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水土保持方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383012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99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水土保持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房地产水土保持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房地产水土保持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房地产水土保持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房地产水土保持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地产水土保持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水土保持方案.doc(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阆中市南津关古迹恢复重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阆中市南津关古迹恢复重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一、综合说明 1.1 项目的基本情况1.1.1 项目名称、项目法人、地理位置和项目所在地概况项目名称:阆中市南津关古迹恢复重建项目。项目法人:阆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地理位置和项目所在地概况:拟建拆迁安置还房工程位于阆中市江南镇,正面阆升路至升钟,侧翼张宪路,地形基本规则且地势平坦,工程占地面积14172平方米,环境优美,交通便捷。1.1.2 建设性质、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性质:新建。建设项目内容:拟建拆迁安置住宅房7栋,规划用地面积14172平方米,其中建筑用地面积3219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3326

2、平方米;市政道路用地2665平方米;其他用地面积4962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9949平方米,其中设施住宅面积19243平方米,营业建筑面积706平方米。以及历史街区(南津关)修复整治工程。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南津关古迹恢复重建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丰富阆中古城的旅游产品;有利于丰富旅客的夜生活体验;有利于改善古镇环境,加强古镇保护力度;有利于增强景区的综合接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创造“AAAAA风景区”打下基础。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1.3 项目背景2009年9月,受阆中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广安投资咨询中心编制了“阆中市南津关旅游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阆中市规划和建设局以地字第00

3、067号颁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该项目总投资5263万元,施工期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全部项目建设工期1年。1.3.1 项目区地形地貌、气象土壤及植被等基本情况工程所在地为低山、浅丘地貌类型,本工程区域属嘉陵江水系,项目区属于中亚带湿润季风气侯区,年平均气温较高,无霜期长,温暖湿润降雨各月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项目区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非地带性土壤分布广泛项目建没;主要是紫色土和石灰土,在丘陵低山区内还广泛分布着经过耕作熟化而成的水稻土,项目区植被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项目区林草覆盖率33%。1.3.2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阆中市是四川省辖市,由南充市代管,幅员面积188

4、7平方公里,辖46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87.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80万人,非农业人口19.27万人。阆中处于川中丘陵区向川北区过渡地带。全境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呈堰尾槽状地势和多层次梯级地形,海拔328-888.8M。低山,高丘,中丘占幅员面积92%,低丘,平坝占6.31%,水域占1.69%。阆中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度,动植物及各种自然资源丰富。粮食作物生产水稻,小麦,玉米,苕类,豆类;经济作物生产棉花,油菜,花生,药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1%。阆中先后被国家和四川省确定为商品粮,瘦肉型商品猪,茧桑,棉花,油桐和速生林生产基地。石油储量约2000万吨,

5、天然气储量约20亿立方米。阆中水资源丰富。有6400多处大小水利工程。年经流量6亿多立方米,“一江四河”年总的过境水量达249亿立方米。地下水蕴藏量达5833万立方米/年,水能理论蕴藏量23万千瓦。嘉陵江支流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10处,年发电量5377万千瓦时。阆中市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被国务院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阆中是至今保存较好的县级四大古城之一,素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之美誉。1.3.3 项目区水土流失概况及防治等级项目区以水力侵蚀为主,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项目区平均侵蚀模数为1150T/km2a,该项目地为阆中市人民政府划定的

6、水土流失重点监督防治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适用二级防治标准。1.3.4 项目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设计深度:目前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为可研阶段,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为可研深度。设计水平年:工程2009年10月开工,2010年9月完工,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规范的要求,建设类项目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11年。1.4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结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阆中市水土保持咨询服务站受阆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于2012年9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全面调查了解阆中江南白溪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对该

7、项目所在地进行现场踏勘,参考可研资料,根据工程区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土流失等资料。结合工程布置和施工布局,在详细调查工程区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土保持设施及水土流失现状后,对工程布置及施工布局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对临时堆渣场和排水系统进行选址。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L204-98)的要求,我们于2012年9月完成了阆中市南津关古迹恢复重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通过本方案的编制。确定本项目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14172m2。在建设期间及林草植被恢复预测期水土流失总量为279.23T,其中施工期273.76T,林草恢复期5.47T,施工期预测流失量

8、占总预测期流失量的98%,从不同的预测分区来说,施工期间预测新增流失量为262.94T。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结合项目建设特点,按照水土流失分区原则,将阆中市南津关古迹恢复重建项目划分为建筑用地区、绿化用地区、道路用地区和其它设施用地区。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预防和防治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本项目新增水土保持总投资23.44万元,其中:工程措施3.64万元,植物措施0.41万元,临时防护措施0.95万元,基本预备费1.2万元,独立费15.1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13万元。本方案实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后,在防治责任范围内项目扰动土地治理率达97%

9、,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程度达95%,堆渣拦挡率95%,植被恢复率98%,林草覆盖率29%,达到了本方案的治理目标。二 方案编制总则2.1 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1.1 编制目的阆中市南津关古迹恢复重建项目地址选择在阆中市江南古镇,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1998年),项目区属于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改变原有地貌,扰动地表,损坏植被,破坏了地表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治及管护措施,将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及周围生态环境恶化。本方案的目的是根据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状况和工程性质、施工方式、运行方式,分析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特点,对项目防治

10、责任范围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进行预测、分析,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使工程开发建设所导致的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改善项目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达到主体工程的正常生产运行,并能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2.1.2 编制意义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对于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明确项目建设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和责任,落实建设单位的法定义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验收、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对整个项目建设区内的土地整治、环境改善、居民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2.2 编写依据2

11、.2.1 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第5号令)(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16号令)(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4)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规定(水利部第24号令)(5)水利部关于修改或废止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水利部第25号令)(6)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地资源部第4号令)2.2.2 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文)(2)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荒和乱占林地的通知(国发1998111号)(3)全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纲要(国务

12、院2000年11月26日颁布)(4)国务院知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发199836号)(5)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环发20014号)(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保1994513号文)(7)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8)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分区的公告(水利部2006年第2号)(9)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意见的通知(川府发199336号文)(10)关于印发“四川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价字非1995118号)(11)四川省人民政府关

13、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分区的公告(1998年12月)(12)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有关技术问题暂行规定的通知(川水发200416号)(13)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川府函2006168号)(14)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2.2.3技术规范与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 (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4)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

14、6453-2008); (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8)防洪标准(GB50201-94); (9)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及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 (1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 (11)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定(DL/T612-1997); (12)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1999); (13)工程勘测设计收费标准(2002修订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 (1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

15、82-98; (1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2.2.4委托文件 阆中市南津关古迹恢复重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 2.3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项目区位于阆中市江南古镇。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1998)的划分,阆中市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可达到二级标准。综上所述,依据开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08)的规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执行等级为二级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内容,项目区属西南土石山区,土壤容许流失量500t/km2a。2.4 指导思想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为指导,严格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保工作方针,减轻项目区原有水土流失,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工程建设、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