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弟子规》读后感15篇.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38144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弟子规》读后感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弟子规》读后感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弟子规》读后感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年《弟子规》读后感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3年《弟子规》读后感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弟子规》读后感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弟子规》读后感15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弟子规?读后感15篇?弟子规?读后感15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弟子规?读后感1?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群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

2、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容许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容许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懊悔,她说

3、:“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人而无信,万事皆虚。?弟子规?读后感2我们学校每学期都开展读书活动,这学期李老师要求我们回家读?弟子规?,我们大家看完之后都受益匪浅,它虽然三字一句,但却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在这么多句三字经中,有几句让我印象很深。“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一句话让我的感触非常深刻。以前,妈妈叫我起床我总想争分夺秒地多睡一会儿,尤其是在寒风刺骨的冬天,自从读了?弟子规?之后,每天早上妈妈一叫我便马上起床,洗脸刷牙,吃早餐之后便去上学。这样,

4、我渐渐懂得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过光阴。这一个道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读到这一句时我想到我以前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忘了要听父母的话。赶集时,看到好东西不管多贵都要买,一不随意就大声嚷嚷,有时还顶撞父母。学习了?弟子规?后,我一想,遇到事情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一定要听从父母的教诲,对父母的话一定恭敬聆听。要用平时言行来弘扬?弟子规?的精神。中华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不仅要学好?弟子规?,还要学好中华传统文化。将这些教诲传承下去。?弟子规?读后感3妈妈今天让我读了一本叫?弟子规?的书,这本书明确提出了孝顺父母的四个根本要求,和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书中有几句给我

5、印象特别深,比方:父母照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它的意思是要求我们在父母呼唤的时候应该很快的容许;父母命令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应该以各种理由推托,应该很快地按父母意愿去做;父母教我们的时候,应该恭敬地听;父母责备我们的时候,应该顺承他们,不能狡辩。就这几点,我就做的不够,可能大多数小朋友也做的不到位吧。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感到非常惭愧,我的行为与书上所说的相差甚远。这本书告诉了我应该怎么样去孝顺父母,还告诉我必须先学会孝再学文。当今社会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却忽略了对孩子“孝的教育。中国古代的传统美德就是以孝为先,古人尚能如此,为何我们现代人就做不到呢??弟子规

6、?读后感4今天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最使我难忘的一段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赖。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呼唤的时候,应立即容许,不可慢吞吞地爱理不理。父母要求你做事时,应立即行动,不可拖延偷懒。父母教训自己的时候,必须恭敬仔细的听明白;如果做错了事受到父母责备时,必须顺从地接受批评,不可争辩,更不可强词夺理。看到这里我心里不禁内疚起来,平时爸爸妈妈叫我时,我就当没听见。爸妈让我做事时,我就会说:我是你的仆人吗?“每当爸妈教我做人时,我就会把爸妈说的话当做耳边风。我要是做错了事,爸妈说一句,我能抵上十句,总之会想尽一切方法为自己辩护。读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以前我是那么的不懂

7、事。我决定以后一定做一个听话当时的孩子。?弟子规?读后感5在学校举办的读书节活动中,我从同学手中交换了一本?弟子规?。从这本书的总叙中我知道了?弟子规?是一本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标准,它规定了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第一门课是入那么孝,讲的是在家要孝敬父母,要多帮助爸爸妈妈干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听爸爸妈妈的话,不惹他们生气。第二门课是出那么悌,讲的是出了家门在外面要与别人和睦相处。要尊老爱幼,讲文明,懂礼貌。遇到同学、邻里,长辈主动打招呼。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第三门课是谨,是指在行为上要谨慎,生活上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搞好个人卫生,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第四门课是信,讲的是

8、说话办事要言而有信,对别人做出的承诺要兑现,不能讲大话,不能明明做不到,还告诉别人自己能够做到。第五门课是泛爱众,讲的是与朋友在一起,要相互友爱,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第六门课是亲仁,讲的事要多向品德好,学问好的人多学习,学习他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辅修的课是余力学文,讲的是除了以上的六门主修的课以外,还要多学习其它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我一定努力按照书中所写的标准自己。?弟子规?读后感6最近,拜读了清代用家李毓秀的作品?弟子规?,这本书全文不过360句,计1080字,其根本内容,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诫,教诲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弟子规?先后有序地

9、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根底标准。这本书分为入那么孝、处那么弟、谨篇、信篇、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平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在弟子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成心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根本要求和处世的根本原那么。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我学了?弟子规信?后,懂得了要做一个老实、诚信的人。如果一个不诚信的人,在人生

10、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弟子规?读后感7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弟子规?我从中读到了无论说话,还是办事,都应实事求是。下面介绍一个实事求是的典故。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十四个儿子中的一个。封在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一带)为河间王,死后谥献,所以称“河间献王。他一生酷爱藏书,曾从民间收集了很多先秦时期的旧书,并且整理得整整齐齐。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使很多读书人深为赞叹,都愿意和他一起进行研究。刘德收藏古籍,有不少是出了高价收买来的,因为自从秦始皇焚书后,古文书籍比拟少见。他不仅收藏古旧书,而且进行认真地研究整理。因此,东汉史学家班固

11、在编撰?汉书?时,替刘德立了“传,并在“传的开头对刘德的好学精神作了高度评价,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刘德爱好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十分认真,总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后,才从中求得正确可靠的结论来。现在,人们运用这个成语,一般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探求事物开展的规律性。也有指说话、办事符合实际情况,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我们老师在说话、办事时也应该实事求是。在学习时,我们有不懂的就要不耻下问,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学生交往时,说一就是一,不能出言而又反悔。在与别人打交道时,不浮夸,不说谎。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敬重你。?弟子规?读后感8恩

12、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缺乏。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那么,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

13、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弟子规?读后感9又到读书时间,我们拿出了?弟子规?大声地朗读了起来:“弟子规,圣人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当我读到这句时,妈妈的呼唤声犹在耳边。每天妈妈都在我耳边叫“快点起床了,不然会迟到了“快点吃吧,不要再说话了“快出来吧,你已洗澡快半个小时了我一听妈妈这些话就觉得厌烦,经常爱理不理,也不答复她,叫我做事我老是慢吞吞的,搞得妈妈经常生气。还记得有一次爸爸回到家兴冲冲地对我叫道:“妹妹,出来,我有东西给你看。我听了还在房里一声不吭,继续玩我的东西。爸爸又叫了我两声,我还是没容许,爸爸在房间找到了我,但是挂在脸上的喜悦没

14、有了原来,他想送我一份小礼物,因为我的态度,后来他给了哥哥。想到这里我的脸开始发红了。当我读到“兄弟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时,更恨不得在地里找个洞钻下去。昨天,我才因为一点小事和哥哥吵架甚至打了起来,气的妈妈怒火中烧。原来在远古时候,我这些行为对父母已经是不孝,而在今天,爸爸妈妈一再的宽容着我。每次写文章写日记的时候,我都写如何要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可是现在连平常这些小事都没做好,又怎么能成为一个孝子呢我陷入了沉思。百善孝领先。“入那么孝不但要求我们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而且还要用心照顾好父母。爸爸妈妈,对不起,我一定会用我的实际行动来报答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的!?弟子规?

15、读后感10我读了?弟子规?节选这本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这段的意思是用人家的物品,需要跟那个人说清,如果不问的话,就算是偷他的东西了。借人家的东西,要及时归还,这样的话,以后要借就不难了。读完这一段,我不禁想起了听过的一个小故事。明朝有个叫宋濂的人,很爱看书,可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有一次,他到一家富户借书,他们讲明十天之内一定要还。到了第十天,外面下着大雪,可他还是去还书了。主人很感动,告诉他,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也不限定归还时间了。我也有这样的经历呢!有一次,我的橡皮不知掉到哪儿去了,就问王启周借了一块。可刚借来不久,我又把我的橡皮找到了。看到我找到的人应该都在想:吴凯熠到底是把橡皮还给王启周呢还是继续用他的橡皮?谁知他们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已经毫不犹豫地把橡皮还给王启周了。打这以后,看见这场景的人都很放心地借给我东西了。读了这段话,我觉得交朋友也要相互帮助,这样就会越来越好。比方我和同桌邵宇澄常常相互帮助,所以就越来越好,现在我们连旅游也经常一起去了。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里面还有不少道理!?弟子规?读后感11最近,我读了一本古人流传下来的一本书。?弟子规?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