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38274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南京市江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 语文2015.04一(27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1)蒹葭苍苍, 。 (诗经秦风)(2)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3)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5)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7)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8)小荷才露尖尖角, 。 (杨万里小池)(9)连续两年,“全民阅读”引起关注。我们不仅要爱读书、读好书,还要善读书,要将“学”与“思”结合起来,正如十则里所说:“ ,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

2、拼音写汉字。(4分)(1)悄 然 (2)恪 尽职守 (3)x 微 (4) 冥思xi 想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南京鸡鸣寺路的樱花,争相盛放,随风摇曳,缤纷浪漫,路人忍俊不禁地驻足欣赏。 B.国足在亚洲杯小组赛中八面玲珑,连胜三场,打出了球队精神,也唤回了国人信心。C.文明的气质应该是朴素自然的,我们不能因为给别人让座了就莫衷一是,期待赞扬。 D.瑞典将关闭孔子学院,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传播中国的文化是不是也要因地制宜。班级开展“我眼中的中国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字与画】字画同源4.梓康同学搜集了下面材料,发现汉字中有“中国画”,他想向班级同学简要介

3、绍他所搜集到的汉字,你认为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是( )(2分)材料:中国文字源于象形,这种“形”其实就是一种画。如,2014年年度汉字“法”。金文中的“法”()字,是一个来自古代现实生活的会意字:右边是一头“水牛”的象形,左边的上部是一个由象形“大”(表示人)和象形“口”(表示地穴)构成的“去”字,下部则是“水”的象形描摹。几种形的会意,表示人效法水牛游泳。古文的“法”字省掉了“水牛”,篆书承接金文,只做了构形上的调整。A.大家好!“法”字是由象形的“水牛”“人”“地穴”“水”构成的会意,是一幅画,意为人效法水牛游泳。B.大家注意听,认真点!中国文字最早源于象形,这种“象形”其实就是一种画,如汉

4、字中的“法”。C.大家好!古文中的“法”字是一幅画,它省掉了“水牛”,篆书承接金文,只做了构形上的调整。D.汉字“法”是一个象形字,是一幅画。几种象形“水牛”“人”“地穴”“水”,表示人们效法水牛在游泳。【诗与画】诗情画意5.下面是卓远同学的发言稿,请发挥想象,仿照画线句的特点,将文稿补充完整。(2分)人们常说“诗情画意”,就是说,诗要有画情。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看:大漠孤烟直一片无垠的沙漠宛如广袤的宇宙,没有边际;一缕青色的孤烟如坚挺的竹柱,直插霄汉。长河落日圆 【文与画】文画同心6.羊年伊始,庆雯同学在网上找了一幅大吉羊图(见下图)并有两个发现。请阅读后完成下

5、面题目。(7分)发现一:此幅画命名为“大吉羊图”是因为 “羊”通“祥”,“羊”有“吉祥、祥和”之意。发现二:很多画家在做完画后都要在画里题“文”, “文”既指字体,又指题字的内容。“文”与画所表达的意思要尽量相匹配,这就是“文画同心”。(1)请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图画内容。(2分) (2)下列对大吉羊图所表达的意思、图中的字体以及该字体特点的判断,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对羊儿的喜爱 篆书 遒劲 B.对善美的渴望 行书 娟秀C.对吉祥的追求 隶书 端庄 D.对祥和的追求 楷书 飘逸(3)请用正楷字或行楷字将“大吉羊图”四个字抄在下面的田字格内。(3分)二(39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

6、,完成712题。(15分)【古诗阅读】春光好五代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注释雪坞:背阳处没有消融的雪坡。金丝:喻指柳条。7.词的上片,一个“竞”字生动地写出了花儿的勃勃生机;词的下片,一个“”字形象地表现了花儿的羞羞答答。(1分)8.“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这一句颇为后人称道,试做分析。(3分) 【古文阅读】 雷震宋沈括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

7、,极坚钢,就刀室中熔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佛书言“龙火得水而炽,人火得水而灭”,此理信然。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区区世智情识,穷测至理,不其难哉!(选自梦溪笔谈)注释 内侍:官名。宛: 真切。黔:黑色。铄:熔化。炽:火旺,引申为旺盛、强盛。9用斜线()为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其 堂 之 西 室 雷 火 自 窗 间 出 赫 然 出 檐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 (2)及雷止 (3)银悉熔流在地 (4)此理信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人但知人

8、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 12“非人情所测也”中“人情”指 ,“不其难哉”,“难”在 。(结合文章内容,分别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1分)有才不能任性陈鲁民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被告停止对宫锁连城的复制、传播和发行,被告共计赔偿五百万元。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流行语:“有钱也不能任性。”这句话已成为大家基本共识,那么“有才”能不能任性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于正的马失前蹄就是最好例证。“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

9、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否则,有才不用是暴殄天物,用才来做坏事就会增加破坏力。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被司马昭处死。编剧于正的任性,不仅使他付出巨额经济赔偿,而且多年英名毁之一旦,今后在编剧圈里很难再混下去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样是才子、编剧的宁财神,则因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被

10、警方拘留十五天,虽还算不上身败名裂,但名声受损,事业受挫是肯定免不了的。所以,任性使气,自命不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就容易才高见嫉,有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你再不检点,被人拿了把柄,才子倒台,扔砖头、看热闹的人会更多。但,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

11、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选自天津日报2015年3月28日,有删改)13.文章开头从“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说起,有何用意?(2分) 14.下列事实论据能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2分)A.恃才放旷的杨修,成为刀下亡魂。 B.豪放不羁的李白,成为了一代“诗仙”。 C.平凡庸俗的刘禅,成为亡国之君。 D.高调的奥本海默,成为“原子弹之父”。15.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4分)(1)第二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2)第五段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16.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有才不能任性”的原因

12、有哪些?(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3分)湮没在岁月中的读书时光顾晓蕊踏上海岛,世界更安静了。沿着石子铺成的小路往前走,看到爬墙虎掩映着的绿房子,房前有一大片花圃,这就是我成长的故园。那一年我13岁,坐在花间的小石凳上,捧着一本红楼梦,从午后读到黄昏。记不清是从何时起,到了周末,我坐在园子里,享受静静流淌的阅读时光。园中读的自然是闲书,好在母亲从不认为闲书是“无用的书”。母亲年轻时家里穷,没上过几年学,这成了她的一桩憾事,也因此认为读书是第一等好事。每每看到我读书,她的目光里就隐隐地闪着光,恍若看到希望。那个年代,课外书不多,偶尔买回一本,我便视作珍宝。这本红楼梦是我一个好朋友父亲从外地买回来的,看到它我眼前猛地一亮,跟好朋友商量了许久,她才勉强答应借给我看一周。我正看得起劲,听见母亲隔窗喊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