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1~10章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38894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化学》1~10章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无机化学》1~10章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无机化学》1~10章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无机化学》1~10章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无机化学》1~10章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机化学》1~10章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化学》1~10章复习提纲.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机化学110章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什么?2.无机化学有哪些分支学科和前沿学科?第二章:物质的状态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分压定律,并能熟练进行有关计算。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气体组分的分压与浓度间的关系为pi=ciRT,此关系式在第八章中应用较多。2.记住R的取值和单位。在pV=nRT式中,R的取值与p、V的单位有关:若p的单位为Pa、V的单位为m3,则R的取值是8.314;若p的单位为kPa、V的单位为L(或dm3),R的取值仍是8.314。3.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有何差别?实际气体的pV偏离状态方程(即实际气体的pVnRT)的原因是什么?4.晶体有何特性?晶体与非晶体

2、的区别是什么?典型习题:P44-45习题2、5、8、10等第三章:原子结构阴极射线、放射性等的发现证实原子不是物质组成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具有可分性,电子是原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子结构中,化学工作者研究的是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特别是高能电子价电子(能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的运动状态。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状态有其特殊规律。量子力学认为电子的运动状态符合测不准原理,因而不能用牛顿力学定律描述。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原子结构模型中,电子的运动状态是用波函数y描述的。y的意义可从y2说明,y2(几率密度)的图象就是电子云,电子云图就是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统计结果,这说明电子的运动状态具有统

3、计性规律。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某些电离能值突变、原子的线状光谱等实验事实是电子分层排布的最好佐证。因此,电子的运动能量是量子化的。学习本章,在以上基础上重点应搞清下列问题:1.电子进入轨道的顺序能级顺序和核外电子排布原则。2.用轨道排布式正确表达基态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特别是价层结构的书写。3.四个量子数(n、l、m、ms)的意义与电子层中电子运动状态的标记符号的关系。如,3d1的意义是什么?4.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元素原子的价层结构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族、区的关系。5.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规律性联系?Z*原子为什么具有有效核电荷?I1与Z*、原子结构(电子排

4、布)的稳定性的关系?电负性(x) 分子中原子吸引电子的本领典型习题:P117-118习题3、4、6、15第四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元素的原子通常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因为稀有气体以外的原子都不是稳定结构。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是以原子结构为基础的。分子的性质是由分子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物质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分子的性质。分子结构包括以下内容:分子中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化学键;分子或晶体的空间构型;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学习本章,重点应搞清下列问题:1.离子晶体的溶解性、溶解度大小、熔点高低与晶格能U的关系?离子晶体的晶格能U值与离子的电荷、半径及离子的电子构型

5、有关。2.阳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有几种?3.离子极化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离子晶体的性质包括:键型、晶体类型、颜色、溶解度、熔点、热分解温度等。4.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共价分子的结构。5.能用VB法、轨道杂化理论解释共价分子的形成、结构及性质。6.能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简单共价分子及金属晶体的形成、结构及性质。7.掌握分子间的作用力及氢键对分子晶体性质的影响。8.不同种类晶体的熔点、硬度等性质与晶格能U有关。四种类型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的晶格能大小各由什么决定?典型习题:P210-212习题7、10、11、13、14、15、18、19第五章:氢和稀有气体本章主要掌握

6、Xe的氟化物、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质。注意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轨道杂化理论的应用。典型习题:P235习题13、14第六章:化学热力学初步本章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计算标态下的反应热DrHmq;二是判断标态下自发反应进行的方向DrGmq0。因此,本章的重点是:1.根据公式由DfHmq(298K) 求DrHmq(298K),其它温度下的反应热DrHmq近似等于DrHmq(298K)。2. 根据公式由Smq(298K) 求DrSmq(298K),其它温度下的标准熵变DrSmq近似等于DrSmq(298K)。3. 根据公式由DfGmq(298K) 求DrGmq(298K)。因DrGmq是温度(T)的函数,

7、所以任意温度下的DrGmq应由下式DrGmq(T)DrHmqTDrSmq计算。4.标态下无其它功时自发反应的方向是DrGmq0。非标态下无其它功时自发反应方向的判据是DrGm0,DrGm的求法见第八章。5. T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本含在DrGm中,若无完整的数据计算DrGm,则可根据DrHmq、DrSmq的符号讨论温度的高低对DrGm的符号的影响。见P275表6-5典型习题:P276-278习题5、10、11、13及P274例6-9第七章:化学反应的速率本章的重点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速率方程的确定;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内因;反应热DrHm与活化能的关系。具体要求

8、如下:1.等容反应中,由某物种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定义的反应速率与由反应进度定义的反应速率(u反)间的关系是:2.对反应:aA + bB gG + hH若为基元反应,则速率方程为:,式中(a+b)是反应分子数、k是整个反应的速率常数。以各物种表示的反应速率()的速率常数kA、kB、kG、kH与总反应速率常数k之间的关系是:。见P294若为非基元反应,则速率方程为:,式中(x+y)是反应级数、k是整个反应的速率常数。x、y可通过分析法(或代数法)、作图法求得。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组分的浓度(或分压)、温度及反应物间的接触情况;内因是反应的活化能Ea(从宏观上看)或分子结

9、构的稳定性即分子中化学键的强度(从微观上看);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也应属内因。所有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在速率方程()中都得到反映。其中:4. 反应热DrHm与活化能的关系是:DrHmEa(正)Ea(逆)典型习题:P304-306习题6、7、15、17第八章:化学平衡本章内容属DrGm的应用。对封闭体系中的可逆反应:若DrGm0,则是平衡态;若DrGm0,反应逆向进行。具体要求如下:1.化学平衡定律与经验平衡常数(Kc、Kp、K复相)表达式的书写,气相反应中Kc与Kp关系。2.多重平衡规则。3. K、平衡转化率(a)与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4.标准平衡常数KTq与组分的浓度、分压间的关系,即标准平

10、衡常数KTq表达式与经验平衡常数(Kc、Kp)表达式的区别。5.反应商Qc (或Qp)与KTq的区别。比较反应商Qc (或Qp)与KTq,可以确定体系中可逆反应所处的状态是平衡态,还是非平衡态?以及反应进行的方向。6.化学反应等温式(DrGmDrGmq+RTlnQ)与非标态下反应的DrGm求法;KTq的求法DrGmq-RTlnKq;非标态下反应自发进行方向的判断:DrGm-RTlnKq+RTlnQ(即Q/K的比值决定DrGm的符号)7. 可逆反应平衡体系中组分的浓度(或分压)改变、总压强改变、外加惰性气体、稀释、温度的改变对平衡的影响如何计算、比较分析?催化剂对平衡是否有影响?(分析P300图

11、76)KTq是温度的函数:,KTq与温度T的关系与DrHmq值的符号有关。典型习题:P324-326习题4、8、11、19、22及课堂讲授的例题。第九章:溶液本章要求:1.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能进行各种浓度间的换算。2.了解溶液的依数性。3.了解溶胶的光学、电学、力学性质及溶胶的聚沉和稳定性。典型习题:P356习题11第十章:电解质溶液本章主要以质子理论为基础、应用化学平衡原理讨论电解质(Arrhenius的酸、碱、盐)溶液中发生的非氧化还原反应的解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并计算溶液的pH值。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主要酸碱理论(酸碱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对酸、碱的定义,能区分

12、各种酸碱理论中的酸、碱,各种酸碱理论中的酸、碱强度与与什么有关?2. 酸碱质子理论中,共轭酸碱对的Kaq、Kbq间的关系是:KaqKbqKwq 能用Kaq、Kbq计算弱酸、弱碱溶液的pH值:多元弱酸、弱碱溶液的pH值计算能用上述公式吗?3.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对弱酸、弱碱解离度(a)的影响;外加强酸对酸根离子浓度的影响;缓冲溶液pH值的求法:4.两性物质溶液的pH值求法:5.难溶性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1)能用Kspq比较难溶性强电解质的溶解度大小,KspqS的换算。(2)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对S的影响。(3)离子积(Qi)的求得,溶度积规则的应用。典型习题: P407-409习题3、5、9、10、11、14、15、20、22,P398例10-11、例10-12,P929习题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