全班交流反馈,指导感情朗读。(三)点拨解疑1、抓住课后习题三的句子去品:第一句生动形象地将对对峙大江两岸的陡峭的石壁比喻成人们所熟悉的大门,可见石壁陡而险,

5、而且这石门还是被江水推开的,可见江水之急之猛;第二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流急船快,神速至极,眨眼之间山峰就落在身后很远。朝阳小学2、感情朗读,读出此处的喜爱与敬畏之情。(四)合作答疑1、形美,传说美。2、读出陶醉、赞美之情。(五)提能练疑1、结合搜集的资料,了解大坝的作用:(1)谢洪防涝;(2)水力发电等体会大坝真是人间创造的奇迹。2、读出赞美、自豪之情。3、小结,感情朗读写景部分。(六)达标无疑通过读文、学文,我们不仅随同作者游览了三峡,看到了(生:动态的山水画、内外兼美的神女峰、高大雄伟的大坝);也同作者经历了他的情感历程(生:从企盼的“兴奋”到欣赏的“赞叹”,最后到“美的享受”)。游览三峡真

6、是一次美的享受哇!学习这篇课文也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啊!说说自己学完本课后其它的感受与收获吧!板书设计原因:壮丽景色世界闻名吸引游客船进三峡江面越来越窄13、三峡游 经过神女峰葛洲坝工程结果: 感叹美的享受教学反思教学这课,我采用的方法是:从整体入手,再回扣课文内容,最后再回到整体。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是从文章的最后一句“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入手,学生读句子,然后发问“作者这种美的享受是从哪些方面体会的?”给足学生读书时间,从而得出如下几个方面:1.山水画;2.船上所看到的景色;3.巫山十二峰里的神女峰;4.葛洲坝工程。再次给足学生读书时间,让他们找出自己喜欢的画面与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突

7、出重点段的学习。整堂课的氛围浓烈,学生参与面广,能说的说了,平时不爱说的也说了,这说明学生还是有潜力可挖的,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些。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感觉是良好的。课 题14、松坊溪的冬天课 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松坊溪的冬天是著名作家郭风先生的作品,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画了松坊溪冬天三个不同的令人沉醉的画面,通过对松坊溪冬天美丽动人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整篇文章语言诗化而精炼,准确地把握了景物特点,并且妙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饰手法,是一篇值得学生反复诵读,反复体会的好文章。学情分析课文以“松坊溪的冬天”为题目,却用大量笔墨描写平时的景色

8、这是学生难以理解之处。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松坊溪是美丽的,但在作者的眼中,冬天更加美丽,描写松坊溪平时的景象,是为了跟冬天的景色互相映衬,也使冬天的景象显得更丰富、充实。教学目标分层A类学生1、学会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体会作者看到景物时的心情。4、在朗读、想象中,感受和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深入体会作者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B类学生1、学会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各部分分别

9、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体会作者看到景物时的心情。C类学生1、学会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雪中松坊溪的景物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抓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把句子写生动的写作方法。教学媒介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二次备课(一)导学生疑1.地理环境简介山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山垄:山间的浅沟。玛瑙:矿物品,颜色美丽,坚硬耐磨,常用来做贵重的装饰品。2.导课:在我国南方的高山地带,有一个小山村,名叫松坊村。村的四面是山,是

10、树林,是岩石。有两条山涧从东西两面的山垄里流出来,在村前会合起来,又向南流去。这便是松坊溪。出示挂图:松坊溪(二)小组探疑1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可课文中有一部分内容写的不是冬天,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来。(1-5自然段)2这节课咱们要学的就是1-5自然段,既然它写的不是冬天,那这节课的课题该怎么改呢?生:松坊溪的平时3全体起立,自由朗读1-5自然段,你觉得平时的松坊溪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吗?小黑板出示: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齐读。(三)点拨解疑1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好在何处呢?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划出有关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处?请你读给大家听听,并且要说出理由。大家可以四人小

11、组进行合作,相互探讨,相互交流。2全班交流(选3处重点研读,无顺序)(四)合作答疑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3-5自然段,眼前要浮现出松坊溪平时的美景。(配音)4学生配乐朗读(五)提能练疑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不仅仅局限于大溪石、鹅卵石和溪水。我们看: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啊!你瞧,溪中的鱼儿游得多么( ),溪边的树林多么( ),空气多么( );你听,鸟声多么( )。松坊村的人们生活多么( )。(六)达标无疑同学们,文章的题目是松坊溪的冬天,为什么课文一开头却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松坊溪的平时呢?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松坊溪的冬天,去领略松坊溪冬天的美景。第二课时二次备课(一)导学生疑(

12、音乐)上节课,著名作家郭风把我们带到了南方的一个小山村松坊村,让我们领略了松坊溪初冬的美丽景色。走在四面是山、树林、岩石的松坊村,看着那青翠的松树林、碧绿的竹林子,白色的毛绒绒的蒲公英,蓝色的雏菊花,火焰般燃烧的红枫叶,橙色的野柿子我们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色彩斑斓,超脱不凡的冬季油画图,又如领略了一首深厚浓重的秋冬变奏曲,今天让我们走进松坊溪,在漫天飞舞的雪中去领略它隆冬的独特风光吧!(板书:隆冬)(二)小组探疑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在这轻音乐中静静品味课文的第二部分,感受一下松坊溪的雪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用一句话赞美一下这雪中的松坊溪吧!板书:雪中(生自由读,教师巡查指导并交流。)过渡:

13、你们的赞美,足以让我知道语言文字的魅力,松坊溪的冬天的确很特别,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别有韵味,更令人叫绝的还是那里的雪,(板贴:若干白色雪花)2、读中感悟、品味。(三)点拨解疑1、过渡:雪止了,松坊村、松坊溪真的变成了另一个世界。(板:雪后)雪后的松坊溪美在何处呢?小摄影家们,把你们各自拍摄下来的景象,与你的小伙伴们说一说,把你们拍摄的最美的画面展示给我们。2、美读,品悟。(四)合作答疑1、雪止了,到处披着白雪,看到这么美丽的雪景,你想干什么呢?2、雪后的松坊溪一片银装素裹,给我们展示了它独特的美丽,让我们再来领略雪后松坊溪的美景吧。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静态的美,女生读动态的美)3、小结:

14、无论是下雪时还是下雪后,松坊溪都有它特有的美丽,让我们再赞一赞松坊溪冬天的美丽吧。挑选你最喜欢的景色读一读,赞一赞,这份美表达出来。指名学生随机朗读。(五)提能练疑1、郭风笔下的松坊溪的冬天是那么的迷人,作者用他的真情描绘出了松坊溪冬天特有的美!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让我们感受到郭风对松坊溪冬天的生:热爱与赞美!带着我们的体会到文中再去读读吧,读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如果特别喜欢还可以背一背呢。2、交流。让我们在音乐中一起再次感悟松坊溪那迷人的冬景吧!师生配合读!(六)达标无疑同学们,松坊溪的雪是那么的柔美,那么的洁白,那么的飘逸;雪中的松坊溪是那么迷人,雪后的松坊溪洁白素雅又不失情趣。我们的家乡武汉在冬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模仿课文的写法,挑选你认为最美的一处景物,课后试着用你的笔描述一下我们家乡武汉冬天的独特的美吧。板书设计秋末冬初静态的风景画14、松坊溪的冬天 大雪降落令人陶醉、神往喜爱之情雪停后彩鱼欢游教学反思松坊溪的冬天这篇课文在选择材料和材料安排上很有特点,他选取了松坊溪的三个画面,营造了空灵雅致的意境。教学时,我结合本单元的作文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