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乡镇企业发展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389996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乡镇企业发展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区乡镇企业发展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区乡镇企业发展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区乡镇企业发展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区乡镇企业发展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乡镇企业发展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乡镇企业发展工作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乡镇企业发展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提出的“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重大决策,推动乡镇、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现编制*市八*区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和发展基础 (一)基本情况 八*区地处XX省东南部,东与*县、市毗邻,西与*市相连,北与*县交界,南与XX县区接壤,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边境线长45公里,幅员面积1374平方公里,辖4乡、4镇、4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有57个行政村,41个社区,总人口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7万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科

2、技、文化、贸易中心,四县一市通往国内外市场的交通枢纽和长特种物产集散地。 除了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战略位置比较突出外,八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矿产、森林、经济动植物和旅游等资源得天独厚。一是矿产资源。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发现矿产资源33种,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能源矿产,主要是煤,已探明保有储量1。3亿吨,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矿产地8个,XX县区数55个。第二类是金属矿产,共有十种,已探明储量的有:铁矿石1。56亿吨、铜4。46万吨、钴9624吨、镁矿石1599.4万吨、黄金约6112千克,分别占全市的80。57%、68.1%、54.68%、33%和36.4.第三类是非金属矿产,计22种,已探

3、明储量的有:硅矿石960万吨、松花砚石580万立方米、紫砂陶土80万吨、白云石1600万吨、麦饭石在百万吨以上,此外还有国内稀有品种角砾装大理石岩320万立方米。可以说矿产储量大、品位高、成矿条件好,开发前景广阔.二是林业和经济动植物资源。全区共有林地面积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2,拥有野生药用植物、食用植物40余种,经济动物10余种,全区封沟养蛙123条,养殖面积43万亩,存蛙量达2.2亿只,有“中国林蛙之乡”美誉;此外,牧草及水资源也十分丰富,牧草面积达400万亩,有鸭绿江、浑江两大水系,水域面积165平方公里,为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旅游资源.我区地处十大名山之

4、一的长腹地,是长西坡旅游的必经之地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城市的窗口,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开发建设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aa级旅游区2处,各类休闲山庄20余个。自然风光独特,基础设施良好,具备大力开发环城生态旅游的深厚潜力和优越条件. (二)发展基础 1985年建区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大胆改革创新,制定优惠政策,使全区乡企民营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总量明显增加,到2003年底,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总户数达到5477户,工业增加值实现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5。营业收入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实缴税金4809万

5、元,比2002年增长19。7,从业人员25420人,比上年增长1491人,民营经济税收占财政收入的73。6,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户数的90%以上,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工业经济为主导,高效特色农业和环城生态旅游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 资源型民营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一是煤炭及深加工形成一定规模。全区现有原煤生产企业40户,联谊、城西、垠宝、胜利、缸窑等大型煤矿相继建成投产,完成了城西煤矿开拓延深工程和八矿三井接收改造,实现了环懋煤矿与城西煤矿的一体经营,2003年原煤产量突破100万吨,占全市地方煤矿原煤产量的20,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以环懋煤业和振东煤业为代表的洗精

6、煤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为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资源深度转换,市区瞩目的60万吨嘉懋焦化厂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00万元,已完成推焦车、拦焦车及部分耐火设备的安装和增容线路架设;二是金属、非金属矿业开发潜力巨大。全区现有铁矿生产企业3户,铁精粉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大青沟铁矿、板石岩金等矿藏的勘察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太安白云石、三道沟铜钴矿开发前期工作有了实质性进展。年产2万吨高岭土项目基本完成厂房建设。利用煤矸石、铁精粉尾矿、粉煤灰等废弃物生产新型环保建材项目的研制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三是生态医药产业发展具有较好基础。永利药业已列入省“小巨人”企业,林蛙综合开发项目列入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林蛙

7、油软胶囊被评为省级优秀新产品、吉林名牌和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全区梅花鹿养殖达到500头,林蛙年回捕量达到2000万只,人参、贝母、党参、北黄芪、北五味子等北药种植遍布全区,面积达数千亩。2003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6。47亿元,增长10。7%。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4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02亿元,分别增长40。1%和34.6。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8.8。 -民营经济主体地位逐步确立 近年来,全区共有40户民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改制,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到2003年底,全区民营经济户数已达57户,从业人员25420人,年实现营业收入2

8、0亿元,上缴税金6630万元,财政贡献率达81。5。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21户,其中民营企业20户,占95.2.永利药业、环懋洗煤厂、板石铁矿等一批规模企业相继形成,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企业达2户,在5000万元500万元之间的有19户,在500万元-50万元之间的有144户;2002年全区纳税额超百万元的大户仅有2户(环懋煤业、大通矿业),到2003年已经达到5户(环懋煤业、大通矿业、城西煤矿、振东煤业、缸窑矿业),其中超300万元2户(环懋煤业、振东煤业)。民营经济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三)存在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在经济发展中

9、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封闭保守,小富即安的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于一些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和行为之中;二是产业基础薄弱,竞争优势匮乏,工艺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升级换代慢,企业资金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结构不优,且流失严重;四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某些职能部门的权、责、利不相统一,有关优惠政策不能落到实处;五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优。全区21户规模以上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且效益低下,结构不优,产业关联度较低,工业化进程缓慢;六是建设资源短缺,融资渠道不宽,项目匹配资金不

10、足,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七是资源转化层次低,优势发挥不明显,产业链条短,效益流失严重,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所有这些都已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八区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方略,以率先建成发展接续产业示范区为目标,以矿产冶金城、绿色产品城和生态旅游城建设为载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壮大支柱产业、做强骨干企业、扩大社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发展环境为重点,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

11、努力实现民营、乡企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做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根据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的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计划要率先建成发展接续产业示范区,基本形成矿产冶金城、绿色产品城和生态旅游城产业规模,全面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任务,基本实现工业化。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实现经济总量提前翻番,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市前列。 1、经济增长目标: 到2010年,全区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9亿元,五年平均增长20,;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五年平均增长20%。 到2010年,全区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实缴税金1.14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2,安排从业

12、人员3。4万人,比2004年增长134%。 2、工作重点是。突出一个主体,培育四大产业。 -突出一个主体。即。坚持放心、放手、放开的原则,大力营造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发展壮大民营骨干企业,支持民间资本联合,扩大产业和产品规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发展民营企业“135”工程,到2010年,培育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1户(环懋煤业),销售收入15亿元3户(永利药业、大通矿业、振东煤业),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1亿元5户(天维水泥厂等),初步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小巨人企业群,除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行业外,全

13、部实现民有民营。 -培育四大产业。即。着力培育和壮大矿产冶金、绿色食品加工、医药保健和生态旅游四大主导产业。 (1)矿产冶金业 首先,加大原煤生产及资源转换力度.巩固发展老矿井建设,抓紧后续煤田建设,加大勘探力度,扩大后续资源,争取在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上取得重大突破。一是扩大原煤生产规模,重点抓好环懋煤业年产21万吨原煤、振东煤业年产30万吨原煤、胜利煤矿二井年产15万吨原煤等项目的实施;二是提升原煤入洗能力,对现有洗煤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产能,使环懋煤业、振东煤业、胜源洗煤、大地洗煤年入洗原煤分别达到50万吨、30万吨、15万吨、5万吨;三是要加大资源转换力度,全力抓好年产60万吨焦化工

14、程项目的实施,争取早日建成,投产达效。 其次,拓宽矿产冶金开发领域。抓紧开发其它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转化。一是要加大对区内金、铁、镁、铜、钴、二氧化硅等矿产资源的勘察工作力度,并与科研单位共同研发资源转换方式和深度,争取产业重点从原材料供应向产品深加工转移。二是要积极作好板石岩金开发、三道沟钴精矿开发、白云石(金属镁)系列产品深加工、年产5万立方米高温发泡陶瓷、年产1万吨超细二氧化硅(白炭黑)以及页岩土、紫砂陶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三是要抓好年产2万吨超微细高岭土、年产30万吨水泥技改、年产2亿块免烧砖等项目的实施;四是壮大现有金属原料生产企业,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生产

15、能力,重点培育大通矿业、泰安矿业、华林经贸、胜源选矿等企业,铁精粉年产量分别要达到30万吨、15万吨、10万吨、5万吨;到2010年,全行业计划完成投资12.8亿元,原煤年产量达到200万吨,洗精煤入洗能力达到100万吨,年产洗精煤50万吨,焦碳60万吨,铁精粉60万吨,金属镁6000吨,实现销售收入20.3亿元。 (2)绿色食品加工业 把握“天然、营养、无公害”的食品消费趋势,积极开发各类具有长区特色的绿色食品,培育和宣传“红崖山”、“老乡亲、“山宝”、“金鹰泉等八*品牌,最大程度的扩大品牌影响和地区知名度;全力抓好特色基地、农副产品深加工及其品牌开发工作,大力发展精品农业、订单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和工厂化农业。重点抓好浑江沿岸万亩高效示范园区、1.5万亩马铃薯扩繁基地、万亩葡萄园、家养野猪和非洲雁等特种经济动物基地、食用菌基地、反季节山野菜种植基地、绿色大米基地、花卉组培室及花卉苗木等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万隆猪厂、七净菜加工厂、三道沟池沼公鱼加工厂、六三河米业、红土崖粉丝厂、老乡亲食品加工厂、山宝滋补酒厂、彤源食品、兴源乳业等食品加工企业,初步形成具有八*特色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群;重点抓好彤源公司有机食品加工、年产1万吨马铃薯颗粒全粉、年产10万吨乳制品奶业产业化示范项目、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以及山核桃露综合开发、山野菜加工、脱水蔬菜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