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酸DMPP复配复合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381727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腐殖酸DMPP复配复合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腐殖酸DMPP复配复合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腐殖酸DMPP复配复合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腐殖酸DMPP复配复合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腐殖酸DMPP复配复合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金正大集团温室内,盆栽用土壤类型为棕壤,质地为粉砂壤土,中等肥力水平,pH值为6.7,有机质含量0.41%,全氮含量0.94 mg/kg,有效磷含量19.37 mg/kg,速效钾含量76.21 mg/kg。1.2 供试肥料及作物供试肥料:金正大牌硝硫基型复合肥(N-P2O5-K2O),含硝态氮5%。腐殖酸为液体状,含腐殖酸45%;DMPP为粉末状。以上添加剂均由金正大公司生产。供试作物:玉米,品种为郑单958,由北京德农公司生产。1.3 试验设计试验所用肥料分别为CK:对照组复合肥;设置腐殖酸添加浓度5、10 kg/t,DMPP 0.5、1

2、.0 kg/t,并进行两两复配,分别按照不同用量均匀喷涂到肥料颗粒表面,共计9个处理,具体见表1。试验玉米于2022年6月15日种植,8月20日收获。装土7.5 kg/盆。N、P2O5、K2O用量均为0.12 g/kg,折合N-P2O5-K2O的复合肥为6 g/盆。与土壤充分混匀后,每盆定植1株,重复6次。除试验因素外,其余田间管理条件等均一致。拔节期测定植株株高、茎粗及叶绿素含量(SPAD值),收获时测定玉米株高、茎粗及总生物量干质量及鲜质量。根系测定根长密度、 根干质量、 根表面积等。盆栽完成后的土壤测定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1.4 指标测定与数据分析在拔节期测定玉米株高和茎粗

3、,在收获时测定株高、茎粗、叶片SPAD值、鲜质量及干质量。对测定数据采用Excel 2022和SAS 19.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处理对玉米株高的影响由图1可知,不同增效处理对玉米株高有不同的影响。在玉米拔节期,各处理间已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单独添加腐殖酸或DMPP的T1、T2、T3、T4处理,较对照处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腐殖酸处理T1、T2分别较对照增加3.0%、4.1%。DMPP处理组T3株高和对照基本持平,T4处理株高较对照增加 4.8%。DMPP和腐殖酸复配处理T5、T6、T7、T8较对照株高增加较多,其中T8处理最好,较对照增加9.7%。T7、T8在拔节

4、期的长势好于T5、T6。不同处理的玉米在收获时株高增长趋势和拔节期类似,腐殖酸和DMPP复配处理T5、T6、T7、T8整体更佳,单用腐殖酸和DMPP的处理长势基本一致,均好于对照。同拔节期不同的是T7、T8在玉米生长后期,较其他处理的优势逐渐减弱。复合肥中单独添加腐殖酸和DMPP,用量不同对玉米的长势影响有所不同,试验范围内高添加量好于低添加量,复配处理之间差别较大,株高从高到低排列为T8(腐殖酸 10.0 kg/t+DMPP 1.0 kg/t)T6(腐殖酸5 kg/t+DMPP 1.0 kg/t)T7(腐殖酸10 kg/t+DMPP 0.5 kg/t)T5(腐殖酸5 kg/t+DMPP 0.

5、5 kg/t),增幅在5.6%9.9%之间。2.2 不同处理对玉米茎粗的影响由图2可知,玉米拔节期和CK相比,各增效处理对玉米茎粗均具有促进作用,整体增长趋势同拔节期的株高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收获时各处理间茎粗的差距逐渐降低。单一添加腐殖酸和DMPP比较,T3、T4茎粗优于T1、T2,说明DMPP对玉米茎粗的促进效果优于腐殖酸。另外复配处理的茎粗均高于其他单一处理,说明腐殖酸和DMPP复配对茎粗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复配处理之间的差异较小,因此采用低添加量更具有性价比。收获期,对玉米茎粗促进作用最强的是T8(腐殖酸10 kg/t+DMPP 1.0 kg/t),为1907 mm,较对照增

6、加13.5%,其次为T6、T7、T5,分别为1888、18.87、18.49 mm,分别较对照增加12.3%、12.2%、10.0%,说明腐殖酸和DMPP混合后对茎粗的促进作用得到加强,并且随着各成分用量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2.3 不同处理对玉米SPAD值的影响由图3可知,玉米收获期与CK相比,各处理对玉米SPAD值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T1、T2 玉米的SPAD值相近且较小,说明腐殖酸对提高玉米的叶绿素含量作用不明显。T3、T4玉米的SPAD值相近但都大于T1、T2,说明DMPP对提高玉米的叶绿素含量作用要强于腐殖酸,随着用量的增加促进作用得到增强。将腐殖酸与DMPP混合添加后,SPAD

7、值较单独添加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两者复配能够相互促进,提升SPAD值。其中T6玉米的SPAD值较T5、T7、T8高,并且较对照组提高10.7%。T5、T6、T7、T8处理较CK SPAD值提高 6.2%7.7%之间。可见,T6(腐殖酸5 kg/t+ DMPP 1.0 kg/t)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影响最大。2.4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由图4可知,玉米收获后测定植株鲜质量和干质量,与CK相比,各处理对玉米地上部分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增加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T2T1CK,干质量分别较CK增加5.4%、3.3%,说明随着腐殖酸用量的增加,对玉米鲜质量和干质量的促进作用增强。同样,T4T3CK,干质

8、量较CK分别增加5.7%、2.7%,说明随着DMPP用量的增加,对玉米鲜质量和干质量的促进作用增强。DMPP和腐殖酸复配后,从生物量来看,T6T8T7T5,生物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9.7%、9.4%、7.9%、6.1%。同时添加DMPP和腐殖酸,并不是高用量最佳,而是高DMPP量和低腐殖酸量复配效果最佳,低DMPP和低腐殖酸量效果最差。3 结论与讨论近年来,新型的硝化抑制剂,DMPP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农业生产中使用硝化抑制剂使铵态氮能长期保存在土壤中,減少了硝态氮的形成。作物对这2种形态的氮素均能吸收利用,但不同作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喜好不同,硝化抑制剂对作物吸收氮素的影响也不同。大量的

9、田间试验表明,DMPP是一种高效、安全、无毒的较为理想的硝化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施用效果除取决于抑制剂本身的性质外,还受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温度、土壤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11-13。硝化抑制剂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作用效果不同。在水稻土和潮土中,施用硝化抑制剂使尿素处理的硝化过程从14 d滞后到28 d,DMPP在碱性土壤中有显著的硝化抑制作用14-15。黑土和红壤中的硝化过程相对缓慢,施肥后42 d硝化过程仍在进行,表观硝化率仅达到30%左右16。本试验中DMPP对玉米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整体来看添加 1.0 kg/t 效果好于0.5 kg/t。株高及茎粗有较明显的提升,生物量也有大幅的增

10、加。主要是因为DMPP延长了肥料中氮素的转换,使氮素的利用率得到提高。风化煤中腐殖酸含量丰富,含有羧基、酚羟基和醌基等活性基团,因而具有吸附性、络合和交换性能,能改良土壤结构;也有研究表明,腐殖酸具有良好的化学活性和生物活性,可促进生物量的积累,提高作物产量17-20。试验中腐殖酸和无机化肥相结合,腐殖酸可以通过氢键、络合以及物理性吸附等多种作用增加化肥的肥效,从而具有一定的保水保肥效果,玉米生物量提升明显21-24。复合肥中添加DMPP或者腐殖酸到无机复合肥中已有较多研究,而两者复配处理,相关的研究则鲜有报道。本试验将DMPP和腐殖酸进行复配结合,表明复配对各类生物指标促进作用明显,较单独使用提升效果好,同时2个不同添加浓度两两复配呈现出不同的试验效果,添加1.0 kg/t DMPP和 5 kg/t 腐殖酸效果最佳,高添加量并不能进一步促进肥效提升,反而效果有所降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腐殖酸及DMPP添加到复合肥中的用量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