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课程是旧瓶子贴新标签.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38548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新课程是旧瓶子贴新标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新课程是旧瓶子贴新标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新课程是旧瓶子贴新标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新课程是旧瓶子贴新标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新课程是旧瓶子贴新标签.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新课程是旧瓶子贴新标签关键词初中,新课程,历史教材读者杂志2022年第20期,有这样一篇文章叫“历史题该怎么考”一、“主题式”的编排体系是否适合初中生历史是按时间顺序开展的,前后事件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没有“前因”就不存在“后果”。初中生初学历史,知识结构根本还未建立,对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没有根本的了解,新课程“学习主题”的编排方式对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没有帮助,反而有拔苗助长之嫌。主题是成年人的认识。学生只有把史实搞清楚了才能明白历史开展的“主题”。二、历史过程是宜粗不宜细吗教师拿到新教材后,第一感觉就是“简单”,简单到一些历史事件都不完整,没方法使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于

2、是教师就产生疑惑:初学历史,历史过程就应该宜粗不宜细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考虑最多的就是:我应该补充哪些史实,才能使学生掌握根底知识,理解历史开展的根本线索。依据课程标准,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仅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内容;义和团运动只出现在引言局部,和正文中的一句“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开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太平军有多大实力怎么就发生了抗击洋枪队的事件救亡图存是中国近代史的大主题,如果不交代农民战争,学生就不能理解中国的各阶层如何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这样内容如此处理,实在是欠考虑。教学中,教师不得不大量补充史实,说清太平天国的事迹,然后才能引到

3、抗击洋枪队的发生。义和团运动也是这样,不说怎么解释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再如“科举制”。课本的表达是“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尽管也提到了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开展。但在学生看来,科举制只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效劳的,是消极的东西,那些“促进”之说只不过是“附属品”。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梁启超说:“此法(科举制)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创造也”。孙中山说:“(科举)制度实那么昭假设日月”。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而我们却对以往考试制度在历史上有过上千年以上根柢的,一口气吐弃了,不再重视,抑且不再留丝毫爱惜之余地,那真是一件可诧怪的事”。更有学者指

4、出:“科举制所表达的许多价值的观念特别是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的思想,不但在封建社会是进步的,还超越时空、超越社会开展阶段,成为人类共同的根本理念”。即使粗略地介绍科举制度,似乎也不应以否认为主。科举制的内容也是很生动的,教材的描述太粗,历史都成了这样干巴巴的评价语,学生怎么会喜欢仅举上述两个例子,老师的迷茫是:课堂上应该补充哪些知识既要防止“难、繁、偏、旧”,又能使学生构建起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三、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应该看到,教师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教师还是在讲自己理解的历史。如果新课程不给出明确的指导,课堂教学要不就成了“历史演义”,要不就是划重点、背课文教师还要围绕“成绩”的指挥棒转呢。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我也听过公开课、示范课,也担当过保定市“历史评优课大赛”的评委,但给我的感觉普遍都是在“作秀”。教师既是编剧又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课堂上看似热闹,有分组、讨论等形式,但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只是做给评委看而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没有帮助。不实施新课程,学生就会成为盛知识的容器。但是,课程标准和教材不适应学生,不能表达历史的魅力,教师的业务素质不提高、教学观念不转变,考试评价机制不变革,新课程的实施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