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37985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跃华学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生物试题(理科)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B 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C 背部的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D 某白色雄性个体与

2、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2.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B、b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随机交配,产生F3则F3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 ) A 1/2 B1/3 C1/4 D 1/83紫罗兰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单瓣紫罗兰每次自交后代总是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重瓣紫罗兰取F1的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只表现为重瓣研究

3、发现,该现象是由于等位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B基因和b基因不缺失)造成某种配子不育而引起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单瓣为显性性状B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b基因的花粉可育C紫罗兰染色体缺失的雄配子可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不育DF1单瓣紫罗兰产生的可育雌配子有两种比例是1:1,雄配子只有一种4.安哥拉兔的长毛与短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大量实验表明纯种的长毛兔和短毛兔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雄兔均表现为长毛,雌兔均表现为短毛,F1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雄兔长毛:短毛=3:1,雌兔短毛:长毛=3:1

4、,据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毛长短这对相对性状上的性别差异可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B 一对长毛兔交配,子代可能出现短毛兔,且该短毛兔一定为雌兔 C 一对短毛兔杂交出现了长毛兔,则这一对兔的后代长毛兔约占1/2 D 安哥拉兔的毛长短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第一定律5.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B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C 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D 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6.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

5、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 抗病株感病株 B 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 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 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7.豌豆的花色中紫色对白色为显性一株杂合紫花豌豆连续自交繁殖三代,则子三代中开紫花的豌豆植株和开白花的豌豆植株的比例是( ) A 3:1 B 15:7 C 9:7 D 15:98.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A 7:6:3 B 5:2:1 C 3:2:1 D 1:2:19.已知雌果蝇在

6、某常染色体隐性基因(e)纯合时转化为不育的雄果蝇,若一对杂合的雌雄果蝇交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F1代雄果蝇中共有4种基因型 B F1代雌雄比例接近1:2 C F1代雄果蝇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占1/5 D 雌果蝇性反转前后遗传物质改变 10.对人体的某些细胞进行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A21三体综合征 B.色盲病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病11.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2010年12月日在美国传染病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报告称,甲型11流感病毒毒株对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刚烷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两大类抗流感药物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金刚烷和神经氨酸酶抑

7、制剂的剂量越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的变异越快B长期使用金刚烷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对病原体进行选择的过程,结果导致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CH1N1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够合成多种类型的蛋白质DH1N1流感病毒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突变12.下列关于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错误的是( )A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B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畸变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大D 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

8、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不能13.以一个具有正常叶舌的水稻纯系的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诱变试验。将辐射后的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其中甲、乙两株的自交后代各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无叶舌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为3:1。经观察,这些叶舌突变都能真实遗传。将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自交一代,只收获正常株上所结的种子,若每株的结实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比例为( ) A. 1/4 B. 1/6 C. 1/9 D. 1/1814.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致死性较高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原因是正常基因中3个核苷酸的缺失导致了其编码的蛋白质中1个对应氨基酸的缺失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基因中3个核苷酸的缺失

9、属于基因突变B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改变不会影响其功能C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基因中碱基数目的改变必然导致蛋白质结构变化15.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 A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 B 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C 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D 把合成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转进水稻,育成可防止人类VA缺乏的转基因水稻16.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低温

10、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 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压片四个步骤C 在低倍镜视野中,只要看到含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即可判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D 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1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B三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与二倍体西瓜属同一物种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可能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18.桦尺蛾中,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S控制,体色灰白由隐性基因s控制由于工业化发展,S和s的基因频率在英国

11、某工业污染区100年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工业污染区1800年1810年1890年1900年s基因99%90%19%10%S基因1%10%81%90% A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可使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下降B暗黑色蛾是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产生的新物种C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D污染区种群S基因频率上升是桦尺蛾对环境的适应19.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2、)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基因的基因频率大约为30%B美洲黑人中a基因频率的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C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20.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的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 B. 50% C. 42% D. 21%21.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

13、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如果他们生小孩,是正常且男孩的概率是( ) A21/22 B1/88 C21/88 D63/8822.一个随机交配的棕色小鼠种群出现了一只黑色个体,实验证明这是常染色体上一个基因发 生显性突变引起的。经随机交配多代后,调查显示36%的小鼠体色为黑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黑色基因的频率为20% B种群中杂合子占16% C突变基因决定了小鼠的进化方向 D黑色基因的频率会逐渐增大23.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A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

14、高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2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25.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