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380931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夯实基础】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 生态系统的概念: 。 把握: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无机环境,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地 整体。2、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3、生态系统的结构(1)组成成分:主要还有主要还有主要还有通过,把转化成-通过,把转化成判断:生产者一定是绿色植物;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微生物一定是分解者;(2)各种成分的作用和地位 植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动物一定是消费者;病毒都是消费者;分解者一定是原核生物。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提供必需的生存资源。 作用:通过生产者 ,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2、,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2、生产者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地位:生产者是生态系统 ,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3、消费者 作用:能够加快 地位:理论上可以没有。,对于具有重要作用。V 4、分解者 作用:将 分解成无机物。 地位:必不可少的成分,如果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崩溃。(3)营养结构: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 的营养级。同一营养级上,可以有 的生物。 植物(生产者)总是第 营养级; 植食性动物(即初级消费者)为第 营养级;营养 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级

3、;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 营养级。4、各种组分之间的关系: 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之间紧密联系,才能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联系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成分: - 构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 。 食物链:主要为捕食关系,只有 无,其起点: 5、分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关系:植物昆虫 青蛙蛇 鹰 如果生产者减少或增多,则整条食物链的所有生物都 或。 如果蛇减少,植物 ,昆虫 ,青蛙,鹰。6、 和是和的主渠道,也是生态系统的 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和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 。2、 能量的传递

4、渠道是 ;能量传递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经历的转化有:光能f化学能f热能。4、 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级级都有散失,主要通过 作用进行。(二)能量流动的过程:(1) 生产者能量的来源: ;消费者能量来源: ;分解者能量的来源: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流入到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是指:被消费者 的能量。(2)每个营养级同化量得去向:1、:(即图中的 bi、b2、b3);2、 :: 被下一营养级捕食,流入到下一营养级(即图中的生产者的枯枝败叶、消费者的粪便以及他们的遗体被分解者利、用,能量就流向分解者(即图中的 )3 、未利用(仅限于某牛态系统有时间限制的情况) 注意理

5、解:1、摄入量不等于同化量。2 、同化量即是该营养级的总能量。3、同化量等于呼吸消耗量加储存量,后者中的能量将来才有可能流入下一营养级或被分解者利用。4、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5、 在一定的时间内,还有一部分能量属于“未利用的能量”。(三)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2、逐级递减:一般来说,能量传递效率为 ,因此,一般而言,食物链不超过 个营养级。能量不能百分百流向下一营养级的原因是 。3 、表示能量流动特点的三种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其中能量金字 塔一定不能倒置,数量金字塔可能倒置。(四)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 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 ,实现

6、能量的 利用,提高。如:桑基鱼塘2、 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概念:。 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整个 ,这也是物质循环的最大特点,即具有 ,因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 。 这里的“物质”指的不是各种化合物,而是 。 这里的“循环”指的是在 间的循环。2、碳循环(1)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还有 ;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 、分解者的、化石燃料的产生C02(2) 碳在生物群落中以 的形式存在,在无机自然界以 和形式存在。(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 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的,而且是 的,而不是循环流动联系: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作为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4)循环过程: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